发明名称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摘要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当振动体振动时,利用磁力推动阻尼器中的转动叶片转动,利用磁力和弹簧推动阻尼器中的活塞运动,当转动叶片转动与活塞运动时,阻尼液流过转动叶片与活塞上的小圆通孔,阻尼液流过转动叶片与活塞上的小圆通孔(阻尼孔)时耗能,根据振动控制要求,通过改变正负极板间的电压来改变电流变体的粘度,这样,起到单独或同时控制振动体绕阻尼器轴线旋转振动和沿阻尼器轴线振动的效果。因不使用动密封件,该阻尼器不易泄漏出阻尼液。
申请公布号 CN202579797U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2.05
申请号 CN201220053985.0 申请日期 2012.02.2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韩玉林;万江
分类号 F16F9/53(2006.01)I 主分类号 F16F9/53(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代理人 汤志武
主权项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包括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包括:上部圆盘法兰(1)、第一永磁铁块(14)、第一压块(13)、第三永磁铁块(6)、第三压块(7);第一永磁铁块(14)通过第一压块(13)固定在上部圆盘法兰(1)内;第三永磁铁块(6)通过第三压块(7)固定在上部圆盘法兰(1)内;第三永磁铁块(6)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该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下部分包括:圆盘(16)、与圆盘(16)相对设置的下部圆盘法兰(37)、将圆盘(16)与下部圆盘法兰(37)无泄漏连接的液压缸(24),下部圆盘法兰(37)、圆盘(16)和液压缸(24)组成封闭式无泄漏空间,电流变体(40)充满该封闭式无泄漏空间;该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下部分还包括:第一圆环形隔板(17)、第二圆环形隔板(29)、圆环形正极板(54)、圆环形负极板(30)、转动叶片(23)、固定叶片(73)、圆筒(28)、空心圆轴(60)、凹形圆轴(61)、短圆轴(62)、第二压块(18)、第二永磁铁块(22)、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位于第一圆环形隔板(17)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中部且沿圆筒(28)轴向运动的活塞(44)、第一弹簧(59)、第二弹簧(34)、第四永磁铁块(26)、第四压块(25);活塞(44)的圆心处设有第一圆孔(27),空心圆轴(60)穿过活塞(44)的第一圆孔(27),空心圆轴(60)的下端面与下部圆盘法兰(37)无泄漏连接,空心圆轴(60)的上端面与圆盘(16)的外表面齐平且无泄漏连接;凹形圆轴(61)置于空心圆轴(60)内,短圆轴(62)置于凹形圆轴(61)里;凹形圆轴(61)不与空心圆轴(60)接触,短圆轴(62)不与凹形圆轴(61)及空心圆轴(60)接触;圆环形正极板(54)位于圆盘(16)的下表面之下,圆环形正极板(54)的上表面与圆盘(16)的下表面不接触,圆环形正极板(54)通过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相连获得电源;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位于圆盘(16)的下表面之下,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上表面与圆盘(16)的下表面 不接触;圆环形负极板(30)位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之上,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下表面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不接触,圆环形负极板(30)通过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相连获得电源;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位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之上,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下表面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不接触;圆环形正极板(54)和圆环形负极板(30)均不与液压缸(24)接触,圆环形正极板(54)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和电流变体(40)接触,圆环形负极板(30)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和电流变体(40)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17)套在空心圆轴(60)上并与空心圆轴(60)光滑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上表面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下表面光滑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外圆环侧面与液压缸(24)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套在空心圆轴(60)上并与空心圆轴(60)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下表面与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外圆环侧面与液压缸(24)光滑接触;转动叶片(23)一侧与圆筒(28)连接,转动叶片(23)另一侧与液压缸(24)光滑接触,转动叶片(23)上端面与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光滑接触,转动叶片(23)下端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光滑接触;固定叶片(73)一侧与液压缸(24)连接,固定叶片(73)的另一侧与圆筒(28)光滑接触,固定叶片(73)的上端面与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光滑接触,固定叶片(73)的下端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二永磁铁块(22)通过第二压块(18)固定在转动叶片(23)内,第一小圆通孔(48)沿转动叶片(23)的高度方向分布,且当转动叶片(23)转动时,转动叶片(23)所受力系简化到圆筒(28)上一点时,转动叶片(23)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线与圆筒(28)的轴线重合,转动叶片(23)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与圆筒(28)的轴线垂直;第一弹簧(59)的下端与活塞(44)上表面相连接,第一弹簧(59)的上端与空心圆轴(60)的上部相连接,第二弹簧(34)的一端与活塞(44)下表面相连接,第二弹簧(34)的另一端与空心圆轴(60)的圆柱面的下部相连接;第四永磁铁块(26)通过第四压块(25)固定设置在活塞(44)内部,活塞(44)上开有第二小圆通孔(46),且当电流变体(40)流过第二小圆通孔(46) 时产生的阻尼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第四永磁铁块(26)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
地址 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东南大学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