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层状水淹枯竭油井堵疏结合的挖潜增产方法
摘要 层状水淹枯竭油井的挖潜增产方法,应用于油田开发。利用油井的生产测试资料确定含油饱和度高、采出程度较低的低渗层或低压层为潜力层,再用两性金属粉末的固井水泥浆封堵所有打开的油层,钻去井筒内多余的水泥塞,在潜力层以深穿射孔方式重建潜力层与井筒间的新出油通道,最后用含有1.5~8%氢氟酸、5~15%盐酸、2~5%醋酸、1~2%聚季胺组成的酸液进行疏通、解堵,恢复生产后平均单井增产油量达到2.7倍以上、平均有效率大于90%、平均单井有效期大于300天,平均吨油增产措施费用降低80%以上,因此该方法具有挖潜效果好、成功利率高、风险小、有效期长、成本低的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267809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9.19
申请号 CN201210179928.1 申请日期 2012.06.01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星;刘虎;董志君;杨曦;罗慎超;夏志刚;蒋蓉;袁伟
分类号 E21B43/25(2006.01)I 主分类号 E21B43/25(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李玉明
主权项 一种层状水淹枯竭油井的挖潜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油井潜力层的确定:依据测试资料确定该井的潜力层,含油饱和度高于65%、采出程度低于25%的油层为潜力层,其中的含油饱和度用C/O比测井资料来确定,采出程度用分层测试资料来确定。步骤B、对油井射开油层和井筒间的全部出油通道进行封堵:封堵方法是向油井中挤注掺有水泥和两性金属粉末的固井水泥浆,固井水泥浆中水泥重量百分比为0.01~2%;两性金属粉末的粒度为50~200目,两性金属粉末的重量百分比为0.4~1.5%;其余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挤注排量为油井最大产液量的5~10倍,挤注压力应在油层破裂压力的0.30~1.05倍之间,封堵半径为0.5~20米,最佳为1.0~3.0米,挤注完毕后关井候凝4~72小时。两性金属粉末的固井水泥浆来封堵所有已经打开的油层出油通道,当挤注压力小于油层破裂压力0.30倍时,说明水洗空隙过大不易封堵,应分多次“挤注‑侯凝”,每次的挤注量为设计总量的15~25%,直至挤注压力恢复到油层破裂压力0.30倍以上方连续注入其余的固井水泥浆。步骤C、钻去井筒内多余的水泥塞,清洁井筒:用管柱下探水泥塞高度,当水泥塞的高度低于潜力层下届面5米时不用钻塞,水泥塞高度高于潜力层下届面5米时将水泥塞钻至潜力层下届面5米。步骤D、进行井筒封堵验封:采用抽吸方式对井筒封堵情况进行验封,抽汲井筒中的液体,使液面降至井深的一半,24小时液面上升不超过1m为合格。步骤E、潜力层与井筒间出油通道的重建:在潜力层与井筒间,用深穿射孔方式重建出油通道,并依据油井原有的出油通道的完井方式确定射孔密度,原裸眼完井的射孔密度是12~20孔/米;原射孔完井的射孔 密度是10~18孔/米;原筛管完井的射孔密度是8~16孔/米。步骤F、最后,利用含有重量百分比1.5~8%的氢氟酸、5~15%的盐酸、2~5%的醋酸、1~2%的聚季胺,其余为水的酸液,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百分之百。对重建的潜力层出油通道进行疏通、解堵;每米潜力层的酸液用量为0.5~1.5方。步骤G、下入生产管柱,恢复生产。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