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该系统包括池体、基质、湿地植物、下行流系统和上行流系统。基质分层铺置在池体内,湿地植物种植在基质上,下行流系统和上行流系统均设置在池体内。该系统的处理污水的方法是采用下行流和上行流两种工作方式以1~60天为一个时间间隔交替运行,在第一个月采用单下行流或上行流系统工作,在第二个月采用单上行流或下行流系统工作,如此每隔一个时间间隔交替运行两个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交替改变基质内污水水流流向,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人工湿地淤堵,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水力传导性能与稳定的COD去除率,污水处理效率稳定。
申请公布号 CN10195526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6.27
申请号 CN201010517728.3 申请日期 2010.10.24
申请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发明人 马飞;蒋莉;梁国斌;叶招莲;曾婷
分类号 C02F3/32(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3/32(2006.01)I
代理机构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代理人 翁坚刚
主权项 一种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10)、基质(1)和湿地植物(2);基质(1)分层铺置在池体(10)内,湿地植物(2)种植在基质(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池体(10)内的下行流系统和上行流系统;所述基质(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分层分布的第一粗粒径基质层(1‑1)、中粒径基质层(1‑2)、细粒径基质层(1‑3)和第二粗粒径基质层(1‑4);基质(1)的第一粗粒径基质层(1‑1)的深度为100~300毫米,主要由粒径为8至16毫米的砾石组成;中粒径基质层(1‑2)的深度为400~600毫米,主要由粒径为2至8毫米的粗砂组成;细粒径基质层(1‑3)即为土壤层,其深度为100~200毫米;第二粗粒径基质层(1‑4)的深度为100~200毫米,主要由粒径为8至16毫米的砾石组成;第二粗粒径基质层(1‑4)的上表面与池体(10)的池顶之间的距离为100~300毫米;池体(10)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下行流系统包括下行流进水主干管路(31)、4至30根下行流布水支管(32)、4至30根下行流集水支管(33)、下行流出水主干管路(34)、下行流进水阀门(51)和下行流出水阀门(52);所述下行流进水主干管路(31)分别与各根下行流布水支管(32)密闭固定连接;下行流进水主干管路(31)和所有的下行流布水支管(32)均布设在基质(1)的第二粗粒径基质层(1‑4)的上表面;每根下行流布水支管(32)的管体上,每间隔50~150毫米设有一组开口朝下的出水孔(32‑5);下行流进水阀门(51)密闭固定连接在下行流进水主干管路(31)的进水口处,且位于池体(10)的外部;所述下行流出水主干管路(34)分别与各根下行流集水支管(33)密闭固定连接;下行流出水主干管路(34)和所有的下行流集水支管(33)均布设在池体(10)内的底部表面、且被掩埋在基质(1)的第一粗粒径基质层(1‑1)的下部;每根下行流集水支管(33)的管体上,每间隔50~150毫米设有一组开口朝上的进水孔(33‑4);下行流出水阀门(52)密闭固定连接在下行流出水主干管路(34)的出水口处,且位于池体(10)的外部;所述上行流系统包括上行流进水主干管路(41)、4至30根上行流布水支管(42)、4至30根上行流集水支管(43)、上行流出水主干管路(44)、上行流进水阀门(53)和上行流出水阀门(54);所述上行流进水主干管路(41)分别与各根上行流布水支管(42)密闭固定连接;上行流进水主干管路(41)和所有的上行流布水支管(42)均布设在池体(10)内的底部表面、被掩埋在基质(1)的第一粗粒径基质层(1‑1)的底部,且上行流布水支管(42)与下行流集水支管(33)在前后方向上交错设置;每根上行流布水支管(42)的管体上,每间隔50~150毫米设有一组开口朝上的出水孔(42‑5);上行流进水阀门(53)密闭固定连接在上行流进水主干管路(41)的进水口处,且位于池体(10)的外部;所述上行流出水主干管路(44)分别与各根上行流集水支管(43)密闭固定连接;上行流出水主干管路(44)和所有的上行流集水支管(43)均布设在基质(1)的第二粗粒径基质层(1‑4)内,且上行流集水支管(43)与下行流布水支管(32)在前后方向上交错设置;每根上行流集水支管(43)的管体上,每间隔50~150毫米设有一组开口朝下的进水孔(43‑4);上行流出水阀门(54)密闭固定连接在上行流出水主干管路(44)的出水口处,且位于池体(10)的外部。
地址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中吴大道18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