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筒形旋压芯模的加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形旋压芯模的加工方法,属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工艺流程为:锻件取样理化分析→锻造→球化退火→粗加工→超声波无损检测→调质→半精车→去应力退火→划线→镗孔→铰扣→热处理→精车→磨外圆→超声波探伤→研抛,通过对锻件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和热处理前机加余量的确定为保证后续形位公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发明的工艺加工方法充分利用普通车床加工生产,通过可靠的工艺工序保证旋压芯模能满足使用性能;通过本工艺制造的芯模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旋压加工中关键装备筒形芯模的制作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211451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5.30
申请号 CN200910262799.0 申请日期 2009.12.31
申请人 山西晋西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建国;孙建军;渠卫民;郑治强;朱柏林;刘爱丽;刘月仙;郑爱国;毛晓东;陶旭明
分类号 B21D37/20(2006.01)I 主分类号 B21D37/2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代理人 高燕燕;郭德忠
主权项 一种筒形旋压芯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为:1)锻造:锻造毛坯必须进行一次800℃预热,预热时间为4~5小时,始锻温度控制在1100~1080℃,终锻温度900~880℃;毛坯锻造完成后在箱式电阻炉里缓慢冷却到室温;2)锻件取样理化分析:对锻件进行内控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分析,3)球化退火:将锻件加温到850℃~860℃保持3.5~4小时,打开炉门冷却,在750℃~760℃保温4~4.5小时,然后将锻件炉冷到600℃进行空冷;4)粗加工:对锻件打孔,内孔留10mm余量,车外形尺寸留12~13mm余量,总长留10mm余量;5)超声波无损检测:检测工件是否存在锻造裂纹和夹渣缺陷;6)调质:工件加热到1020℃,保温4~5小时,油冷到200℃以下,之后在780℃回火,保温5~6小时后空冷到室温;7)半精车:工件装上中心架,车成内孔,两端配堵头后双顶精车外形留8‑9mm余量,之后夹大端找正车成外径留4‑5mm余量,掉头夹上中心架找正齐端面总长留5‑6mm余量,内锥孔留6‑7mm余量;8)去应力退火:将工件加温到650℃保温4小时后随炉冷却;9)划线:提前划线为坐标镗提供参考;10)镗孔:坐标镗镗各孔及螺纹底孔;11)铰扣:直接在镗床上完成螺纹加工,保证位置度要求,确保与旋压设备精确配合;12)热处理:淬火1020℃,保温4~5小时,油冷到200℃以下,回火560℃,保温5~6小时后空冷,达到芯模工作时的硬度要求HRC60~64;13)精车:工件装上中心架后车成内孔符合图纸形位公差要求;14)磨外圆:双顶工件后用外圆磨按上限磨成外圆,粗糙度达0.4μm左右;15)超声波探伤:检测工件是否存在裂纹;16)研抛:工件经研抛后表面粗糙度达到0.2μm以上。
地址 030027 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北路北巷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