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及其冷却互溶吸收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及其冷却互溶吸收装置,该冷却互溶吸收装置包括壳体、液膜冷却互溶区、液淋混合区、气旋及外围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阻风式液淋装置、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溶剂液流分配器;壳体上设有有机废气进气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溶剂出液口和溶剂进液管口。该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包括冷却互溶吸收装置、溶剂储罐、溶剂冷却器、水冷却塔、水池、溶剂泵和水泵。本发明的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及其冷却互溶吸收装置使用中不仅溶剂回收率较高,无二次污染,并且运行成本低、设备投资少。
申请公布号 CN10160193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3.21
申请号 CN200910304546.5 申请日期 2009.07.20
申请人 姚立猛 发明人 姚立猛
分类号 B01D5/00(2006.01)I;B01D53/18(2006.01)I 主分类号 B01D5/00(2006.01)I
代理机构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代理人 翁坚刚
主权项 一种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的冷却互溶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敞开的壳体(21)和由壳体(21)的相应部位作为构成部件或构成部件之一的、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设置的位于下部的液淋混合区、位于液淋混合区上方的中央气旋及外围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位于中央气旋及外围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的中央上方的阻风式液淋装置、位于阻风式液淋装置上方的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位于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上方的溶剂液流分配器(26);冷却互溶吸收装置(2)还包括位于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与中央气旋及外围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之间的液膜冷却互溶区;所述中央气旋及外围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21)中的中央通气管(28)和第三列管组件(22);冷却互溶吸收装置(2)还包括连接在壳体(21)的有机废气进气口(21‑1)上的有机废气进气管(29);壳体(21)的冷却水进口包括第三冷却水进口(21‑6),壳体(21)的冷却水出口包括第三冷却水出口(21‑7);有机废气进气管(29)沿着壳体(21)的筒体的切线方向设置、且有机废气进气管(29)的出口与壳体(21)的有机废气进气口(21‑1)相连接;第三列管组件(22)包括第三列管组(22‑1)、第三上管板(22‑2)和第三下管板(22‑3);第三下管板(22‑3)密封固定在壳体(21)的内壁上,且位于壳体(21)的有机废气进气口(21‑1)的上方;第三上管板(22‑2)密封固定在壳体(2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三下管板(22‑3)的上方,第三列管组(22‑1)的各列管固定在所述第三上管板(22‑2)和第三下管板(22‑3)上,且各列管的上端向上伸出第三上管板(22‑2),各列管的下端向下伸出第三下管板(22‑3);第三冷却水进口(21‑6)和第三冷却水出口(21‑7)均位于第三上管板(22‑2)与第三下管板(22‑3)之间、且第三冷却水进口(21‑6)靠近第三下管板(22‑3);第三冷却水出口(21‑7)位于第三冷却水进口(21‑6)上方、且靠近第三上管板(22‑2);中央通气管(28)上下贯通、由其周向外侧密闭固定在第三上管板(22‑2)和第三下管板(22‑3)上,且中央通气管(28)的上端伸出第三上管板(22‑2),中央通气管(28)的下端伸出第三下管板(22‑3);所述液膜冷却互溶式对流和水冷换热装置包括第二列管组件(25);壳体(21)的冷却水进口包括第二冷却水进口(21‑4),壳体(21)的冷却水出口包括第二冷却水出口(21‑5);第二列管组件(25)包括第二列管组(25‑1)、第二上管板(25‑2)和第二下管板(25‑3);第二下管板(25‑3)密封固定在壳体(21)的内壁上,且位于阻风式液淋装置的上方;第二上管板(25‑2)密封固定在壳体(2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二下管板(25‑3)的上方,第二列管组(25‑1)的各列管固定在所述第二上管板(25‑2)和第二下管板(25‑3)上,且各列管的上端向上伸出第二上管板(25‑2),各列管的下端向下伸出第二下管板(25‑3);第二冷却水进口(21‑4)和第二冷却水出口(21‑5)均位于第二上管板(25‑2)与第二下管板(25‑3)之间、且第二冷却水进口(21‑4)靠近第二下管板(25‑3);第二冷却水出口(21‑5)位于第二冷却水进口(21‑4)上方、且靠近第二上管板(25‑2);壳体(21)上设有有机废气进气口(21‑1)、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溶剂出液口(21‑8)和溶剂进液管口(21‑9)。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化龙巷项家花苑11幢甲单元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