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采用两次外延锑埋层技术的双极型器件制作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采用两次外延锑埋层技术的双极型器件制作工艺,所述方法包括锑埋一注入,退火;硼埋一注入,退火;外延一;锑埋二注入,退火;硼埋二注入,退火;外延二;N阱注入,退火;磷桥扩散;隔离扩散;低硼、基区、浓硼注入,退火;发射区注入,退火;接触孔刻蚀;金属一溅射,刻蚀;通孔刻蚀;金属二溅射,刻蚀;压点刻蚀。本发明采用两次外延锑埋层技术的悬浮PNP管,其饱和压降优于采用常规技术的悬浮PNP管。
申请公布号 CN10231512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1.11
申请号 CN201110319683.3 申请日期 2011.10.20
申请人 无锡友达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伟民;聂卫东;邓晓军
分类号 H01L21/331(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21/331(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许方
主权项 1.一种采用两次外延锑埋层技术的双极型器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具体如下:投料:采用P型基片,晶向为&lt;100&gt;;氧化:厚度4000~8000;第一次锑埋层光刻、腐蚀:在NPN管及悬浮PNP管N埋层部位刻出光刻窗口;第一次锑埋层注入:在NPN管埋层部位及悬浮PNP管N埋部位注入锑,注入能量60KeV~100KeV,注入剂量2E14~6E14,杂质为锑;第一次锑埋层退火:退火温度为1050℃~1250℃,先通250分钟氮气,再通160分钟氧气;第一次硼埋层光刻、注入:在悬浮PNP管集电区部位注入硼,注入能量40KeV~80KeV,注入剂量1E14~5E14,杂质为硼,NPN管不注;第一次硼埋层退火:退火温度1050℃~1250℃,通入30分钟氮气;第一次外延:在NPN管集电区及悬浮PNP管集电区部位外延,厚度5微米~7微米;第二次锑埋层光刻、注入:注入部位为NPN管埋层区,悬浮PNP管部位未注;注入能量40KeV~80KeV,注入剂量1E15~4E15,杂质为锑;第二次锑埋层退火:退火温度1100℃~1250℃,先通300分钟氮气,再通120分钟氧气;第二次硼埋层光刻、注入:注入部位为悬浮PNP管集电区,NPN管区域未注,注入能量50KeV~70KeV,注入剂量1E15~3E15,杂质为硼;第二次硼埋与第一次硼埋共同形成悬浮PNP管集电极;第二次硼埋层退火:退火温度为1050℃~1250℃,通入60分钟氮气;第二次外延:在NPN管集电区及悬浮PNP管集电区部位外延,厚度6微米~10微米;N阱光刻、注入:注入部位为悬浮PNP管基区,注入能量60KeV~100KeV,注入剂量9E12~4E13,杂质为磷;N阱退火:退火温度1000℃~1100℃,通入60分钟氮气;磷桥扩散:扩散部位为NPN管集电区,悬浮PNP管部位未做;磷桥预扩1000℃~1100℃,先通12分钟氮气和氧气,接着通60分钟磷源,最后通10分钟氮气和氧气;磷桥再扩为1100℃~1200℃,先通5分钟氧气,接着通50分钟氢气和氧气,最后通5分钟氧气;隔离墙扩散:扩散部位为悬浮PNP管集电区以及隔离墙,是将悬浮PNP管集电区引至圆片上表面,再通过铝引线从上表面引出;隔离预扩为600℃~1000℃,先通10分钟氮气和氧气,接着通30分钟硼源,最后通10分钟氮气和氧气;隔离再扩为1100℃~1250℃,通入120分钟氮气和氧气;低硼、基区注入:注入部位为低硼电阻区、基区电阻区及NPN管基区,悬浮PNP管发射区;浓硼注入:注入部位为NPN管基区,悬浮PNP管发射区、集电区的欧姆接触区,以及横向PNP管发射区、集电区;注入能量为60KeV~100KeV,剂量为1E15~3E15,杂质为硼;基区退火:退火温度1060℃~1200℃,通入30分钟氮气;发射区注入:注入部位为悬浮PNP管基极欧姆接触区,以及NPN管发射区、集电区欧姆接触区,注入能量60KeV~100KeV,剂量为8E15~3E16,杂质为磷;发射区退火:退火温度1050℃~1100℃,通入25分钟氮气;接触孔光刻、腐蚀:采用干法加湿法的方法刻蚀,以形成良好的表面状态;第一次金属溅射:溅射0.8~1.5微米铝硅;金属层间介质淀积:淀积10000~25000埃二氧化硅;通孔光刻、刻蚀:刻出一铝与二铝之间连接的通孔区域;第二次金属溅射:溅射2~4微米铝硅,采用厚铝;压点光刻,刻蚀:刻出芯片压点区域。<!-- SIPO <DP n="1"> -->
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6-C地块锡锦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