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麦克风之改良结构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8.21
申请号 TW100203110 申请日期 2011.02.21
申请人 全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春隆
分类号 H04R5/027 主分类号 H04R5/027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朱世仁 台中市南屯区黎明东街368号5楼
主权项 一种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包含有:一握柄,具有一中空的前套及一后套,该前、后套系以可拆卸之方式连接;一钮孔,设于该后套顶面;一支架,系一长形体;一电池座,凹设于该支架顶面,具有至少二电池槽,各该电池槽之第一端各设有一第一插槽,该二电池槽之第二端系共同设有一第二插槽;各该第一插槽底端均设一开槽,贯穿至该支架底面;一镂空部,设于该支架后端顶面;该支架系装入该握柄中,其后端系置入该后套内;该镂空部系对应于该后套之钮孔;解除该前、后套之连接状态时,可使该支架外露于该握柄;一电路板,设有若干电子元件,以及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与一电源开关,该发光元件系设于该电路板后端,可受该电路板之电路装置驱动而发光;至少二导电接点,设于该电路板上;该电路板系以可拆卸之方式装设于该支架,该电源开关系位于该支架之镂空部,并对应于该后套之钮孔;该二导电接点系对应于该支架之电池座之该二第一插槽;至少二第一导电片及至少一第二导电片,各该第一导电片底端具有一触脚;该二第一导电片系分别插设于该电池座之该二第一插槽中,其触脚并自各该开槽穿伸该支架,并分别接触该电路板之该二导电接点;该第二导电片则具有二片部,其系插设于该第二插槽中,其二片部分别位于该二电池槽之第二端;至少二密封元件,系设于该二开槽,将该二开槽封闭;一音头,设于该支架前端;一按钮组件,系装设于该后套之钮孔,并可被拨动;该按钮组件系连接该电路板之电源开关,以控制麦克风之电源;一辨识片,具有透光性,其系装设于该后套之后端,该辨识片可接收该发光元件之光线而发光,以供辨识。如请求项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更包含有:一导光组件,设于该握柄之后套内,并位于该发光元件及该辨识片之间;该导光组件可将该发光元件之光线传导至该辨识片,使该辨识片发光。如请求项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导光组件包括:一第一导光件,装设于该支架后端,且位于该发光元件后方。如请求项3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导光件具有一长形之延伸部,伸入该支架之镂空部内。如请求项3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导光组件包括:一第二导光件,系装设于该支架后端,并位于该第一导光件后方。如请求项4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导光组件包括:一第二导光件,系装设于该支架后端,并位于该第一导光件后方。如请求项5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二导光件系呈L形,具有一本体及一自该本体向前延伸之遮盖部,该第二导光件系封闭该支架之后端面,该遮盖部系位于该支架底面。如请求项6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二导光件系呈L形,具有一本体及一自该本体向前延伸之遮盖部,该第二导光件系封闭该支架之后端面,该遮盖部系位于该支架底面。如请求项7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辨识片概呈L形,具有一片身及一自片身底端向前延伸之延伸片,该片身系封闭该后套之后端,该延伸片系封闭该后套之底面,并对应于该第二导光件之遮盖部。如请求项8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辨识片概呈L形,具有一片身及一自片身底端向前延伸之延伸片,该片身系封闭该后套之后端,并对应该第二导光件之本体;该延伸片系封闭该后套之底面,并对应该第二导光件之遮盖部。如请求项1至1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架另包含有:一底盖,以可拆卸之方式设于该支架底面,并罩覆该电路板。如请求项1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设有一频率调整元件;该底盖具有至少一开孔,使该频率调整元件暴露于该开孔。如请求项1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设有一音量调整钮;该底盖具有至少一开孔,使该音量调整钮暴露于该开孔。如请求项1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设有一音量调整钮;该底盖具有至少一开孔,使该音量调整钮暴露于该开孔。如请求项1至1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架另包含有:一旋盖,其一端系枢设于该支架,而可旋摆,该旋盖系临近于该电池座一端,可遮盖该电池座。如请求项1至1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架之周面系设一肩面;当该支架往该前套后端移出时,该肩面系卡于该前套后端。如请求项1至1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设有一镂空之符号标示;该发光元件之光线可自该符号标示透出。如请求项1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设有一镂空之符号标示;该发光元件之光线可自该符号标示透出。如请求项17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包括:一盖板及一拨钮,该盖板系设于该后套之钮孔,并具有一通孔;该拨钮顶端系位于该盖板之通孔,以供拨动,其底端系连接该电源开关。如请求项19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符号标示系设于该盖板。如请求项19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符号标示系设于该拨钮。如请求项1至1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之顶底面各设一发光元件。如请求项1至1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13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14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17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一种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包含有:一握柄,具有一中空的前套及一后套,该前、后套系以可拆卸之方式连接;一钮孔,设于该后套顶面;一透空孔,设于该后套后端;一支架,系一长形体;一电池座,系凹设于该支架顶面,具有至少一电池槽;一镂空部,设于该支架后端顶面;该支架系装入该握柄中,其后端系置入该后套内;该镂空部系对应于该后套之钮孔;解除该前、后套之连接状态时,可使该支架外露于该握柄;一电路板,设有若干电子元件,以及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与一电源开关,该发光元件系设于该电路板后端,可受该电路板之电路装置驱动而发光;至少一导电接点,设于该电路板上;该电路板系以可拆卸之方式装设于该支架,该电源开关系位于该支架之镂空部,并对应于该后套之钮孔;该导电接点系对应于该支架之电池座之第一端;至少一第一导电片及至少一第二导电片,各该第一导电片底端具有一触脚;该第一导电片系该电池座之第一端,其触脚系穿经该支架,并接触该电路板之该导电接点;该第二导电片系设于该电池座之第二端;一音头,设于该支架前端;一按钮组件,系装设于该后套之钮孔,并可被拨动;该按钮组件系连接该电路板之电源开关,以控制麦克风之电源;一辨识片,具有透光性,其系装设于该后套之后端,并封闭该透空孔;一导光组件,具导光性,设于该握柄之后套内,并位于该发光元件及该辨识片之间;该导光组件可将该发光元件之光线传导至该辨识片,使该辨识片发光,以供辨识。如请求项27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导光组件包括:一第一导光件,具有一长形之延伸部,该第一导光件系装设于该支架后端,该延伸部系伸入该支架之镂空部内,且位于该发光元件后方。如请求项28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导光件具有一本体与该延伸部连接,该本体系设于该支架后端。如请求项28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导光件之本体系插接于该支架后端之顶面。如请求项28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导光组件包括:一第二导光件,系装设于该支架后端,并位于该第一导光件后方。如请求项3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二导光件系呈L形,具有一本体及一自该本体向前延伸之遮盖部,该第二导光件系封闭该支架之后端面,该遮盖部系位于该支架底面。如请求项3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二导光件之本体系插接于该支架之后端面。如请求项27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架另包含有:一底盖,以可拆卸之方式设于该支架底面,并罩覆该电路板。如请求项34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设有一频率调整元件;该底盖具有至少一开孔,使该频率调整元件暴露于该开孔。如请求项34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设有一音量调整钮;该底盖具有至少一开孔,使该音量调整钮暴露于该开孔。如请求项35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更设有一音量调整钮,该底盖之开孔可供该音量调整钮暴露。如请求项3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架另包含有:一底盖,以可拆卸之方式设于该支架底面;一凹口,设于该底盖后端;该第二导光件之遮盖部系闭合该底盖之凹口。如请求项38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设有一频率调整元件;该底盖具有至少一开孔,使该频率调整元件暴露于该开孔。如请求项38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底面设有一音量调整钮;该底盖具有至少一开孔,使该音量调整钮暴露于该开孔。如请求项3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透空孔系使该后套之后端面及底面呈透空状;该辨识片概呈L形,具有一片身及一自片身底端向前延伸之延伸片,该片身系封闭该后套之后端,该延伸片系封闭该后套之底面,并对应于该第二导光件之遮盖部。如请求项4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辨识片之片身设有一透孔;该第二导光件之本体后端面设一凸块,该凸块系嵌入该辨识片之透孔。如请求项27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架另包含有:一旋盖,其一端系枢设于该支架,而可旋摆,该旋盖系临近于该电池座一端,可遮盖该电池座。如请求项27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架之周面系设一肩面;当该支架往该前套后端移出时,该肩面系卡于该前套后端。如请求项27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设有一镂空之符号标示;该发光元件之光线可自该符号标示透出。如请求项28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设有一镂空之符号标示,该符号标示系位于该第一导光件上方。如请求项46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符号标示系位于该第一导光件之延伸部正上方。如请求项3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设有一镂空之符号标示;该发光元件之光线可自该符号标示透出。如请求项45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包括:一盖板及一拨钮,该盖板系设于该后套之钮孔,并具有一通孔;该拨钮顶端系位于该盖板之通孔,以供拨动,其底端系连接该电源开关。如请求项49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符号标示系设于该盖板。如请求项49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符号标示系设于该拨钮。如请求项49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拨钮具有一片状之体身及一连接于该体身并向下延伸之延伸臂,该延伸臂底端连接该电源开关;该符号标示系设于该拨钮之体身。如请求项28或30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按钮组件包括:一盖板及一拨钮,该盖板系设于该后套之钮孔,并具有一通孔;该拨钮顶端系位于该盖板之通孔,以供拨动,其底端系连接该电源开关。如请求项5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盖板后端系与该第一导光件之后端及该支架后端相插接。如请求项27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之顶底面各设一发光元件。如请求项3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之顶底面各设一发光元件。如请求项27至30任一项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3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3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33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35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36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41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42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45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46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47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如请求项48所述之麦克风之改良结构,其中:该电路板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系容置于该穿孔中。
地址 台中市潭子区大新路79巷38弄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