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获得栽培菊花与近缘属间远缘杂种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获得菊属与近缘属属间远缘杂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选择栽培菊花品种为母本,以野生的抗病虫能力强或具特异观赏价值的近缘属物种为父本,采用组织培养手段进行杂种胚的离体培养,以克服菊属与近缘属远缘杂交后合子胚败育的障碍。对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鉴定和原位杂交鉴定,选择茎、叶、花序、表皮毛等形态学特征介于双亲之间、与母本不同、出现父本特异性状或双亲不具有的新性状的后代材料,进行原位杂交,若染色体组成为分别来源于双亲,即为获得的属间远缘杂交种。应用本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菊属与多个近缘属的属间远缘杂交种,对现有栽培菊花品种进行了改良,并创造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新种质。
申请公布号 CN10151316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8.17
申请号 CN200910029625.X 申请日期 2009.04.08
申请人 南京农业大学 发明人 陈发棣;邓衍明;汤访评;陈素梅;房伟民;管志勇;李真;王海滨;滕年军
分类号 A01H1/02(2006.01)I;A01H1/04(2006.01)I;A01H4/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1/02(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张素卿
主权项 一种获得栽培菊花与近缘属间远缘杂种的方法,包括:1)栽培菊花与近缘属间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获得选择菊属栽培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和近缘属物种亚菊属矶菊[Ajania pacificum]、蒿属黄金艾蒿[Artemisia vulgaris]、茼蒿属白晶菊[Chrysanthemum paludosum]及芙蓉菊属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于温室内进行杂交,以栽培菊花为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并套袋隔离,以近缘属物种为父本在筒状花散粉前套袋,于上午9~10时或下午3~4时授粉,同一花序重复授粉2次;接种时取杂交授粉后15~18d的头状花序,剥取边缘舌状花的子房,在超净工作台上依次开展以下操作:用体积比为75%的乙醇浸泡30s,质量百分比为0.1%的升汞溶液消毒6min,无菌水冲洗4~5次;用接种针将子房内的胚珠剥出,接入MS添加激动素KT 2.0mg·L‑1+生长素IAA1.0mg·L‑1或者MS添加细胞分裂素6‑BA2.0mg·L‑1+生长素NAA 0.5mg·L‑1的培养基上,每瓶接种胚珠10个,每处理重复20~30瓶,诱导愈伤组织形成;30d后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为MS+细胞分裂素6‑BA2.0mg·L‑1+生长素NAA0.1mg·L‑1,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苗;得到幼苗后转入MS+细胞分裂素6‑BA 0.2mg·L‑1的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和继代培养,幼苗移至1/2MS添加生长素NAA 0.1mg·L‑1的培养基上生根,培养温度为23±2℃,光照周期为14h·d‑1,光照强度为1600~2000lx,即获得菊属栽培菊花与近缘属物种属间远缘杂交后代的无菌苗;2)属间杂种的获得对后代材料进行形态学鉴定,选择形态学特征在株高、冠径、分枝性、叶片、花序、表皮毛方面出现介于双亲之间、与母本不同、父本特异性状或父母本都不具备的新性状的植株,以双亲之一的总DNA用荧光素标记后作为探针,进行分子原位杂交鉴定;经鉴定后体细胞内含有分别来源于双亲的基因组的后代材料,即为获得的菊属栽培菊花与近缘属物种的属间杂交种。
地址 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