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马铃薯微型薯的遗传转化方法
摘要 一种马铃薯微型薯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马铃薯微型薯的准备、(2)菌株的活化及菌种的准备、(3)侵染和共培养、(4)转基因植株再生和(5)转基因植株的检测,建立了一个适合多种马铃薯品种的微型薯遗传转化体系,该体系以微型薯为外植体,经农杆菌侵染后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直接分化出抗性芽,经生根诱导后获得完整再生植株,转化频率均为50%以上,达到用马铃薯微型薯为转化受体,建立一个高效及适应性广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 CN10123382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7.27
申请号 CN200710071705.2 申请日期 2007.01.30
申请人 芦翠华;邸宏;石瑛 发明人 芦华;邸宏;石瑛
分类号 A01H1/06(2006.01)I;A01H4/00(2006.01)I;C12N15/82(2006.01)I;C12N15/87(2006.01)I;C12N5/04(2006.01)I;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1/06(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利用马铃薯微型薯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是:(1)马铃薯微型薯的诱导取脱毒试管苗,经过炼苗后,从培养基中连根拔出,移栽于温室,经过60‑80d的生长,微型薯达到2‑5g重,即可收获,晾干后保存;(2)菌株的活化及菌种的准备取低温甘油保存的农杆菌,涂布于固体Yeast Ext ract Peptone培养基上,28℃下倒置暗培养,使其活化;3d后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ml含50mg/L卡那霉素、50mg/L利福平和50mg/L链霉素的Yeast Extract Peptone液体培养基中,28℃下160rpm/min振荡培养过夜;取700μl该菌液接种于70ml相同的Yeast Extract Peptone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4‑18h后,将达到对数生长期的菌液置于离心管,4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重悬于Murashige和Skoog液体培养基,稀释至OD值0.5‑0.8;(3)侵染和共培养取收获后打破休眠的脱毒微型薯,在无菌条件下用70%的酒精浸泡30s、0.1%的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清洗5次后,去皮切成厚度为1mm的薄片,用制备好的农杆菌菌液侵染薯块5min,然后用无菌滤纸将多余菌液吸去,接种于含有3.0mg/L玉米素和1.0mg/L吲哚乙酸的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上,共培养2d,培养条件为温度24℃,黑暗;(4)转基因植株再生培养将共培养后的微型薯薯块用无菌水清洗2‑3次,接种于含有3.0mg/L玉米素、1.0mg/L吲哚乙酸、150mg/L的头孢噻肟钠和50mg/L卡那霉素的Mura shi ge和Skoog培养基中进行植株再生培养,培养条件为24℃,光照强度1500Lux,每天16h光照,8h黑暗;在再生培养基中经过45d的培养后,将产生的健壮绿色丛生芽切下,转移至添加150mg/L的头孢噻肟钠和50mg/L卡那霉素的Mura shige和Skoog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使其形成完整的马铃薯转基因植株,培养条件为温度24℃,光照强度1500Lux,每天16h光照,8h黑暗;(5)转基因植株的检测采用PCR、Southern杂交及生物学方法鉴别再生植株,最终获得马铃薯转基因植株。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