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变倍光学系、摄像透镜装置及数位机器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44013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6.21
申请号 TW095139217 申请日期 2006.10.24
申请人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松板庆二
分类号 G02B15/16;G02B13/22;H04N5/247 主分类号 G02B15/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一种变倍光学系,系从物体侧起依序含有:具有负光学功率的第1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2透镜群,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前记第1透镜群和前记第2透镜群的间隔会变窄的变倍光学系,其特征为,前记第1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双凹透镜或朝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形透镜、和朝物体侧凸出之正弯月形透镜之2片透镜所成,前记第2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所成,且满足下记(1)、(2)、(8)、(9)、(10)之条件式:0.5<D1/fw<0.8………(1) 0.7<f2/fw<2.0………(2)其中,D1:前记第1透镜群之透镜最前面至前记第1透镜群之透镜最后面之光轴上的厚度,fw:广角端的全光学系之合成焦距f2:前记第2透镜群的合成焦距0.7<| f2n/f2p |<1.8………(8)其中,f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焦距f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N1p>1.7………(9) | ν 1p-ν 1n |>20………(10)其中,N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折射率ν 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的阿贝数ν 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阿贝数。一种变倍光学系,系从物体侧起依序含有:具有负光学功率的第1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2透镜群,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前记第1透镜群和前记第2透镜群的间隔会变窄的变倍光学系,其特征为,前记第1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双凹透镜或朝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形透镜、和朝物体侧凸出之正弯月形透镜之2片透镜所成,前记第2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所成,且满足下记(3)、(4)、(8)、(9)、(10)之条件式:|△Z1pi/d1pi |<0.2………(3) 0.7<f2/fw<2.0………(4)其中,△Z1pi: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像侧面中,以面顶点为基准之最大有效半径上的凹陷量d1pi: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像侧面上的最大有效半径fw:广角端的全光学系之合成焦距f2:前记第2透镜群的合成焦距0.7<| f2n/f2p |<1.8………(8)其中,f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焦距f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N1p>1.7………(9) | ν 1p-ν 1n |>20………(10)其中,N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折射率ν 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的阿贝数ν 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阿贝数。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在前记第2透镜群的像侧,具有拥有正光学功率的第3透镜群。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变倍光学系,是仅由前记第1~第3透镜群之3个透镜群所构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1透镜群之负透镜是满足下记(5)之条件式:1<T1e/T1c<4………(5)其中,T1e:前记负透镜之光轴方向上的厚度之最大值T1c:前记负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在摄像元件是被配置在像侧的情况下,满足下记(6)之条件式:Lb/fw<1.5………(6)其中,Lb:于望远端中,从位于最靠近像侧之具有功率的透镜面的面顶点起,至前记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为止的光轴上之距离(空气换算长)。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3透镜群,系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是被固定。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1透镜群,系满足下记(7)之条件式:0.2<| f1n/f1p |<0.5………(7)其中,f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焦距f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2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双凸透镜、和强的凹面是朝向像侧之双凹透镜或负弯月形透镜之2片透镜所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2透镜群,是满足下记(11)、(12)之条件式:| N2p-N2n |>0.15………(11) | ν 2p-ν 2n |>30………(12)其中,N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折射率ν 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阿贝数N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折射率ν 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阿贝数。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2透镜群的物体侧具有开口光圈,前记开口光圈系其光圈径是被固定。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任一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藉由令前记第1透镜群往物体侧移动,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往近距离物体的对焦。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2透镜群,系含有接合透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1透镜群,系含有接合透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具有至少1片的树脂材料制透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树脂材料制透镜,系为使用在树脂材料中分散了最大长30奈米以下之无机粒子的素材而成形之透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其中,前记第3透镜群或比第3透镜群靠近像侧的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系为前记树脂材料制透镜。一种变倍光学系,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具有负光学功率的第1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3透镜群,所配置而成的3个透镜群所成,且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前记第1透镜群和前记第2透镜群的间隔会变窄的变倍光学系,其特征为,前记第1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双凹透镜或朝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形透镜、和朝物体侧凸出之正弯月形透镜之2片透镜所成,前记第2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所成,且满足下记(1)、(2)、(5)、(8)、(9)、(10)之条件式,且前记第1透镜群内中位于最靠近物体侧之负透镜是满足下记(5)之条件式:0.5<D1/fw<0.8………(1) 0.7<f2/fw<2.0………(2)其中,D1:前记第1透镜群之透镜最前面至前记第1透镜群之透镜最后面之光轴上的厚度fw:广角端的全光学系之合成焦距f2:前记第2透镜群的合成焦距1<T1e/T1c<4………(5)其中,T1e:前记第1透镜群的前记负透镜之光轴方向上的厚度之最大值T1c:前记第1透镜群的前记负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0.7<| f2n/f2p |<1.8………(8)其中,f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焦距f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N1p>1.7………(9) | ν 1p-ν 1n |>20………(10)其中,N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折射率ν 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的阿贝数ν 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阿贝数。一种变倍光学系,系从物体侧起依序含有:具有负光学功率的第1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3透镜群,且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前记第1透镜群和前记第2透镜群的间隔会变窄的变倍光学系,其特征为,前记第3透镜群,系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是被固定;前记第1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双凹透镜或朝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形透镜、和朝物体侧凸出之正弯月形透镜之2片透镜所成,前记第2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所成,且满足下记(1)、(2)、(7)、(8)、(9)、(10)之条件式:0.5<D1/fw<0.8………(1) 0.7<f2/fw<2.0………(2)其中,D1:前记第1透镜群之透镜最前面至前记第1透镜群之透镜最后面之光轴上的厚度fw:广角端的全光学系之合成焦距f2:前记第2透镜群的合成焦距0.2<| f1n/f1p |<0.5………(7)其中,f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焦距f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0.7<| f2n/f2p |<1.8………(8)其中,f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焦距f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N1p>1.7………(9) | ν 1p-ν 1n |>20………(10)其中,N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折射率ν 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的阿贝数ν 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阿贝数。一种变倍光学系,系从物体侧起依序含有:具有负光学功率的第1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3透镜群,且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前记第1透镜群和前记第2透镜群的间隔会变窄的变倍光学系,其特征为,前记第3透镜群,系由朝物体侧凸出之正弯月形透镜1片所构成;前记第1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双凹透镜或朝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形透镜、和朝物体侧凸出之正弯月形透镜之2片透镜所成;前记第2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所成;且满足下记(3)、(4)、(8)、(9)、(10)之条件式:|△Z1pi/d1pi |<0.2………(3) 0.7<f2/fw<2.0………(4)其中,△Z1pi: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像侧面中,以面顶点为基准之最大有效半径上的凹陷量d1pi: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像侧面上的最大有效半径fw:广角端的全光学系之合成焦距f2:前记第2透镜群的合成焦距0.7<| f2n/f2p |<1.8………(8)其中,f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焦距f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N1p>1.7………(9) | ν 1p-ν 1n |>20………(10)其中,N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折射率ν 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的阿贝数ν 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阿贝数。一种变倍光学系,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具有负光学功率的第1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学功率的第3透镜群,所配置而成的3个透镜群所成,且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前记第1透镜群和前记第2透镜群的间隔会变窄的变倍光学系,其特征为,前记第3透镜群,系从广角端往望远端变倍时是被固定;另一方面,藉由令前记第3透镜群往物体侧移动,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往近距离物体的对焦;前记第1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双凹透镜或朝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形透镜、和朝物体侧凸出之正弯月形透镜之2片透镜所成,前记第2透镜群系从物体侧起依序由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所成,且满足下记(3)、(4)、(8)、(9)、(10)之条件式:|△Z1pi/d1pi |<0.2………(3) 0.7<f2/fw<2.0………(4)其中,△Z1pi: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像侧面中,以面顶点为基准之最大有效半径上的凹陷量d1pi: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像侧面上的最大有效半径fw:广角端的全光学系之合成焦距f2:前记第2透镜群的合成焦距0.7<| f2n/f2p |<1.8………(8)其中,f2p: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之焦距f2n:前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焦距N1p>1.7………(9) | ν 1p-ν 1n |>20………(10)其中,N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之折射率ν 1p: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形透镜的阿贝数ν 1n:前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之阿贝数。一种摄像透镜装置,其特征为,具备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之变倍光学系,和将光学像转换成电气讯号的摄像元件;前记变倍光学系是可在前记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一种数位机器,其特征为,具备: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所记载之摄像透镜装置;和令前记摄像透镜装置及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之静止画影像及动画摄影之至少一者之摄影的控制部;前记摄像透镜装置的变倍光学系,是被组装成,可在前记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形成被摄体之光学像。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记载之数位机器,其中,前记数位机器系为携带型终端。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