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建立相变诱发塑性钢板成形极限图的模型方法
摘要 一种建立相变诱发塑性钢板成形极限图的模型方法,涉及成形极限图的建立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测定TRIP钢板的厚度和应变硬化指数;(2)计算平面应变状态下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极限应变值;(3)建立应变坐标系,将数据合成在坐标系上,建立该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成形极限图。本发明是解决TRIP钢板料冲压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工具,能成功预测TRIP钢板料失效,有效评价其成形性能,减少了现有建立成形极限图的测试工作量。
申请公布号 CN10159909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4.06
申请号 CN200910012257.8 申请日期 2009.06.26
申请人 东北大学 发明人 唐正友;丁桦
分类号 G06F17/50(2006.01)I 主分类号 G06F17/50(2006.01)I
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代理人 李在川
主权项 1.一种建立相变诱发塑性钢板成形极限图的模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测定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厚度和应变硬化指数;(2)计算该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极限应变值,计算公式为:<maths num="0001"><![CDATA[<math><mrow><msub><mi>FLD</mi><mn>0</mn></msub><mo>=</mo><mrow><mo>(</mo><mn>23.3</mn><mo>+</mo><mfrac><mrow><mn>360</mn><mi>t</mi></mrow><mn>25.4</mn></mfrac><mo>)</mo></mrow><mo>&times;</mo><mfrac><mi>n</mi><mn>21</mn></mfrac><mo>;</mo></mrow></math>]]></maths>其中t为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厚度,单位为mm;n为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应变硬化指数,FLD<sub>0</sub>为极限应变值;(3)建立相变诱发塑性钢板成形极限图的工程主应变e<sub>1</sub>与工程次应变e<sub>2</sub>的关系式为:<img file="FSB00000316689400012.GIF" wi="1101" he="262" />以工程主应变e<sub>1</sub>为纵坐标,工程次应变e<sub>2</sub>为横坐标,建立应变坐标系,将根据上述两个公式计算获得的数据合成在坐标系上,建立该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成形极限图;所述的应变硬化指数的测试方法为:通过单轴拉伸实验测取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在5%至35%的均匀塑性变形范围内将其转变为真应力应变曲线,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式为:σ=k·ε<sup>n</sup>上式中,σ为真应力、ε为真应变、n为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应变硬化指数、k为系数,将上式转变成对数方程:lnσ=lnk+nlnε在双对数坐标平面上的直线的斜率即为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应变硬化指数n;所述的相变诱发塑性钢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含C0.19%,Mn1.32%,Si 0.70%,Al 0.51%,P 0.0068%,S 0.0068%,余量为Fe;或者为含C0.18%,Mn1.38%,Si 0.67%,Al 0.56%,P 0.0075%,S 0.0048%,Nb0.014%,余量为Fe;或者为含C0.20%,Mn1.45%,Si 0.61%,Al 0.58%,P 0.0083%,S 0.0050%,Nb0.036%,余量为Fe;或者为含C600ppm,Mn23.8%,Si3.0%,Al2.7%,余量为Fe;上述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应变硬化指数分别为0.323、0.325、0.310、0.242,厚度为1mm,FLD<sub>0</sub>分别为0.576、0.580、0.553、0.432。
地址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