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
摘要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涉及L-色氨酸。先对ATCC 27325进行筛选,制作成冷冻甘油管,然后接种于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培养成一级种子,再接种于种子罐中培养成二级种子,最后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发酵采用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采用发酵法生产的L-色氨酸的产量可达40~50g/L,糖酸转化率20%~22%,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满足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申请公布号 CN10198563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3.16
申请号 CN201010579428.8 申请日期 2010.12.01
申请人 厦门大学 发明人 敬科举;谢友坪;卢英华;凌雪萍;姚传义
分类号 C12P13/22(2006.01)I;C12R1/19(2006.01)N 主分类号 C12P13/22(2006.01)I
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陈永秀;马应森
主权项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筛选:取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coli K12W3110)ATCC 27325菌液,用已灭过菌的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103~106倍后涂布于LB平板,于35~37℃培养18~30h;从LB平板中挑选单菌落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再培养18~30h,将得到的单菌落用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振荡稀释,然后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培养18~30h后得到菌层,用LB培养基洗下菌层,然后将菌液加入到无菌保种管,按1∶1比例加入40%的无菌甘油后于‑20℃保存备用;2)一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得到的菌液以0.1%~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一级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于35~37℃,以150~250rpm培养10~20h;3)二级发酵罐种子:将步骤2)得到的一级摇瓶种子以1%~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控制风量6~12L/min,转速300~500rpm,温度35~37℃,罐压0.05~0.08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6.5~7.0,培养10~20h;4)发酵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二级发酵罐种子以1%~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控制风量15~30L/min,转速300~700rpm,温度35~37℃,罐压0.05~0.08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6.5~7.0;流加葡萄糖浓度为500~600g/L,采用低糖补料的方法,维持溶氧在10%~30%,同时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发酵周期30~40h,产物L‑色氨酸产量40~50g/L,邻氨基苯甲酸转化量6~8g/L,糖酸转化率20%~22%。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