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凹槽型闸型之超大型积体电路金氧半导体元件制成法及结构
摘要 一种超大型积体电硌形成金属矽化物接面MOS场效电晶体的制程,其步骤包含有,形成第一型井区于半导体晶片中;及沈积一复晶矽层,及形成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于基底中;及上第一光阻,系用以定义闸极区,及显影、蚀刻上述之复晶矽层与上述之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以形成源、汲极区,及去上述之第一光阻;形成闸极氧化物层,及沈积闸极复晶矽层;及上闸极光罩,及蚀刻上述之闸极复晶矽层以形成闸极;及沈积一绝缘物层,乾蚀刻上述之绝缘物层,系用以得闸极边墙阻隔物;及沈积一金属层,及进行快速高温热处理,用以使上述之金属层与上述之闸极和上述之复晶矽层反应形成金属矽化物;及选择性蚀刻上述之闸极边墙阻隔物上残留之金属层,以形成闸、源和汲极金属矽化物接触面。
申请公布号 TW277156 申请公布日期 1996.06.01
申请号 TW084107560 申请日期 1995.07.21
申请人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志宏;洪允锭;陈辉煌
分类号 H01L27/105 主分类号 H01L27/105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李锦钟 台北巿松江路一四八号十二楼之三
主权项 1. 一种超大型积体电路形成金属矽化物接面MOS场效电晶体的制程,其步骤包含:形成第一型井区于基板上;沈积一复晶矽层;形成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于基底中;及该复晶矽层系作为该MOS场效电晶体形成金属矽化物时与金属之反应层。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形成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于基底中的步骤之后,更包含下列步骤:上光阻及显影,系用以定义闸极区;蚀刻该复晶矽层与该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以形成源、汲极区;去该光阻;形成闸极氧化物层;沈积闸极复晶矽层;上闸极光阻;蚀刻该闸极复晶矽层以形成闸极;沈积一绝缘物层;乾蚀刻该绝缘物层,系用以得闸极边墙阻隔物;沈积一金属层;进行快速高温热处理,用以使该金属层与该闸极和该复晶矽层反应形成金属矽化物;选择性蚀刻该闸极边墙阻隔物上残留之该金属层,以形成闸、源和汲极金属矽化物接触面。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形成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于基底中的步骤,系沈积具高浓度第二型杂质之复晶矽层,再经温度800℃至850℃将该高浓度第二型杂质驱入至基底而成。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形成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于基底中步骤,系植入高浓度第二型杂质至复晶矽层中,再经温度800℃至850℃将该高浓度第二型杂质驱入至基底而成。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形成高浓度第二型杂质矽层于基底中步骤,系掺杂高浓度第二型杂质化合物至复晶矽层中,再经温度800℃至850℃将该高浓度第二型杂质驱入至基底而成。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第一型为P型,该第二型为N型。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第一型为P型,第二型为N型,及该N型杂质化合物为POCl@ss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第一型为N型,第二型为P型,及该P型杂质化合物为BBr@ss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绝缘物为氧化矽与氮化矽二者之一。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金属为钛或镍。11. 一种超大型积体电路形成金属矽化物接面MOS场效电晶体的制程,其步骤包含:形成第一型井区于基板上;植入高浓度第二型杂质于基底以形成高浓度第二型杂质区;沈积一复晶矽层;及该复晶矽层系作为该MOS场效电晶体形成金属矽化物时与金属之反应层。1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沈积一复晶矽层的步骤之后,更包含下列步骤:上第一光阻及显影,系用以定义闸极区;蚀刻该复晶矽层与该高浓度第二型杂质区,以形成源、汲极区;去该第一光阻;形成闸极氧化物层;沈积闸极复晶矽层;上闸极光阻;蚀刻该闸极复晶矽层以形成闸极;沈积一绝缘物层;乾蚀刻该绝缘物层,系用以得闸极边墙阻隔物;沈积一金属层;进行快速高温热处理,用以使该金属层与该闸极和该复晶矽层反应形成金属矽化物;选择性蚀刻该闸极边墙阻隔物上残留之该金属层,以形成闸、源和汲极金属矽化物接触面。1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第一型为P型,该第二型为N型。1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绝缘物为氧化矽或氮化矽。1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制程,其中,上述之金属为钛或镍。16. 一种超大型积体电路MOSFET元件结构,包含:—第一型井区,系用以作为该MOSFET元件之建构基底;—第一第二型浓掺杂区,系用作为该MOSFET元件的汲极;—第二第二型浓掺杂区,系用以作为该MOSFET元件的源极,及与该第一第二型浓掺杂区于同一水平位置相隔设置;—复晶矽/金属接触复合层,形成于该第一及第二第二型浓掺杂区之上,系由一段复晶矽层及一段金属反应而成;—闸极氧化物层,形成于该第一与第二第二型浓掺杂区之间,并且两端延伸至该复晶矽/金属接触复合层之复晶矽层上方;—闸极,形成于该闸极氧化物之上;—闸极边墙阻隔物,形成于该闸极及该闸极氧化物层之两侧;—闸极金属接触,形成于该闸极之上部。1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元件结构,其中,上述之第一型为P型,第二型为N型。1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元件结构,其中,上述之闸极金属接触及该复晶矽/金属接触复合层之金属接触层的材质为金属矽化物,及上述之金属矽化物系为矽化钛或矽化镍。1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元件结构,其中,上述之复晶矽/金属接触复合层之厚度为500至1500埃。2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元件结构,其中,上述之闸极边墙阻隔物构成物质为二氧化矽或氮化矽。图示简单说明:第1a至1d图为显示实施习用之ULSI MOSFET制程技术,各阶段完成后之元件剖面结构图。第2至7图为显示实施本发明之ULSI MOSFET制程技术,各
地址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工业东三路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