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地震勘探采集方法
摘要 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地震勘探采集方法,应用于城区或障碍区地震勘探采集。采用小吨位可控震源和/或井炮震源激发地震波,采用5000道以上地震仪器和动圈式检波器进行地震信号接收。A、施工点位布设;B、非纵观测系统设计;C、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实施;D、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实施关键是要正确确定非纵炮点位置。非纵炮点与正常炮点纵向对应相同的接收排列。效果是:利用有限的城区井炮炮点重复实施,加强了中深层激发能量,提高地震勘探采集中深层信噪比。城区地震勘探采集资料中深层能量改善明显,信噪比有明显提高。同时要保证施工时效,节约成本。
申请公布号 CN10171018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5.19
申请号 CN200910243766.1 申请日期 2009.12.2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建军;翟桐立;赵国旺;刘次源;蔡爱兵;周建生;岳英;祝文亮
分类号 G01V1/13(2006.01)I;G01V1/20(2006.01)I 主分类号 G01V1/13(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李玉明
主权项 一种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地震勘探采集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小吨位可控震源和/或井炮震源激发地震波;采用动圈式检波器接收地震信号;采用的地震勘探仪器一般要求在5000道以上;A、施工点位布设:进行规则网格式点位布设;结合高精度卫片和逐点踏勘进行可实施性点位设计;进行观测系统设计,并应用地震勘探专业软件模拟设计效果,决定具体实施的网格式点位布设,形成井炮炮点和可控震源激发点分布图;要求每一个覆盖面元浅中深层激发能量均衡,多次叠加后能压制噪音干扰,资料信噪比应满足后续资料处理、解释需求;B、非纵观测系统设计方法: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理论设计炮点、检波点是均匀分布的,某一炮点实施激发时,使用接收排列是矩形分布,炮点位于排列片中心,当某一区段炮点受地表限制,无法实施激发时,采用非纵观测方法来弥补,非纵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将原排列片向左移或右移,原炮点右移或左移,根据地表情况炮点移动到可实施点位,排列片向相反方向移动相同距离,移动距离在200~2000米之间;C、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实施方法:双向非纵滚动观测以单束线为设计单元,当地震勘探施工在某一束线时,本线束正常炮点区和前、后非纵炮点区同步实施激发,使用正常炮对应的排列接收,本束线完成后转下一束线实施,下一束线正常炮和其对应的前、后非纵炮同步实施激发,使用其对应的排列接收;依次类推,逐条线或束线滚动前进;D、非纵炮点与正常炮点纵向对应相同的接收排列,双向非纵炮点横向位置采用如下方法计算:双向非纵炮横向位置=正常炮位置±接收排列条数,以接收排列条数为N条:当施工到第M束线时,正常炮在第M束线,双向非纵炮位置=M±N=第M+N束、第M-N束,即第M-N束和第M+N束非纵井炮和第M束正常炮同步实施激发,使用第M束线排列片接收,第M束线完成后,转入第M+1束线,使用第M+1束线排列片接收,使用第M+1-N束和第M+1+N束非纵井炮和第M+1束正常炮同步实施激发,以此类推;将采集到的资料记录并作常规处理得到准确的地震剖面。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