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及可插拔光收发模组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363168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8.11
申请号 TW098202419 申请日期 2009.02.19
申请人 何明峰 HO, MING FENG 新竹县竹北市嘉丰十一路1段100号11楼之6 发明人 周晖座
分类号 H04B10/12 (2006.01) 主分类号 H04B10/12 (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坤财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11楼;李世章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11楼
主权项 1.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包括:一光讯号接口,位于一设备上,该光讯号接口中具有一卡固弹片,该卡固弹片开设一开孔;以及一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可插拔地连接该光讯号接口,包括:一接头本体,具相对立之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具一凸出块,该凸出块对应该开孔并与该开孔相匹配,该第二端用以接设一光纤线组;一杆体,位于该接头本体上,且部分地伸出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一连动件,枢设于该接头本体内,具相对立之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可被该杆体带动,而使该第二端连动,其中当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一端伸入该光讯号接口时,该凸出块被卡扣于该开孔中,以固定该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与该光讯号接口之连接;当该接头本体欲脱离该光讯号接口时,该杆体被操作而连动该连动件之该第二端压迫该卡固弹片,使该开孔远离该凸出块。2.如请求项1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包括:二连接埠,位于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上,分别接设一光纤线;一间隔条,位于该二连接埠之间,以区隔出该二连接埠。3.如请求项2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连动件呈长柱形,包括:一第一斜面,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表面;一第二斜面,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二端表面,并伸出该接头本体,邻近该光讯号接口之方向;以及一第一枢接部,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系枢设于该接头本体中,其中当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一端伸入该光讯号接口时,该第二斜面接触该卡固弹片之内侧。4.如请求项3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杆体包括:一第二枢接部,位于该杆体两端之间,且枢设于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且对应该间隔条之位置;一第三斜面,位于该杆体之第一端表面,并于该杆体朝一方向枢转而推动该连动件之该第一斜面,以连动地带动该第二斜面朝外弯折该卡固弹片,使该凸出块脱离该开孔。5.如请求项4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杆体更包括一卡勾部,该卡勾部位于该杆体对立该第一端之一第二端末端,并于该杆体朝另一方向枢转,而接触该间隔条时,该卡勾部恰可卡固于该隔间条之一卡勾槽中。6.如请求项2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杆体呈「7」字形,其中较长之一端为杆体之一第一端,位于该二连接埠之同一侧;该杆体较短之一端为杆体之一第二端,该第二端伸出该接头本体,并放置于该接头本体接近该隔间条之一放置槽中。7.如请求项6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连动件呈板块状,包括:一第三枢接部,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并与该杆体之该第一端相枢接;一第四枢接部,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枢设于该接头本体之一开放空间中;以及一压迫块,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二端,当朝内推动该杆体之该第二端,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便随着该杆体之该第一端移动之方向转动,使该第二端之该压迫块转入该开放空间;当朝外拉动该杆体之该第二端时,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便随着该杆体之该第一端移动之方向转动,使该第二端之该压迫块转出该开放空间,途中经该卡固弹片内侧,而朝外弯折该卡固弹片,使该凸出块脱离该开孔。8.如请求项1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接头本体之第一端更包括一光讯号处理部。9.如请求项1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组合,其中该光讯号接口中更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面对该接头本体,并于该接头本体伸入该光讯号接口时,被该接头本体抵靠而变形;该弹性体并于该凸出块脱离该开孔时,该弹性体推动该接头本体,使该凸出块远离该开孔。10.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组,适于连接一光讯号接口,该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包括:一接头本体,具有相对立之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用以伸入一光讯号接口,该第二端用以接设一光纤线组;一杆体,位于该接头本体上,且部分地伸出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一连动件,枢设于该接头本体内,该连动件可被该杆体带动而连动,当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一端伸入该光讯号接口时,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一端之一凸出块被卡扣于一卡固弹片之一开孔中,以固定该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与该光讯号接口之连接;当该接头本体欲脱离该光讯号接口时,该杆体被操作而连动该连动件压迫该卡固弹片,使该开孔远离该凸出块。11.如请求项10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其中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包括:二连接埠,位于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上,分别接设一光纤线;以及一间隔条,位于该二连接埠之间,以区隔出该二连接埠。12.如请求项11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其中该连动件呈长柱形,包括:一第一斜面,位于该连动件之一第一端表面;一第二斜面,位于该连动件之一第二端表面,并伸出该接头本体,邻近该光讯号接口之方向,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立;以及一第一枢接部,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系枢设于该接头本体中,其中当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一端伸入该光讯号接口时,该第二斜面接触该卡固弹片之内侧。13.如请求项12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其中该杆体包括:一第二枢接部,位于该杆体两端之间,且枢设于该接头本体之该第二端且对应该间隔条之位置;以及一第三斜面,位于该杆体之一第一端表面,并于该杆体朝一方向枢转而推动该连动件之该第一斜面,以连动地带动该第二斜面朝外弯折该卡固弹片,使该凸出块脱离该开孔。14.如请求项13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其中该杆体更包括一卡勾部,该卡勾部位于该杆体对立该第一端之一第二端末端,并于该杆体朝另一方向枢转,而接触该间隔条时,该卡勾部恰可卡固于该隔间条之一卡勾槽中。15.如请求项11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其中该杆体呈「7」字形,其中较长之一端为杆体之一第一端,位于该二连接埠之同一侧;该杆体较短之一端为杆体之一第二端,该第二端伸出该接头本体,并放置于该接头本体接近该隔间条之一放置槽中。16.如请求项15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该连动件呈板块状,包括:一第三枢接部,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并与该杆体之该第一端相枢接;一第四枢接部,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枢设于该接头本体之一开放空间中;以及一压迫块,位于该连动件之该第二端,当朝内推动该杆体之该第二端,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便随着该杆体之该第一端移动之方向转动,使该第二端之该压迫块转入该开放空间;当朝外拉动该杆体之该第二端时,该连动件之该第一端便随着该杆体之该第一端移动之方向转动,使该第二端之该压迫块转出该开放空间,途中经该卡固弹片内侧,而朝外弯折该卡固弹片,使该凸出块脱离该开孔。17.如请求项10所述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其中该接头本体之第一端更包括一光讯号处理部。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一变形例中之分解图。第2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一变形例中之上视分解图。第3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一变形例中之下视分解图。第4A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一变形例中剖面图暨第一操作示意图。第4B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一变形例中剖面图暨第二操作示意图。第4C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一变形例中剖面图暨第三操作示意图。第5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二变形例中之上视分解图。第6A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二变形例中之仰视图暨第一操作示意图。第6B图为第6A图之A-A剖面图。第7A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二变形例中之仰视图暨第二操作示意图。第7B图为第7A图之B-B剖面图。第8A图为本新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于第二变形例中之仰视图暨第三操作示意图。第8B图为第8A图之C-C剖面图。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