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机车后避震器之结构改良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362170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8.01
申请号 TW098204128 申请日期 2009.03.16
申请人 刘圣德 嘉义市宣信街111巷96号 发明人 刘圣德
分类号 B62K25/04 (2006.01) 主分类号 B62K25/04 (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机车后避震器之结构改良,其包含有一避震器主体、一副筒所组成;其改良是在:该避震器主体一端的连结段落是形成有第一、第二容纳空间,其中第一容纳空间是可组装以按押组件,该按押组件是包含一弹性元件及一侧延伸出一截凸部的限制件置入第一容纳空间,在藉一螺固元件贯穿限制件及弹性元件其间并锁固在连结段落,以使具弹性的限制件可保持一预设间距的压缩位移,另在限制件朝外一端是可旋结一按押件,作为控制按押组件的下压作动;另对第二容纳空间则是可允许组装一副筒的连结组件旋结其间,该连结组件是包含一调节螺丝旋锁入连结件其间贯孔并与径向通孔方位作一所须的调节,在将一螺旋弹簧呈迫紧套入连结件其贯孔之间并使抵制在径向通孔的另侧,在该连结件其贯孔另端则是套入一端延伸出一截凸部以允许切入调节螺丝一侧条槽之间的转动件,该组成的连结组件其一侧螺杆段是可贯穿副筒一端连结部件的轴孔而入,并与避震器主体其第二容纳空间予以旋锁成一体;同时,在该副筒其连结部件临靠避震器主体的一侧是形成有数只凹部,以配合组装在避震器主体其第一容纳空间的按押组件该相应方位的凸部作一方位扣合;依此当组装在避震器主体其间的副筒在须作一方位调整时,则只须手部下压按押组件以使其间限制件一端的凸部下移,使副筒一端连结部件相应的凹部可脱离其方位限制并作一所须的方位调节,之后在松放按押组件以使限制件一端的凸部可再度与副筒相应方位的凹部呈一方位扣合。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机车后避震器之结构改良,其中该贯穿副筒其一端轴孔而入并与避震器主体其第二容纳空间旋锁成一体的连结组件在调节连结件其径向通孔大小,亦可藉一端具外突出以利工具转动的调节螺丝旋置入,作为兼具有调节连结件该径向通孔大小及进退方位旋转的设置。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机车后避震器之结构改良,其中该对应副筒一端连结部件所形成的数只凹部在作方位限制,亦可藉由避震器主体其临靠第二容纳空间一外侧延伸出的凸部予以方位扣合。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本创作结合以副筒的避震器主体其外观立体图第二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其第一容纳空间与按押组件的立体分解图第三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其第二容纳空间与连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第四图:本创作结合以副筒的连结组件其间径向通孔呈较大状态的俯视剖面示意第四~一图:本创作结合以副筒的连结组件其间径向通孔呈较小状态的俯视剖面示意第五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其第二容纳空间与连结组件另一实施的立体分解图第六图:本创作结合以副筒的连结组件另一实施其间径向通孔呈较大状态的俯视剖面示意第六~一图:本创作结合以副筒的连结组件另一实施其间径向通孔呈较小状态的俯视剖面示意第七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其按押组件在未下压的侧视剖面示意第八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其按押组件在下压后的侧视剖面示意第九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组设的副筒在呈偏上方位的实施示意第十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组设的副筒在呈偏下方位的实施示意第十一图:本创作避震器主体组设的副筒作方位限制的另一实施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