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河豚鱼控毒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豚鱼控毒养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河豚鱼毒素是外源性毒素,是河豚鱼生长过程中通过与生存环境中有毒物质交换而形成的这一机理,在河豚鱼养殖过程中针对河豚鱼毒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和食物因素加以控制,从而将其体内毒素含量减少可供安全食用的标准。此种养殖方法的关键所在是对河豚生长环境的毒源控制和饵料毒源的监测控制,从环境因素和食物因素两方面切断和避免河豚鱼毒素的来源,使得河豚鱼体内毒素含量甚微,达到实际无毒物的标准,利用该方法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食用者美食、营养、防治疾病等方面的需求,为人们生活提供一种优良而安全的水产品。
申请公布号 CN101300962A 申请公布日期 2008.11.12
申请号 CN200810011662.3 申请日期 2008.06.04
申请人 刘烈 发明人 刘烈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A61L2/16(2006.01)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
代理机构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士华
主权项 1、一种河豚鱼控毒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基于河豚鱼毒素是外源性毒素,是河豚鱼生长过程中通过与生存环境中有毒物质交换而形成的这一机理,在河豚鱼养殖过程中针对河豚鱼毒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和食物因素加以控制,从而将其体内毒素含量减少到可供安全食用的标准;该养殖方法分为室外池塘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两种方式,其实施步骤如下:(1)、池塘建设:池塘面积为3-5km2,南北向为好,选择在无污染的地区并具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平均水深2m以上;(2)、清塘消毒:清塘应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配备增氧设备,5月中旬对池底进行翻耙、曝晒,使其中淤积黑化腐臭的滩泥充分氧化分解,同时每公顷用生石灰2000kg对池底进行泼洒消毒,3天后排干,晾晒一星期后进水,水深在1.5m以上;冬季采用干冻、风化的方式使池底逐渐向低氨氮指标复苏、消失,第二年的三月中旬排灌1-2次,用水冲刷池底并将腐殖物随水排掉;(3)、苗种投放:选择品种纯、无伤病、体质好、规格均匀体长50-60mm的苗种进行投放,最佳投放时间是5月下旬至6月初,水温在15℃以上,投放量为一龄600-800尾/亩或二龄30-50尾/亩,放养密度为3500-4500尾/hm2;(4)、饲喂:投放冰冻的玉筋鱼、小虾等新鲜饵料,以人工饵料为辅,投喂量按鱼体总量的20%-30%,每天投喂4-5次;(5)、培育条件和水质调节:池塘水深要保持在1.2m-1.5m,水温15-30℃,透明度要保持在0.3-0.4m,光照强度5001x-1000lx;每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要达到总水体的40%,水体中的含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PH值保持在7.8-8.3之间,盐度15-32,氨氮含量≤1mg/L,亚硝基氮≤0.1mg/L;(6)、日常管理:每日多次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水质调节换水工作;定期测试苗种体长和体重,检查鱼苗生长情况,发现鱼病应及时剔出;(7)、越冬:当水温降至12℃时,将鱼苗移入室内或在大棚越冬,水温保持在12℃以上,防止冻害;每天投喂一次冰冻的新鲜杂鱼,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每月倒池一次,彻底清洗和消毒;每日换水一次,换水量为50%。(8)、越冬后,水温上升到15℃,可以再移出室外养殖大规格鱼种,直到商品鱼规格。(9)、大规格鱼养殖:选择体重150g/尾以上的健康鱼,放养密度为700-800尾/hm2,每天投喂2次冰冻的新鲜杂鱼,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
地址 124010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双兴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