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燃料电池
摘要 本发明为提供能够适当地放出伴随进行电池反应自阳极触媒层产生之二氧化碳气体,且减少因二氧化碳气体使内压上升电池输出特性低下之燃料电池。本发明之燃料电池系为具备阴极触媒层2、阳极触媒层3、与前述之阴极触媒层2与阳极触媒层3之间所配置之质子传导性膜6、储存液体燃料L之液体燃料池9、为提供液体燃料之汽化成分给前述之阳极触媒层3之燃料汽化层10、前述燃料汽化层10与前述阳极触媒层3之间所形成之汽化燃料收容室12,且其特征为设计有包含于前述阳极触媒层3生成之二氧化碳气体之生成气体,自前述之汽化燃料收容室12之侧壁排出电池外之内压释出机构20。
申请公布号 TWI281762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5.21
申请号 TW094134987 申请日期 2005.10.06
申请人 东芝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根岸信保;高桥贤一;菅博史
分类号 H01M8/02(2006.01) 主分类号 H01M8/02(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为具备阴极触媒层、阳极 触媒层、于该阴极触媒层与该阳极触媒层之间所 配置之质子传导性膜、储存液体燃料之液体燃料 池、为提供液体燃料之汽化成分给该阳极触媒层 之燃料汽化层、及于该燃料汽化层与该阳极触媒 层之间所形成之汽化燃料收容室的燃料电池, 设计有将包含于前述阳极触媒层生成之二氧化碳 气体之生成气体,自该汽化燃料收容室之侧壁排出 电池外之内压释出机构。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燃料电池,其中该内压释 出机构,为由于该汽化燃料收容室之侧壁所形成之 切口部位及与此切口部位紧密结合自由地配置之 弹性体所形成。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燃料电池,其中该内压释 出机构,为由于该汽化燃料收容室之侧壁所形成之 沟,及与此沟紧密结合自由地配置之弹性体所形成 。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燃料电池,其中该内压释 出机构系由该汽化燃料收容室之侧壁,及与此侧壁 紧密结合地配置之弹性体所形成,且使将该汽化燃 料收容室内之生成气体排至电池外之狭缝,延伸至 该弹性体之厚度方向所形成。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燃料电池,其中该内压释 出机构系由该汽化燃料收容室之侧壁所形成之沟, 及与此沟紧密结合自由地配置之弹性体所形成,且 使将该汽化燃料收容室内之生成气体排至电池外 之狭缝,延伸至与沟紧密结合之弹性体之厚度方向 所形成。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至第5项中任1项之燃料电 池,其中该弹性体之硬度为日本工业规格(JIS K 6301 A:1997)所示之硬度系40~70的范围。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燃料电池,其中于该汽化 燃料收容室之侧壁所形成之切口部位之宽度为1mm 以下。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燃料电池,其系设置将该 汽化燃料收容室所排出之生成气体,回流至阴极触 媒层侧之引导管。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有关本发明之第1实施方式之表示直接甲醇型 燃料电池构造例模式之剖面图。 [图2]表示内压释出机构之构造例同时,表示汽化燃 料收容室内高压时与低压时内压释出机构之动作 模式之剖面图。 [图3]为于图1Ⅲ-Ⅲ箭头方向检视剖面图,表示内压 释出机构之其他之构造例同时,表示汽化燃料收容 室内高压时与低压时内压释出机构之动作模式之 剖面图。 [图4]表示内压释出机构之其他之构造例同时,表示 汽化燃料收容室内高压时与低压时内压释出机构 之动作模式之剖面图。 [图5]表示内压释出机构之其他之构造例同时,表示 汽化燃料收容室内高压时与低压时内压释出机构 之动作模式之剖面图。 [图6]针对关于实施例1,2,及比较例之直接甲醇型燃 料电池,表示其阳极压力及输出之所经时间变化特 性图。 [图7]表示关于本发明之其他之实施方式之直接甲 醇型燃料电池之构造例模式之剖面图。 [图8]于使如图3所示之内压释出机构20之沟(切口)21 之宽度在0.3~ 5mm范围变化时,切口宽度W与电池电压 关系图。 [图9]于使如图4所示之构成内压释出机构20b之弹性 体矽胶橡胶(SR)之硬度(Hs)在35~70度之范围变化时, 硬度与电池电压关系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