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背光模组
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U"形灯管、第一散热结构及第二散热结构。"U"形灯管包括曲管部、二直管发光部及二电极部,二直管发光部之一端系对应地与曲管部之两端连接。二直管发光部系以等长且相互平行之方式位于曲管部之一侧。二电极部系对应地设置于二直管发光部之另一端。第一散热结构系包覆全部之曲管部或部分之曲管部,并与曲管部导热性连接。第二散热结构系包覆二电极部之一电极部,并与所包覆之电极部导热性连接。
申请公布号 TWI272429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2.01
申请号 TW092130361 申请日期 2003.10.30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中;吴志刚
分类号 G02F1/1335(2006.01) 主分类号 G02F1/1335(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素华 台北市信义区忠孝东路5段510号22楼之2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至少包括: 一"U"形灯管,包括: 一曲管部; 二直管发光部,其一端系对应地与该曲管部之两端 连接,该二直管发光部系以等长且相互平行之方式 位于该曲管部之一侧;及 二电极部,系对应地设置于该二直管发光部之另一 端; 一第一散热结构,系包覆全部之该曲管部或部分之 该曲管部,并与该曲管部导热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散热结构,系包覆该二电极部之一电极部, 并与所包覆之该电极部导热性连接。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背 光模组更包括: 一第三散热结构,系包覆该二直管发光部之一直管 发光部之中央管身的下半部,并与所包覆之该直管 发光部导热性连接。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第 一散热结构、该第二散热结构及该第三散热结构 之材质皆为金属。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第 一散热结构、该第二散热结构及该第三散热结构 之材质皆为高散热性塑胶。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第 一散热结构、该第二散热结构及该第三散热结构 之材质皆为高散热性橡胶(rubber)。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第 三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高反射材料。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第 三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透明材料。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背 光模组更包括: 一散热流体,用以吹拂该二直管发光部之一直管发 光部的中央管身,并带走所吹拂之该直管发光部所 产生的热量。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U" 形灯管为一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 。 10.一种背光模组,至少包括: 一框架,包括: 一本体部;及 一第一支撑部及一第二支撑部,系对应地设置于该 本体部之顶面的两端上,该第一支撑部之顶端具有 一马蹄形容置槽,该第二支撑部之顶端具有二定位 槽; 一"U"形灯管,系设置于该框架上,该"U"形灯管系包 括: 一曲管部; 二直管发光部,其一端系对应地与该曲管部之两端 连接,该二直管发光部系以等长且相互平行之方式 位于该曲管部之一侧;及 二电极部,系对应地设置于该二直管发光部之另一 端; 二第一散热结构,系对应地包覆该曲管部之两端, 并与该曲管部导热性连接,该二第一散热结构系对 应地与该马蹄形容置槽扣接,使得该曲管部位于该 马蹄形容置槽中;以及 二第二散热结构,系对应地包覆该二电极部,并与 该二电极部导热性连接,该二第二散热结构系对应 地与该二定位槽扣接,使得该二电极部对应地位于 该二定位槽中,且该二直管发光部位于该本体部之 顶面之上方。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背光模组更包括: 二第三散热结构,系对应地包覆该二直管发光部之 中央管身之下半部,并与该二直管发光部导热性连 接。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一散热结构、该二第二散热结构及该二第三 散热结构之材质皆为金属。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一散热结构、该二第二散热结构及该二第三 散热结构之材质皆为高散热性塑胶。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一散热结构、该二第二散热结构及该二第三 散热结构之材质皆为高散热性橡胶。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三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高反射材料。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三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透明材料。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背光模组更包括: 一反射片,系设置于该本体部之顶面上,并位于该 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之间; 二第四散热结构,系设置于该反射片上,用以对应 地托住该二直管发光部之中央管身之下半部,该二 第四散热结构系与该二直管发光部导热性连接。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四散热结构之材质皆为金属。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四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高散热性塑胶。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四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高散热性橡胶。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四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高反射材料。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二第四散热结构之材质为透明材料。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背光模组更包括: 一散热流体,用以吹拂该二直管发光部之中央管身 ,并带走该二直管发光部所产生的热量。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U"形灯管为一冷阴极管。 图式简单说明: 第1A图绘示乃传统之背光模组的部分俯视图。 第1B图绘示乃第1A图之背光模组的前视图。 第2A图绘示乃依照本发明之实施例一之背光模组 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第2B图绘示乃依照本发明之实施例一之背光模组 的部分组合俯视图。 第3A图绘示乃依照本发明之实施例二之背光模组 的部分组合俯视图。 第3B图绘示乃依照本发明之实施例二之背光模组 的部分组合前视图。 第3C图绘示第3A图之直管发光部及第三散热结构的 部分立体分解图。 第4A图绘示乃依照本发明之实施例三之背光模组 的部分组合前视图。 第4B图绘示第4A图之直管发光部及第四散热结构的 部分立体分解图。 第5图绘示乃依照本发明之实施例四之背光模组的 部分组合俯视图。
地址 新竹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力行二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