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移动控制机制的座椅装置
摘要 一座椅装置包括一椅面、一椅背、一底座及具有多个弹性支撑可运用于支撑底座上之椅面及椅背。弹性支撑可纵向进行通常为纵向的移动,但在垂直方向一般来说不易移动,而且弹性支撑具有大致是由该底座向外突出的末端,以用于衔接椅面与/或者椅背,因此当弹性支撑在纵向伸缩时,为椅面与/或者椅背提供限定方向的移动。在一形式中,弹性支撑形成具有可弹性弯曲之末端的似板片弹簧杆,可在略为倾斜的纵向伸缩,以提供椅面及椅背一预先限定且协调的移动路径。
申请公布号 TWI272080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2.01
申请号 TW092123405 申请日期 2003.08.26
申请人 史提尔凯西产物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柯特.R.海德曼;罗纳德.G.杜博珍
分类号 A47C7/14(2006.01) 主分类号 A47C7/14(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黄静嘉 台北市信义区忠孝东路4段563号9楼
主权项 1.一种具有移动控制机制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适合安装至底座的移动控制机制,并具有一中央 区域及多个弹性支撑,该弹性支撑一般在纵向具有 弹性,但一般在垂直方向不具弹性,弹性支撑进一 步具有大致是由该中央区域向外突出的末端; 一椅面,支撑于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弹性支撑之末 端上; 一椅背,在第一枢轴接点藉枢轴连接至椅面,并藉 枢轴连接于至少一个弹性支撑的末端;并且 其中该弹性支撑一般在纵向中具弹性,以提供该椅 背及椅面同步移动。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支 撑具有一弹力部位及一不易弯曲部位。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支 撑具有一中央部位及末端部位。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末端部 位具弹力且可移动,且该中央部位不易弯曲。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末端部 位不易弯曲,且该中央部位有弹力。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弹 性支撑有弹力。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支 撑以彼此间隔关系安装,且与该椅面大致横贯,至 少其中一弹性支撑与垂直面成一选定角度,该弹性 支撑不易弯曲足以支撑该椅面,同时在至少一方向 中有足够弹力,以允许控制该椅面及椅背移动。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支 撑为分离元件。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支 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型结构。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所说同 步移动包括当该椅背后仰时,该椅面向前移动。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所说同 步移动包括当该椅背后仰时椅面向前及向上移动 。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包括与该 弹性支撑分离的有功元件,此提供至少一部份的力 量来支撑该椅背及椅面同步移动。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为有弹力,并包含一有功元件。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适合在该椅背后仰时弹力弯曲成更大负荷状 况,以便在椅背由后仰状况转出时释放所储存能量 。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椅面以 枢轴衬套藉枢轴连结于至少其中一弹性支撑。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椅面可 藉由滑动构件而滑动连接至椅背或弹性支撑其中 之一。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其 中一弹性支撑包含在垂直方向中具有一劲度特性 及在纵向水平方向中具有另一劲度特性的有功元 件,垂直方向劲度特性与水平方向劲度特性的比率 至少为50:1。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垂直方 向及水平方向劲度特性为弯曲硬挺度系数。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为板片弹簧。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置于与垂直面成一选定角度。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的座椅装置,其中一弹性 支撑与另一弹性支撑成锐角。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每个弹 性支撑具有大致面向前方倾斜的一前方表面。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前方 表面大致平坦。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前方 表面每个均与垂直面成一选定角度。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在纵向中具有一横截面,比该弹性支撑的垂直 高度小。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座椅 装置为办公室椅子。 27.一种具有底座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椅面构件; 一椅背构件;以及 一移动控制装置,此具有至少一弹性支撑,并适合 连接至底座,并连接至椅面及椅背构件至少其中一 项,其中该弹性支撑具有一般在纵向中具弹性的末 端,但一般在垂直方向中不易移动,因此至少一构 件可运用于支撑纵向移动。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椅面 构件藉枢轴连接至该椅背构件。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提供该椅背构件及椅面构件同步移动。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所说同 步移动包括当该椅背构件后仰时椅面构件向前移 动。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同步移 动包括当该椅背构件后仰时椅面构件向前并向上 移动。 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包括一对弹性支撑,彼此间隔安装且大致 横贯该椅面构件的移动控制,该弹性支撑不易弯曲 足以支撑该椅背构件,同时至少在一方向中有足够 弹性,以允许移动控制该椅背构件。 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其 中一弹性支撑包括一对弹性支撑,此在彼此及垂直 面成一选定角度中连接至该底座,以便允许控制该 构件移动。 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椅背 构件藉枢轴连接至少一弹性支撑。 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为有弹力,并包含一有功元件。 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包括多个分离构件。 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形结构。 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椅面构 件以枢轴衬套与至少一弹性支撑藉枢轴连结。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选择性置于该底座,并适合在该椅背后仰时弹 力弯曲成更大负荷状况,以便在椅背由后仰状况转 出时释放所储存能量。 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包括一弹力部位及一不易弯曲部位。 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弹性支撑包括一中央部位及末端部位。 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包括支撑该椅面构件的末端部位。 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包括有弹力的末端部位以及不易弯曲的中央 部位。 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包括不易弯曲的末端部位,且其中该中央部位 有弹力。 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在纵向具有一横截面,比该弹性支撑的垂直高 度小。 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座椅 装置为办公室椅子。 47.一种座椅装置之移动控制机制,其具有至少一可 移动元件并包含: 一中央支撑;以及 多个弹性支撑,彼此间隔分离配置并安装于中央支 撑且与中央支撑大致横贯,其中至少一弹性支撑与 该中央支撑及垂直面成一选定角度,该弹性支撑具 有末端部位,如此造形以便支撑座椅装置的至少一 元件,且该弹性支撑不易弯曲足以支撑座椅装置的 至少一元件,同时至少在一方向中有足够弹力,以 允许控制座椅装置至少一元件的移动。 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有功 元件与该弹性支撑分离,此提供至少一部份的力量 来支撑该一元件的移动。 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包括置于 中央支撑上可调整改变选定角度的装置。 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与至少另一弹性支撑成一选定角度。 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弹性 支撑具有一前方表面大致朝向前方。 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前 方表面彼此成选定角度。 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弹 性支撑在纵向中具有一横截面,比弹性支撑的垂直 高度小。 5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弹 性支撑一般在纵向中有弹性,但一般在垂直方向中 不易移动。 5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一弹性部位及一不易弯曲部位。 5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弹 性支撑为分离构件。 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弹 性支撑进一步包括连结至中央支撑及末端部位的 中央部位。 5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弹 性支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形结构。 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末 端部位有弹力,且该中央部位不易弯曲。 6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末 端不易弯曲,且该中央部位有弹力。 6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弹 性支撑的配置可在直立及后仰位置中支撑至少一 座椅装置之元件,该弹性支撑有弹力,并适于当至 少一元件自直立位置移动至后仰位置时弯曲成更 大负荷状况,以便在座椅装置至少有一元件回到直 立位置时释放所储存能量。 6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1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有 功元件自该弹性支撑分离,以提供一部份能量将座 椅装置的至少一元件回到直立位置。 6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藉枢轴连结至中央支撑。 6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该移 动控制机制适合使用于办公室椅子。 65.一种具有底座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控制机制,此具有多个弹性支撑; 一椅面,藉枢轴连接至该控制机制; 一椅背,藉枢轴连接至该控制机制及该椅面;其中 该弹性支撑适于彼此间隔配置安装于底座并与该 底座大致横贯,其中至少一弹性支撑与垂直面及另 一弹性支撑成选定角度,使得支撑的弯曲可让椅背 及椅面同步移动。 6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有功元 件自该弹性支撑分离,提供至少一部份的力量以支 撑该椅背及椅面同步移动。 6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一般在纵向水平方向中具有弹性,但一般在垂 直方向不易移动。 6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具有一弹性部位及一不易弯曲部位。 6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具有末端部位及一中央部位。 7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椅面 支撑于该末端部位上。 7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末端 具有弹性,且该中央部位不易弯曲。 7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末端 不易弯曲,且该中央部位具有弹性。 7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同步移 动包括随着椅背后仰而椅面向前移动。 7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同步移 动包括随着椅背后仰而椅面向前及向上移动。 7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有弹力,且形成该控制机制的有功元件。 7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为分离构件。 7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形结构。 7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椅面以 一枢轴衬套藉枢轴支撑于至少一弹性支撑。 7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8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适于在椅背后仰时弯曲至更大负荷状况,以便 在该椅背由后仰状况转出时释放所储存的能量。 8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具有一大致向前的前方表面。 8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0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前方 表面几近平坦。 8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0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前方 表面彼此成选定角度。 8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在纵向具有一横截面,比该弹性支撑的垂直高 度小。 8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座椅 装置为办公室椅子。 85.一种具有底座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控制机制,其具有多个有功元件; 一椅面,支撑于该有功元件上; 一椅背,藉枢轴连接至该椅面及控制机制,该有功 元件适于在椅背后仰时弯曲至更大负荷状况,以便 在该椅背由后仰状况转出时释放储存的能量。 8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有功元 件自该弹性支撑分离,提供至少一部份力量以支撑 同步移动的椅背及椅面。 8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有功元件在垂直方向中具有一劲度特性,且在纵向 水平方向中具有另一劲度特性,垂直方向劲度特性 与纵向水平方向劲度特性的比率至少为50:1。 8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垂直方 向及纵向水平方向劲度特性为弯曲硬挺度的系数 。 8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一般在纵向中有弹性,但一般在垂直方向中不 易移动。 9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提供该椅背及椅面同步移动。 9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具有弹性部位及不易弯曲部位。 9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具有末端部位及中央部位。 9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2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椅面 支撑于该末端部位上。 9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2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末端 部位具有弹性,且该中央部位不易弯曲。 9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2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形结构。 9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2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末端 不易弯曲,且该中央部位具有弹性。 9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2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中央 部位藉枢轴连结至底座。 9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性 支撑为分离构件。 9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彼此间隔分离安装至该底座且大致横贯该底 座,至少有一有功元件具有末端部位以支撑该椅面 ,该有功元件不易弯曲足以支撑该椅面,同时至少 在一方向中有足够弹性,以允许控制该椅面及椅背 移动。 10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一 有功元件与另一有功元件成一角度,使得其弯曲可 提供该椅背及椅面同步移动。 10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0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同步 移动包括随着该椅背后仰而椅面向前移动。 10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0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同步 移动包括随着该椅背后仰而椅面向前及向上移动 。 10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具有一大致朝向前的前方表面。 10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前 方表面为平坦。 10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前 方表面彼此成选定角度。 10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功 元件在纵向中具有一横截面比该有功元件的垂直 高度小。 10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座椅 装置为办公室椅子。 108.一种座椅装置的移动控制机制,其包含: 一中央支撑;以及 多个弹性支撑安装于该中央支撑,该弹性支撑一般 在纵向中有弹性,但一般在垂直方向中不易移动; 所称有功元件具有末端部位以支撑座椅装置的至 少一元件,且该弹性支撑不易弯曲足以支撑座椅装 置上的负荷,同时至少在与座椅装置上载荷方向大 致横贯的方向中有足够弹性。 10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包 括自弹性支撑分离的有功元件,提供至少一部份力 量以支撑椅背及椅面同步移动。 1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弹性支撑具有一弹性部位及一不易弯曲部位。 1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弹性支撑进一步包括一中央部位。 1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1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末端部位具有弹性,且该中央部位不易弯曲。 1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1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末端部位不易弯曲,且该中央部位有弹力。 1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弹性支撑为分离构件。 1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弹性支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形结构 。 1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弹性支撑彼此间隔配置安装至该中央支撑且与 中央支撑大致横贯,其中至少一弹性支撑与该中央 支撑成一选定角度。 1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至少一弹性支撑与至少另一弹性支撑及垂直面成 一选定角度。 1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弹性支撑有选择地配置于中央支撑以便在直立及 后仰位置中支撑至少一座椅装置元件,该弹性支撑 有弹力,并且当至少一元件自直立位置移动至后仰 位置时适于弯曲至更大负荷状况,以便储存当座椅 装置至少一元件回到直立位置时所释放的能量。 1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包 括自弹性支撑分离的有功元件可提供一部份能量, 以使至少一座椅装置回到直立位置。 1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弹性支撑具有一大致朝前的前方表面。 1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0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前方表面大致平坦。 1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0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前方表面彼此成一选定角度。 1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弹性支撑在纵向中具有一横截面,比弹性支撑的 垂直高度小。 1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8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移动控制机制适合使用办公室椅子。 125.一种具有底座及至少一可移动元件的座椅装置 之移动控制机制,其包含: 多个有功元件,安装于该底座,该有功元件依所选 配置于底座以便在直立及后仰位置中支撑至少一 的座椅装置元件,当至少一元件自直立位置移动至 后仰位置,该有功元件适合弯曲至更大负荷状况, 以便储存在座椅装置的至少一元件回到直立位置 时所释放的能量。 1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7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包 括自该有功元件分离的弹性支撑,提供至少一部份 力量以支撑同步移动的椅背及椅面。 1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至少一有功元件一般在垂直方向中具有一劲度特 性,且在纵向水平方向中具有另一劲度特性,垂直 方向劲度特性与纵向水平方向劲度特性的比率至 少为50:1。 1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7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垂直方向及纵向水平方向劲度特性为弯曲硬挺度 的系数。 1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有功元件一般在纵向中为有弹性,但一般在垂直 方向中不易移动。 1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7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有功元件具有一弹力部位及一不易弯曲部位。 1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包 括一底座,且其中该有功元件为与底座分离的构件 。 1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7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包 括一底座,且其中该有功元件整合底座铸造成一体 成形结构。 1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包 括具有末端部位及一中央部位的弹性支撑。 1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3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末端支撑座椅装置的至少一元件。 1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3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末端有弹力,且该中央部位不易弯曲。 1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3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末端不易弯曲,且该中央部位有弹力。 1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有功元件彼此间隔分离安装至底座且大致横贯 底座,其中至少一有功元件具有末端部位之构成可 支撑至少一座椅装置的元件,且该有功元件不易弯 曲足以支撑至少一座椅装置的元件,同时至少在一 方向有足够弹力,以允许控制座椅装置移动。 1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至少一有功元件与至少另一有功元件及垂直面成 一选定角度,使得该有功元件的弯曲可供控制座椅 装置移动。 1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有功元件具有一大致朝前的前方表面。 1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9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前方表面大致平坦。 1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9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前方表面彼此及与垂直面有一选定角度。 1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有功元件在纵向中具有一横截面,比该有功元件 的垂直高度小。 1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5项的移动控制机制,其中 该移动控制机制适合当作办公室椅子使用。 144.一种具有底座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椅面构件; 一椅背构件;以及 至少一弹性支撑置于底座,并支撑至少一椅背及椅 面构件,随着至少一元件自直立位置至后仰位置的 移动,该弹性支撑适合弯曲至更大负荷状况,以便 储存当至少一构件回到直立位置时所释放的能量 。 1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4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一中央部位及相对的末端部位,该中央 部位支撑于该底座上,且该相对的末端支撑至少一 构件。 1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水平间隔分离的二个支撑元件。 1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6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二 个支撑元件分别包括垂直拉长的交叉部位,即定义 为第一及第二垂直方向,该第一及第二垂直方向并 不平行。 1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4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一中央部位及相对的末端,该中央部位 连接至其中一底座及至少一构件,且该相对的末端 啮合至另一底座及至少一构件。 1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8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构件为该椅面。 1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8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构件为该椅背。 1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4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有弹力的弹性部位。 1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4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为分离构件。 1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4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形结构。 15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4项的座椅装置,其包括自 弹性支撑分离的有功元件以提供一部份的能量使 座椅装置的至少一元件回到直立位置。 155.一种具有底座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椅面构件; 一椅背构件;以及 一适合连接至底座的移动控制机制,并具有至少一 弹性支撑,至少一弹性支撑连接至椅面及椅背构件 至少一项,并包括具有在纵向方向中具有弹性之末 端部位的一弹性支撑,以容许其沿纵向移动,但在 垂直方向中较不易弯曲,以防止沿垂直方向移动, 藉以使得至少一构件可沿纵向移动,但在垂直方向 中受到支撑,且不沿垂直方向任意移动。 15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纵向 与水平面交角小于45。 1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包括第二弹性支撑,其在不与原纵向方 向平行的另一纵向方向中有弹性。 15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椅 面藉枢轴连接至该椅背构件。 1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帮助提供该椅背构件及椅面构件同步 移动。 16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同步 移动包括该椅面构件随着椅背构件后仰而向前移 动。 16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同步 移动包括该椅面构件随着该椅背构件后仰而向前 及向上移动。 16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包括一对可彼此间隔配置安装于该移 动控制机制的弹性支撑,且大致横贯该椅面构件, 该弹性支撑不易弯曲足以支撑该椅背构件,同时在 至少一方向有足够的弹性,以允许控制该椅背构件 移动。 16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包括一对连接至该底座的弹性支撑,彼 此及与垂直面成一选定角度,以便允许控制该一构 件移动。 16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椅 背构件藉枢轴连接于至少一弹性支撑。 16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有弹力,并包含一有功元件。 16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多个分离构件。 16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及中央区域整合铸造成一体成形结构。 16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椅面 构件藉由一枢轴衬套而与至少一弹性支撑以枢轴 相连结。 16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有 功元件有选择地置于该底座,并随着该椅背构件后 仰而适合弯曲至更大负荷状况,以便储存当该椅背 构件由后仰状况转出时所释放的能量。 17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包括一弹力部位及一不易弯曲部位。 17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包括一中央部位及末端部位。 17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支撑该椅面构件的末端部位。 17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有弹力的末端部位以及不易弯曲的中 央部位。 17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1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包括不易弯曲的末端以及有弹力的中央部 位。 17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弹 性支撑在纵向中具有一横截面,比弹性支撑的垂直 高度小。 17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座 椅装置为办公室椅子。 177.一种具有底座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椅面构件; 一椅背构件;以及 一移动控制机制,此具有二个弹性支撑,各别可运 用于连接椅面及椅背构件其中至少一项,该其中一 弹性支撑具有弹性的一末端并可在纵向平面中移 动,以支撑平行于该纵向平面的移动,且另一弹性 支撑具有另一末端,此在与原纵纵向平面不同且不 与原纵向平面平行的另一纵向平面中具有弹性,以 支撑平行于其后之纵向平面的移动;此二弹性支撑 的二个末端合起来使得至少一构件沿着一复杂路 径移动,此路径是因该二末端分别沿非平行之前述 二纵向平面移动所致。 17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二 纵向平面与水平面交角小于45。 17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一弹 性支撑连接至椅背构件,且另一弹性支撑连接至椅 面构件。 18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9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椅背 构件藉枢轴连结至椅面构件。 18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底座 包括支柱,且其中座椅装置形成办公室椅子。 18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7项的座椅装置,其中一弹 性支撑包括一弹力部位,此适合弹力弯曲及收缩, 以使该弹性支撑的末端沿一纵向平面移动。 183.一种具有底座的座椅装置,其包含: 一椅面构件; 一椅背构件;以及 一移动控制机制,此适合连接至底座,并具有至少 一弹性支撑,至少一弹性支撑可运用于连接至椅面 及椅背构件其中至少一项,并包括在移动控制机制 的相对两侧具有相对展臂的一弹性支撑,该展臂各 自有弹性且可独立移动,藉着两相对展臂的末端移 动距离不同,一构件就能因两相对展臂的不同弯曲 量以及其末端不同移动距离而用复杂的动作移动 。 18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末端 移动界定出与水平交角小于45的一个平面。 18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4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至少 一弹性支撑包括在移动控制机制的相对侧面上具 有一相对展臂的另一弹性支撑,并独立有弹性且可 独立移动。 18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二 弹性支撑分别连接至椅背及椅面构件。 18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5项的座椅装置,其中该另 一支撑的相对展臂沿不与原平面平行的另一平面 具有弹性。 18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末端 可滑动并藉枢轴与一构件连接。 18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3项的座椅装置,其中一弹 性支撑具有弹力部位,此弹力部位在其中一相对末 端移动时可弹力弯曲。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具体表现本发明之椅子的正视图; 第二图为第一图的正视图,椅面、椅背及底座/椅 腿未显示以便显示其后之部件; 第三图至第五图为第一图的正视图、俯视图及侧 视图; 第五A图为一经改良之椅背枢轴区域的断片侧视图 ,此与第五图相似,但具有一整合式椅背栓; 第六图为与第五图相似的侧视图,但显示的是位于 后仰位置的椅子; 第七图为显示于第五图中的移动控制机制之概要 侧视图; 第八图为第五图的分解侧视图; 第九图为显示于第五图中的椅面下移动控制机制 之弹性支撑的正视图; 第十图为第九图的俯视图,资线显示一静止位置, 虚线显示第九图之弹性支撑的弯曲部分。 第十A图至第十B图为第五图之弹性支撑外侧末端 的放大剖面图及后视图,显示出外侧末端连接至固 定底座框架; 第十C图至第十D图为与第十A图至第十B图相似的放 大剖面图及后视图,但显示另一实施例; 第十一图为另一移动控制机制的俯视图,此处支撑 区域(support block)为一箱型骨架,且图中所示中所示 弹性支撑具有一可弹性弯曲的中央部位; 第十二图为另一移动控制机制的俯视图,此处弹性 支撑不易弯曲,并以一内侧末端藉枢轴接于支撑区 域,弹性支撑以弹簧朝原点位置施加偏压; 第十三图为与第十图类似的移动控制机制之俯视 图,并包括可改变弹性支撑之弹性部位有效长度的 可调设备; 第十四图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椅子的改良版侧视图, 改良椅子包括一对弹性支撑及形成椅背及椅面一 件式斗杓,后仰时可绕着位于座椅使用者重心附近 的轴旋转; 第十四A图为与第五图相似的另一改良椅子之侧视 图,但椅面及椅背可同步移动,当椅背后仰时椅面 向前移动; 第十五图为具体表现本发明的另一改造椅子的透 视图,椅子包括固定式直立框柱侧板、二个弹性支 撑(具有以侧板支撑的末端)及安装至后仰弹性支 撑中央的椅面/椅背斗杓以利后仰移动; 第十六图至第十七图为与第二图相似的改良移动 控制机制之俯视图,但此处弹性支撑连同中央支撑 支撑区域及椅面框架一同塑造而铸成一体成形的 整合铸件,第十六图显示在未压缩状态中的铸件, 且第十七图显示同一铸件在椅面框架组件受压的 情况,其间该椅面框架往后朝向中央支撑移动,正 如同在后仰期间发生; 第十八图为一经改良之移动控制机制的放大透视 图,此处弹性支撑是与中空的中央支撑整合在一起 铸造,而且还有一金属铸造构件安装至中央支撑底 部,以衔接一底座气压支柱二以及 第十九图及第二十图为第十八图所显示的铸造构 件之俯视图及侧视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