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连接器和设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摘要 一连接器,其包含:一第一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一电路板上之第一引线端子;一第二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二电路板上之第二引线端子;一螺丝构件;及一扣紧构件,其可啮合至该螺丝构件。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互相啮合,以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引线端子接触,致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端子将该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至该第二电路板。该第一与第二电路板及该第一与第二连接器本体系藉着将该螺丝构件啮合至该扣紧构件而一体地扣紧在一起。
申请公布号 TWI272749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2.01
申请号 TW094131683 申请日期 2005.09.14
申请人 东芝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中岛雄二;健二
分类号 H01R13/621(2006.01);H01R12/16(2006.01) 主分类号 H01R13/621(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其包含: 一第一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一电路板 上之第一引线端子; 一第二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二电路板 上之第二引线端子; 一螺丝构件;及 一扣紧构件,其可啮合至该螺丝构件;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互 相啮合,以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引线端 子接触,致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端子将 该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至该第二电路板;及 该第一与第二电路板及该第一与第二连接器本体 系藉着将该螺丝构件啮合至该扣紧构件而一体地 扣紧在一起。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 其中当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体系 互相啮合时,该螺丝构件连续地贯穿该第一与第二 电路板及第一与第二连接器本体之至少一本体; 该螺丝构件具有一穿透端部,该穿透端部系可与该 扣紧构件啮合。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包含支撑该复数第一引线 端子之第一端子支撑部,及第一螺丝承纳部,该螺 丝构件通过该第一螺丝承纳部; 该第二连接器本体包含支撑该复数第二引线端子 之第二端子支撑部,及第二螺丝承纳部,该等螺丝 构件通过该第二螺丝承纳部;及 该第一螺丝承纳部与该第二螺丝承纳部,在一远离 该第一端子支撑部及该第二端子支撑部之位置互 相面对。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扣紧构件包含一螺丝孔,该螺丝构件系螺入 该螺丝孔。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扣紧构件系固定在该第一电路板及该第二 电路板之至少一个上。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向该第二连接器本 体突出之导引管; 该导引管贯穿该第二连接器本体;及 该螺丝构件系螺入该扣紧构件,同时贯穿该导引管 。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扣紧构件具有一管形导引部件,其连续地贯 穿该第一电路板及该第二电路板与该第一及第二 连接器本体之至少一个;及 该螺丝构件系螺入该扣紧构件,同时贯穿该导引部 件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体之至 少一个包含一垫片部件,其在该第一电路板及该第 二电路板之间界定一间隔;及 该螺丝构件连续地贯穿该第一电路板、该第二电 路板、及该垫片部件。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扣紧构件包含一螺丝孔,该螺丝构件系螺入 该螺丝孔;及 该扣紧构件系藉着该第一电路板及该第二电路板 之至少一个所支撑。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复数第一引线端子包含软焊至该第一电路 板上之第一部件,及暴露在该第一连接器本体与该 第二连接器本体互相啮合的位置之第二部件; 该复数第二引线端子包含软焊至该第二电路板上 之第一部件,及暴露在该第一连接器本体与该第二 连接器本体互相啮合的位置之第二部件;及 当该第一连接器本体与该第二连接器本体互相啮 合时,使得该等第一引线端子之第二部件与该等第 二引线端子之第二部件互相接触。 11.一种连接器,其包含: 一第一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一电路板 上之第一引线端子; 一第二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二电路板 上之第二引线端子; 一第一螺丝构件;及 一第二螺丝构件;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互 相啮合,以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引线端 子接触,致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端子将 该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至该第二电路板;及 该第一与第二电路板及该第一与第二连接器本体 系藉着该第一螺丝构件及该第二螺丝构件一体地 扣紧在一起。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包含A)第一端子支撑部,其 支撑该复数第一引线端子,及B)第一螺丝承纳部,该 螺丝构件贯穿该第一螺丝承纳部; 该第二连接器本体包含A)第二端子支撑部,其支撑 该复数第二引线端子,及B)第二螺丝承纳部,该第一 与第二螺丝构件螺入该第二螺丝承纳部;及该第一 螺丝承纳部与该第二螺丝承纳部,在一远离该第一 端子支撑部及该第二端子支撑部之位置互相面对 。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连接器, 其中该复数第一引线端子包含软焊至该第一电路 板上之第一部件,及暴露在该第一连接器本体与该 第二连接器本体互相啮合的位置之第二部件; 该复数第二引线端子包含软焊至该第二电路板上 之第一部件,及一暴露在该第一连接器本体与该第 二连接器本体互相啮合的位置之第二部件;及 当该第一连接器本体与该第二连接器本体互相啮 合时,使得该等第一引线端子之第二部件与该等第 二引线端子之第二部件互相接触。 14.一种电子设备,其包含: 一壳体; 一第一电路板,其包含在该壳体中; 一第二电路板,其包含在该壳体中,以便相向于该 第一电路板;及 一连接器单元,其介入该第一电路板及该第二电路 板之间; 其中该连接器单元包含: 一第一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一电路板 上之第一引线端子; 一第二连接器本体,其具有复数软焊至第二电路板 上之第二引线端子; 一螺丝构件;及 一扣紧构件,其可啮合至该螺丝构件; 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互相啮 合,以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引线端子接 触,致使该等第一引线端子及该等第二端子将该第 一电路板电连接至该第二电路板;及 该第一与第二电路板及该第一与第二连接器本体 系藉着将该螺丝构件啮合至该扣紧构件而一体地 扣紧在一起。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电子设备, 其中当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体系 互相啮合时,该螺丝构件连续地贯穿该第一与第二 电路板及第一与第二连接器本体之至少一本体;及 该螺丝构件具有一穿透端部,该穿透端部系可与该 扣紧构件啮合。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电子设备, 其中该扣紧构件包含一凸起部,其由该壳体突出及 具有一螺丝孔,该螺丝构件系螺入该螺丝孔。 图式简单说明: 图1系根据本发明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手提电脑之 横截面视图; 图2系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透视图, 并显示第一连接器本体、第二连接器本体、螺丝 构件、及螺帽片间之一位置关系; 图3系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器之一横截面 视图,并显示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 体系组装在一起,因此该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系 经由第一及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在一起; 图4系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之连接器的一横截面 视图,并显示该第一连接器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本 体系彼此分开; 图5系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之连接器的一横截面 视图,并显示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于该第一 印刷电路板及该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一体地扣紧; 图6系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中之连接器的一横截 面视图,并显示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于第一 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一体地扣紧; 图7系用在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中之一螺帽的透 视图; 图8系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透视图 ,并显示第一连接器本体、第二连接器本体、第一 螺丝构件、及第二螺丝构件间之位置关系; 图9系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之连接器的一横截面 视图,并显示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于第一印 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一体地扣紧; 图10系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横截 面视图,并显示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于第一 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一体地扣紧; 图11系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透视 图,并显示第一连接器本体、第二连接器本体、螺 丝构件、及一螺帽间之位置关系; 图12系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横截 面视图,并显示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于第一 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一体地扣紧; 图13系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透视 图,并显示第一连接器本体、第二连接器本体、螺 丝构件、及一螺帽间之位置关系; 图14系本发明第六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横截 面视图,并显示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于第一 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一体地扣紧; 图15系本发明第六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横截 面视图,并显示第一连接器本体、第二连接器本体 、螺丝构件、及一螺帽间之位置关系;及 图16系本发明第七具体实施例之一连接器的横截 面视图,并显示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本体系于第一 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一体地扣紧。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