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色轮
摘要 一种色轮,包含一驱动装置、依序叠贴且套设于驱动装置之一第一迫紧片、一滤光片组、一第二迫紧片,及一固定体。驱动装置包括一基壁、一形成于基壁一侧之转轴,及一形成于转轴表面之结合部;滤光片组包括复数环状排列之滤光片,固定体与结合部互相干涉并迫紧定位于第二迫紧片,致使第一迫紧片、滤光片组,及第二迫紧片紧密叠合而不产生相对位移,藉由固定体、第一、第二迫紧片的配置,能提高滤光片组之组装平整度与稳固度。
申请公布号 TWI271597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1.21
申请号 TW094126587 申请日期 2005.08.04
申请人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焕宗
分类号 G03B21/14(2006.01) 主分类号 G03B21/14(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色轮,包含: 一驱动装置,包括一基壁、一形成于该基壁一侧之 转轴,及一形成于该转轴表面之结合部;及 套设于该转轴之一第一迫紧片、一滤光片组、一 第二迫紧片及一固定体,该滤光片组包括复数环状 排列之滤光片,该固定体与该结合部互相干涉而定 位,致使该第一迫紧片、该滤光片组及该第二迫紧 片紧密叠合而不产生相对位移。 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结合 部为一由该转轴远离该基壁一端之端缘径向朝外 延伸之卡楯,该固定体概呈中央镂空之盘状,其包 括一近内缘处卡接于该卡楯底缘之卡环。 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固定 体包括复数环设于外缘处抵于该第二迫紧片顶面 之弹片。 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色轮,其中每一滤 光片顶面邻近该转轴处形成一第一接合部,该第二 迫紧片底面朝外凸伸形成复数分别与每一第一接 合部相接合之第二接合部。 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第一 接合部为一盲孔,每一第二接合部为一嵌设于该盲 孔内之凸块。 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第一 接合部为一穿孔,每一第二接合部为一穿设于该穿 孔之凸柱。 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色轮,其中每一滤 光片底面邻近该围壁处形成一与该第一迫紧片干 涉接触之接触面。 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驱动 装置更包括一形成于该转轴外表面邻近该基壁之 颈部,该结合部为一形成于该颈部上方之外螺纹, 该固定体为一概呈中央镂空环状之螺纹垫圈,其包 括一形成于内径处与该外螺纹螺接之内螺纹。 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色轮,更包含一套 设于该颈部且位于该固定体及该第二迫紧片间之 固定压环。 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色轮,其中每一 滤光片顶面邻近该转轴处形成有一第三接合部,该 第二迫紧片环设有复数分别对应每一第三接合部 之通孔,该固定压环包括复数分别对应穿设于该等 通孔且与每一第三接合部相接合之第四接合部。 1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第 三接合部为一盲孔,每一第四接合部为一嵌设于该 盲孔内之凸块。 1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第 三接合部为一穿孔,每一第四接合部为一穿设于该 穿孔之凸柱。 1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色轮,其中每一 滤光片底面邻近该颈部处形成一与该第一迫紧片 干涉接触之接触面。 1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色轮,其中每一 滤光片底面邻近该转轴处形成有一第五接合部,该 第一迫紧片环设有复数分别对应每一第五接合部 之通道,该驱动装置包括复数分别对应穿设于该等 通道且与每一第五接合部相接合之第六接合部。 1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第 五接合部为一盲孔,每一第六接合部为一嵌设于该 盲孔内之固定销。 1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第 五接合部为一穿孔,每一第六接合部为一穿设于该 穿孔之固定销。 1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第 一迫紧片、该滤光片组、该第二迫紧片及该固定 体系依序套设于该转轴。 18.一种色轮,包含: 一驱动装置,包括一壳体、一设于该壳体中心之转 轴,及一形成于该转轴表面之结合部; 至少一迫紧片,系套设于该转轴; 一滤光片组,系套设于该转轴,且其包括复数环状 排列之滤光片;以及 一固定体,系套设于该转轴并位于该滤光片组及该 迫紧片上,该固定体与该结合部相结合而致使该迫 紧片及该滤光片组紧密叠合而不产生相对位移。 1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色轮,其中该每 一滤光片顶面邻近该转轴处形成一第一接合部,该 迫紧片上凸伸形成复数分别与每一第一接合部相 接合之第二接合部。 图式简单说明: 图1系习知色轮之剖面图; 图2系习知色轮之上视图; 图3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剖面图; 图4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5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上视图; 图6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滤光片之上 视图; 图7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 图8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 图9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 图10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剖面图; 图11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12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上视图; 图13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固定压环 之上视图; 图14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之剖面图; 图15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之分解图;及 图16系本发明色轮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之上视图。
地址 新竹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力行路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