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连接器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之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内外两层遮蔽壳体及一对自本体后方组入之接地构件。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之一对对接板,于对接板上收容有前述导电端子;内遮蔽壳体包覆于前述对接板外围;外遮蔽壳体系包覆于前述基部外围并向前延伸而成;接地构件组设于紧邻内遮蔽壳体之绝缘本体内,其至少包括抵接于内遮蔽壳体上之抵接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之接合部,该接合部与电路板之对应接地回路相连接,从而达成较佳之接地效果及较强之防电磁干扰能力。再者,该接地构件系单独制造,易更换。
申请公布号 TW507960 申请公布日期 2002.10.21
申请号 TW090220796 申请日期 2001.11.30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自强;胡金奎
分类号 H01R13/648 主分类号 H01R13/64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系设置于电路板上以供对接电连接器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设于电连接器后端之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有一对平行设置之第一对接板及第二对接板,于该等对接板上设有复数端子收容槽,该等端子收容槽向后延伸并贯穿前述基部;复数导电端子,系收容于前述对应端子收容槽中,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与对接电连接器相对接之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之固持部及与固持部相连并延伸出绝缘本体外以与电路板上相应电性回路相连接之接合部;内遮蔽壳体,系包覆于前述绝缘本体之对接板外围,于其内形成有第一收容空间;外遮蔽壳体,系包覆于绝缘本体之基部外围且向前方延伸而成,于前述内外遮蔽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收容空间,前述第一、二收容空间可供对接连接器之对接部分组入;接地构件,系组设于紧邻内遮蔽壳体之绝缘本体内,接于内遮蔽壳体上之抵接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之合部与电路板之对应接地回路连接从而接地。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电连接器系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并符合IEEE 1394b传输规范。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位于上方之第一对接板下表面及位于下方之第二对接板之上表面分别设有复数个相互平行之端子收容槽,该等端子收容槽末端呈「凸」字形开口。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对接板中部具有向第一对接板方向突伸之凸条。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导电端子成上、下两排设置,所述固持部包括自对接部向后延伸而出之第一固持部及自该第一固持部向后弯折延伸而出之第二固持部,第一固持部系卡持于前述端子收容槽末端之「凸」字形开口处。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内遮蔽壳体具有竖直设置之两侧壁及水平设置且与两侧壁一体相连之顶壁与底壁。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基部具有竖直方向上形成之上、下两排沟槽,上排沟槽系形成于下排沟槽之后方,该等沟槽用以与导电端子之第二固持部干涉配合。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基部两侧邻近外遮蔽壳体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有狭缝,用以收容内遮蔽壳体之两侧壁。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狭缝中部向外遮蔽壳体方向延伸形成与狭缝相连通之横向凹槽,于凹槽与狭缝连通处进一步向下贯穿形成有狭槽,狭槽邻近底端处渐宽形成扩张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外遮蔽壳体包括有包覆于基部外围之遮蔽框体及包覆于基部后端面之遮蔽后盖,遮蔽框体后端下部具有一方孔。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遮蔽后盖两侧下部向遮蔽框体方向延伸有一方框状板体,该板体中间具有扣持片,该扣持片与位于遮蔽框体上之方孔相卡扣。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每一接地构件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之主体部,主体部上端弯折形成弯折部,该弯折部水平延伸形成第一固持部,于其一侧缘形成复数倒刺与前述基部之凹槽的侧壁干涉配合。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接地构件于第一固持部未设倒刺一侧前端向主体部方向反向延伸有一指状抵接部,其抵接于内遮蔽壳体之侧壁上,并被弹性抵压于弯折部上。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接地构件于第一固持部、抵接部及弯折部之间形成一可供抵接部弹性压缩之指状空间。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接地构件主体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一接合部,用以与电路板之对应电性回路相连接。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接地构件主体部距接合部一定距离处形成第二固持部,主体部收容于前述狭槽中,第二固持部与前述狭槽下方之扩张部相干涉。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立体组合图。第二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前视图。第三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未组装遮蔽后盖之后视立体图。第四图系沿第二图线Ⅳ-Ⅳ方向之剖视图。第五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接地构件之立体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巿自由街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