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滩涂贝类苗种后期中间育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滩涂贝类苗种后期中间育成方法,在自然养殖海区,采用网袋为养成容器,在浮筏上吊养,进行种苗的后期中间育成;具体为:经过前期中间育成、壳长达0.4~0.5mm的稚贝,转入网袋,每袋放置稚贝5,000~11,000枚;将6~10个网袋集成1束,10~15束集成1吊,每束间隔15~30cm;吊绳系于浮筏大绠与坠石或沙袋之间,网袋与大绠的距离为1.0~1.5m控制网袋与海底的距离,吊绳间距为1.0~1.5m;当稚贝壳长达到1.5~2.0mm时换一次网袋,将养成密度减至每袋2,000~3,000枚,持续到稚贝的壳长达到3~5mm后将稚贝转入海区养殖。它具有种苗生长快速、成活率高、高效安全等特点。
申请公布号 CN1188030C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2.09
申请号 CN02133031.X 申请日期 2002.09.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张国范;阙华勇;刘晓;阎喜武;刘庆连;孙茂盛
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滩涂贝类苗种后期中间育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自然养殖海区,采用网袋为养成容器,在浮筏上吊养,在后期苗种阶段,实现苗种的快速生长,具体为:1)经过前期中间育成,壳长达0.4~0.5mm的稚贝,转入网袋,网目为0.1~0.2mm,每袋放置稚贝5,000~11,000枚;2)将6~10个网袋集成1束,10~15束集成1吊,各束以一吊绳相联,每束间隔15~30cm,吊绳长度为3~15m;3)吊绳的一端系于浮筏大绠,另一端系一坠石或沙袋,使吊绳垂悬于浮筏之下;网袋与大绠的距离为1.0~1.5m,通过改变吊绳长度控制网袋与海底的距离,以大潮低潮时坠石不接触海底为限,不同吊绳之间的距离为1.0~1.5m;4)当稚贝壳长达到1.5~2.0mm时更换一次网袋,网目为0.8~1.0mm,并将稚贝的养成密度减至每袋2,000~3,000枚;5)后期中间育成持续到稚贝的壳长达到3~5mm,而后将稚贝转入海区养殖;分上、中、下三层进行吊养,吊养海区水深17~21m,海水盐度15~35,水温15~31.0℃,海流流速0.1~0.6m/s,水质标准1~2级,透明度1~2m,海区浮游单细胞藻类饵料丰富,其密度年变化范围为590.6×104~2,297.0×104 细胞/m3;网袋孔径规格范围为0.1~1.0mm,网袋的大小规格为400~500mm,150~200mm,网袋内置聚缩网片或废旧鱼网50~70g/袋,用以使网袋呈膨张状态,网袋的开口端系一直径为2~3mm、长500~700mm的尼龙绳,将网袋系于吊绳之上。
地址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