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
摘要 一种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主要包括有控制本体、棘轮本体及切换本体;其中,控制本体上开设有两组之对称槽道,于该两组之对称槽道内分别设有对称之掣动元件,各组对称之掣动元件系可啮合掣动于棘轮本体上,切换本体则可选择转向,以控制切换各组掣动元件与棘轮本体之啮合状态,达成棘轮装置切换掣动的作用;藉此,利用双对称掣动的方式,使得棘轮掣动操作时,其两侧均可同时具有对称的掣动力,不仅可大幅提高棘轮的旋转扭力及稳定性,且在确保掣动的状态下,可增加棘轮之齿数,使得操作者具有更大的掣动操作行程,达到实用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 TWM242334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9.01
申请号 TW092216291 申请日期 2003.09.09
申请人 黄定 发明人 黄定
分类号 B25B15/04 主分类号 B25B15/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主要系包括:控制本体:其本体内设有轴孔,在轴孔外侧分别设有两组之对称槽道,并于槽道内置入两组之对称卡掣元件;棘轮本体:其系设有棘轮齿,并容置于控制本体之轴孔内,棘轮齿可与控制本体之掣动元件啮合掣动;切换本体:系为一套合于控制本体外部之盖体,其侧壁上开设抵推元件,该抵推元件可对应顶推掣动元件。2.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控制本体内之掣动元件,系为一卡掣块及弹簧。3.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卡掣块一端系凸设有拨块,另一端则具有掣动齿。4.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各组之对称掣动元件,其掣动端对角线系通过控制本体之中心轴线。5.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棘轮本体之棘轮齿一端系延伸设有一具角孔之杆体,以衔接工具头,另一端则延伸另一杆体,并以一C型扣限位于控制本体内。6.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切换本体之抵推元件,系于侧壁上开设卡槽,并以卡槽之两端壁面对应掣动元件。7.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控制本体之侧面系装设有弹簧及滚珠,并于切换本体内环面设有数个容置槽,以于切换本体转动时,其容置槽容置滚珠,以使切换本体旋转定位。8.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切换本体套合于控制本体后,系以C型扣固定限位。9.一种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主要系包括:控制本体:其本体上设有两组之对称掣动元件;棘轮本体:系设有内环状之棘轮齿,控制本体装设棘轮本体之内环,棘轮本体之棘轮齿,可与控制本体之掣动元件啮合掣动;切换本体:系为一盖体,套合于棘轮本体之外部,其抵推元件可对应顶推控制本体之掣动元件。10.依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其中,该棘轮本体之端面系设有一杆体,以衔接工具头。图式简单说明:第1A图:习式棘轮控制之示意图(一)。第1B图:习式棘轮控制之示意图(二)。第1C图:习式棘轮控制之示意图(三)。第2A图:习式棘轮作顺时针掣动操作之示意图。第2B图:习式棘轮作逆时针掣动操作之示意图。第3A图:习式棘轮之棘轮齿(一)作反方向空转之示意图。第3B图:习式棘轮之棘轮齿(二)作反方向空转之示意图。第3C图:习式棘轮之棘轮齿(二)作掣动操作之示意图。第4A图: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8218399号之棘轮控制示意图(一)。第4B图: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8218399号之棘轮控制示意图(二)。第4C图: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8218399号之棘轮控制示意图(三)。第5A图: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91220384号之棘轮控制示意图(一)。第5B图: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91220384号之棘轮控制示意图(二)。第5C图: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91220384号之棘轮控制示意图(三)。第6图:本创作之零件分解图。第7图:本创作之组合图。第8图:第7图之1-1剖视图。第9图:第7图之2-2剖视图。第10A图:本创作棘轮控制之示意图(一)。第10B图:本创作棘轮控制之示意图(二)。第10C图:本创作棘轮控制之示意图(三)。第11图:本创作应用于棘轮起子之示意图。第12图:本创作应用于棘轮板手之示意图。第13图: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分解图。第14图: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示意图。
地址 台中县大雅乡中山北路一九七巷五十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