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线缆连接器组合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绝缘本体、复数电连接器、遮蔽体、线缆及延伸导线。于绝缘本体内设有收容通道,于绝缘本体之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定位部及位于定位部前方且与之相连通之收容部;复数电连接器系收容于收容通道内;于遮蔽体遮蔽于绝缘本体之前述表面上之板部凸设有固持部,所述固持部系延伸入绝缘本体之前述收容部内;线缆系包括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之讯号导线及可与外部接地回路电性导通之接地导线;延伸导线系与线缆之前述接地导线电性导通,其固定于遮蔽体之前述固持部内且与之电性连接,并组设于绝缘本体之定位部内。藉此,延伸导线稳固连接于遮蔽壳体上,且可靠定位于绝缘本体表面,可保持良好接地特性。[本案指定代表图及说明](一)、本案指定代表图为:第三图(二)、本代表图之元件代表符号简单说明:线缆连接器组合 1 绝缘本体 10楔形凸块 11、14 夹持部 12定位孔13 安装部 15延伸导线 26、36 对接端口 31遮蔽体 40 弹片41扣持片 42、47 线缆 50、60下表面 109 电容 202下板部406 固持部 407通孔
申请公布号 TW549739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8.21
申请号 TW091220452 申请日期 2002.12.17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金昇;周红斌
分类号 H01R9/22 主分类号 H01R9/2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绝缘本体,于绝缘本体内设有可收容电连接组合之收容通道,于绝缘本体之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定位部及位于所述定位部前方且与之相连通之收容部;电连接组合,系收容于绝缘本体之收容通道内,其后端连接有延伸出绝缘本体外之线缆;遮蔽体,系组装于绝缘本体上,其至少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之前述表面上的板部,于该板部上朝绝缘本体之前述表面方向凸设有固持部,所述固持部系延伸入绝缘本体之前述收容部内;线缆,系包括与前述电连接组合电性连接之讯号导线及可与外部接地回路电性导通之接地导线;延伸导线,系与线缆之前述接地导线电性导通,其固定于遮蔽体之前述固持部内且与之电性连接,并组设于绝缘本体之前述定位部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前述绝缘本体之至少一表面系下表面,绝缘本体之定位部系纵长狭槽结构且均平行于绝缘本体之侧表面。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于前述每一定位部前端进一步向前延伸开设有收容部,该等收容部系纵长矩形凹槽结构,其亦沿平行于绝缘本体之侧表面方向延伸并进一步延伸至绝缘本体之前表面,前述收容部系与定位部相连通且收容部之宽度系大于定位部之宽度。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前述延伸导线系卡置于绝缘本体之定位部内,且其末端焊接于遮蔽体之固持部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绝缘本体系具有大致成长方体之主体部,于该主体部中间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隔墙,该隔墙将前述收容通道相隔离成第一收容通道及第二收容通道。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自绝缘本体之主体部左右两侧表面凸伸形成一对安装部,每一安装部设有定位孔及供遮蔽体扣持用之复数楔形凸块,于绝缘本体之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均设有供前述遮蔽体扣持用之复数楔形凸块及内设向前开口之狭槽用以夹持遮蔽体且呈「L」形的复数夹持部。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于绝缘本体之后部邻近后表面处开设有与主体部之收容通道相贯通之开口,该等开口可提供与前述电连接组合相连之线缆向下弯折延伸之空间。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电连接组合系包括前端均具有对接端口之复数第一连接器与复数第二连接器,前述第一、第二连接器分别收容于前述第一、第二收容通道内,其对接端口露于绝缘本体之前表面。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遮蔽体系大致成纵长罩状构形,其遮罩于绝缘本体前部,该遮蔽体系包括前板部、自前板部向后延伸形成之上板部、下板部及一对侧板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于遮蔽体之前板部开设有与前述第一收容通道相对应之呈矩形的第一开孔及与第二收容通道相对应之呈圆形的第二开孔,该等开孔分别使前述第一、第二电连接器之对接端口暴露于外。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于遮蔽体之侧板部末端向外分别延伸形成可遮覆抵靠于绝缘本体两侧之安装部上之一对耳部,该等耳部上开设有与安装部之定位孔相配合之通孔,该等通孔及定位孔内可供锁固螺栓通过。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于遮蔽体之上板部、下板部开设有外凸之复数弹片,于前述耳部亦开设有向前凸起之复数弹片,该等弹片可与机壳面板电性接触以达成接地。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耳部之上、下两端向后凸设有内设方形通孔用以扣持安装部之对应楔形凸块之复数扣持片,于遮蔽体之上、下板部向后延伸形成有内设方形通孔之复数扣持片。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于遮蔽体之下板部之每一扣持片之后边缘外侧各向上凸设有一固持部,于遮蔽体之下板部之后边缘邻近中间位置亦向上凸设有一固持部,前述固持部系冲压而成且位于下板部上方之拱形部,相对于下板部,该拱形部恰形成凹槽结构,于该凹槽前端形成有通孔。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前述线缆系包括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第一线缆及第二线缆,前述第一、第二线缆均包括分别与前述第一、第二连接器内设之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之复数讯号导线、可与外部接地回路电性导通之接地导线及包覆于讯号导线和接地导线外之绝缘外被。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前述第一线缆之接地导线延伸出绝缘外被且延伸入第一连接器内之末端系焊接于第一连接器之遮蔽壳体上,前述延伸导线一端系焊接于第一连接器之遮蔽壳体上,另一端系从第一连接器后部延伸而出并向下弯折后向后延伸而形成,于前述延伸导线、遮蔽壳体及接地导线之间形成导电路径而达成延伸导线与接地导线之电性连接。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前述第二线缆于其绝缘外被末端藉外模包覆成型方式形成有一方形定位板,该定位板系组设于绝缘本体之第二收容通道后部紧邻开口处且藉与绝缘本体之配合而定位,第二线缆之接地导线延伸出绝缘外被外后一体成型于前述定位板内并于第二线缆下方位置延伸出定位板后表面而形成前述延伸导线,该延伸导线系自定位板后表面向下弯折后向前延伸而形成。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组合俯视之立体分解图,其中第一连接器20与第一线缆50之组合系上下翻转180度以清楚显示延伸导线26之构形。第二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组合俯视之立体组合图。第三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组合仰视之立体组合图。第四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组合之绝缘本体之立体图。第五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组合之遮蔽体之立体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自由街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