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附唇缘之输送带
摘要 曲线输送带用的附唇缘输送带的唇缘,系由沿皮带本体(2a)的外周缘多数配置于外面全周的皮带长度方向窄幅的唇缘结构体(2b)所形成。又,直线输送带用的附唇缘输送带的唇缘,系由沿皮带本体(7a)的两侧缘多数配置于外面全周的皮带长度方向窄幅的唇缘结构体(7b)所形成。输送带虽系张设于直线型端滚筒(15)相互之间,但唇缘结构体(2b、7b)之皮带长度方向的宽度系设定为此直线型端滚筒(15)直径的20~60%程度。输送带张设于小径端滚筒相互之间的情形下,也能够长期使用。
申请公布号 TW546236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8.11
申请号 TW091109076 申请日期 2002.05.01
申请人 新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佐伯直幸
分类号 B65G15/34 主分类号 B65G15/3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附唇缘之输送带,系张设于以预定的角度配置的小直径直线型端滚筒相互之间的曲线输送带用附唇缘输送带,其特征为:唇缘系沿皮带本体的外周缘多数配置于外面全周的皮带长度方向窄幅的唇缘结构体所形成,唇缘结构体之皮带长度方向的宽度系设定为此直线型端滚筒直径的20~60%程度。2.一种附唇缘之输送带,系张设于平行配置的小直径直线型端滚筒相互之间的直线输送带用附唇缘输送带,其特征为:唇缘系沿皮带本体的两侧缘多数配置于外面全周的皮带长度方向窄幅的唇缘结构体所形成,唇缘结构体之皮带长度方向的宽度系设定为此直线型端滚筒直径的20~60%程度。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相邻的唇缘结构体系互相分离。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相邻的唇缘结构体系互相以薄肉片连结。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在唇缘结构体形成有卡合于安装在输送带本体侧的棒状引导构件以阻止皮带本体向内侧移动的厚肉部。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在唇缘结构体形成有卡合于安装在输送带本体侧的棒状引导构件以阻止皮带本体向内侧移动的厚肉部。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在唇缘结构体形成有卡合于安装在输送带本体侧的棒状引导构件以阻止皮带本体向内侧移动的厚肉部。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小直径直线型端滚筒的直径为15~30mm程度。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小直径直线型端滚筒的直径为15~30mm程度。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附唇缘之输送带,其中小直径直线型端滚筒的直径为15~30mm程度。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使用本发明实施形态之附唇缘输送带之曲线输送带平面图。第2图:第1图之X-X剖面图。第3图:前述输送带底面图。第4图:前述输送带之端滚筒相互间张设有附唇缘输送带之形态的说明图。第5图:表示前述输送带使用的唇缘结构体和移动阻止构件的关系的剖面图。第6图:形成皮带本体的皮带片平面图。第7图:前述附唇缘输送带立体图。第8图:将唇缘结构体安装于前述皮带本体的状态的剖面图。第9图:安装唇缘结构体于前述皮带本体的其他方法的剖面图。第10图:安装唇缘结构体于前述皮带本体的其他方法的剖面图。第11图:安装唇缘结构体于前述皮带本体的其他方法的剖面图。第12图:其他实施形态的唇缘结构体平面图。第13图:在直线输送带两缘安装或固装唇缘结构体的状态的平面图。第14图:以往的曲线输送带的平面图。第15图:第14图的Y-Y剖面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