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
摘要 讨论被填入一构架横剖面内之填充材料所应具有之材料特征。经由使用依照该特征之一材料,该构架之能量吸收能力可被有效地强化。在供车辆本体之一构架结构中,其中,一填充材料被填入一构架之横剖面之至少一部份内,该填充材料系被设定至不少于4MPa之一平均抗压强度及/或不少于lOMPa之一最大抗弯强度。更特别的,该填充材料系被设定至不少于5MPa之一平均抗压强度及/或6OMPa之一最大抗弯强度。
申请公布号 TW479033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3.11
申请号 TW088104986 申请日期 1999.03.30
申请人 马自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花川胜则;深堀贡;石田恭聪;山本幸男
分类号 B62D25/00 主分类号 B62D2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赖经臣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三四六号一一一二室;宿希成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三四六号一一一二室
主权项 1.一种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包含一填充材料与一粘剂层,其中,填充材料系由多孔材料所制造,且被填入该构架之一横剖面之至少一部份内,而该填充材料具有被设定至不少于4MPa之平均抗压强度,及被设定至不少于10MPa之最大抗弯强度,其中该平均抗压强度被界定供一撞击载荷输入侧所用,而该最大抗弯强度被界定供一撞击载荷输入侧之相反侧所用;以及粘剂层系提供在该填充材料层与构成该构架横剖面之该板构件的至少一部份之间,且亦提供在该板构件之至少一部份与填充材料之撞击载荷输入侧之间,且该粘剂层具有不少于3MPa之抗剪粘剂强度。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该填充材料具有被设定至不少于5MPa之一平均抗压强度及被设定至不少于60MPa之一最大抗弯强度。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具有该特征之不同填充材料均被以一多层结构型式放置。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该填充材料具有被设定至不多于1.0(g/cm3)之一密度。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该填充材料系环氧树脂。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该填充材料系被填入在该构架之载荷支点之间的长度上之15%或更多之范围。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一加强构件被置于该填充材料之撞击载荷输入侧之相反侧上。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供加强该构架及/或该填充材料用之加强构件系被置于该构架横剖面之至少一部份内,且该加强构件具有供固持该填充材料用之一固持功能。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在该填充材料之撞击载荷输入侧之相反侧上,设有一排出孔,以供在电镀构成该构架横剖面之一板构件之过程中,用以自该构架横剖面及/或该填充材料淀积之该部份,排出电镀液体。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该构架结构具有该特征,且该填充材料本身具有不少于3MPa之抗剪粘剂强度。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该多孔性之孔系独立地形成,因此强化了该粘剂之封闭度。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本体之构架结构,其中,该车辆本体构架系被施加至垂直于一汽车之车体侧边部份延伸之至少任何一柱构件、在一汽车之车体二侧边中前后延伸之一构架构件、供联结右及左构架构件之连接构件、一车门本体之加强构件、及保险杆之加强构件。图式简单说明:图1系一说明图,概略地显示测试设备,用以进行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的车辆本体构架之一种静态三点弯曲测试;图2系一说明图,概略地显示测试设备,用以进行该构架之一种动态三点弯曲测试;图3系一图表,概略地显示该构架之静态压缩载荷对于位移之关系曲线,用以解释一填充材料之平均抗压强度;图4系一图表,概略地显示该构架之静态弯曲载荷对于位移之关系曲线,用以解释一填充材料之最大抗弯强度;图5系一图表,概略地显示该构架之动态弯曲载荷对于位移之关系曲线,用以解释一填充材料之动态能量吸收特征;图6系一说明图,显示在放大下之图1的该静态三点弯曲测试之基本要素部份;图7系一说明图,显示使用在该三点弯曲测试中之该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8系一说明图,概略地显示在无提供填充材料时,该构架之变形模式之一范例;图9系一说明图,概略地显示在具有填充材料时,该构架之变形模式之一范例;图10系一图表,显示一填充材料之重量与该构架之静态能量吸收之总量之间的关系;图11系一图表,显示在一填充材料之平均抗压强度与该构架之静态能量吸收总量之间的关系;图12系一图表,显示在一填充材料之最大抗弯强度与该构架之静态能量吸收总量之间的关系;图13系一图表,显示在放大之下的图12之图表中的基础部份;图14系一图表,显示一填充材料之重量与该构架之动态能量吸收总量之间的关系;图15系一图表,显示在充填长度的范围与在动态三点弯曲测试中之能量吸收能力改良比率之间的关系;图16系一立体图,显示一汽车之车体结构之一范例;图17系一说明图,显示当发生自后方撞击更辆本体时,一撞击载荷输入至该后侧构架之模式;图18系一部份纵向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在图17中之状态下之该车辆本体之后侧构架;图19系一说明图,概略地显示用以进行一车辆本体构架之静态三点弯曲测试之测试设备;图20系一说明图,显示被使用在悬臂弯曲测试中之该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21系一图表,显示在悬臂弯曲测试中,以多种不同形式之填充材料填入之构架的弯曲角度与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图22系一图表,显示在悬臂弯曲测试中,以多种不同形式之填充材料填入之构架的最大弯曲力矩与能量吸收总量之间的关系;图23系一图表,显示一粘剂层之抗剪粘剂强度与该最大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图24系一过程说明方块图,描述一汽车之车辆本体的制造过程;图25系一过程说明方块图,描述应用一填充材料进入车辆本体之构架的过程;图26系一说明图,显示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其中,填入之可起泡填充材料尚未起泡;图27系一说明图,显示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其中,填入之可起泡填充材料已经起泡;图28A系一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描述应用一填充材料进入该车辆本体之构架的过程,图中系该构架之一外部板之横剖面说明图;图28B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该填充材料被固定至该外部板之内面的状态;图28C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加强物被置于该填充材料之向内侧的状态;图28D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填充材料被固定至该加强物之内面的状态;图28E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该构架已完全组合之状态;图29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的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30系沿着图29之线Y30-Y30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31系类以于图30之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依据范例1之变异范例的车辆本体构架;图32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2的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33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范例2之变异范例的更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34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范例2之另一变异范例的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35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范例2之再另一变异范例的更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36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3的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37系沿着图36之线Y37-Y37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38A系一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描述应用一填充材料进入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4的车辆本体构架的过程,图中系该构架之一外部板之横剖面说明图;图38B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该填充材料被粘着地固定至该外部板之内面的状态;图38C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加强物被置于填充材料之向内侧的状态;图38D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填充材料被粘着地固定至该加强物之内面的状态;图38E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该构架已完全组合之状态;图39A系一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描述应用一填充材料进入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5的车辆本体构架之过程,图中系该构架之一外部板之横剖面说明图;图39B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加强物被粘合至该外部板之内侧的状态;图39C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粘剂层被设于加强物之内面的状态;图39D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填充材料被粘着地固定至加强物之内面的状态;图39E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该构架已完全组合之状态;图40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6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41系沿着图36之线Y41-Y41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42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7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43系沿着图42之线Y43-Y43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44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8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45系沿着图44之线Y45-Y45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46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9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47系沿着图46之线Y47-Y47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48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0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49系沿着图48之线Y49-Y49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50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1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51系沿着图50之线Y51-Y51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52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2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53系沿着图52之箭头方向Y53-Y53所观看之横剖面说明图;图54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2的一变异范例之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其中,填入之填充材料系在尚未起泡之状态;图55系沿着图54中之箭头方向Y55-Y55所观看之依据该变异范例之车辆本体构架之图;图56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该变异范例之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其中,填充材料系在已经起泡之状态;图57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习知技术之车辆本体构架之基础部份之横剖面结构,其系相对应于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3;图58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范例13之该车辆本体构架之基础部份之横剖面结构;图59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范例13之一变异范例之该车辆本体构架之基础部份之横剖面结构;图60A系一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描述应用一填充材料进入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4之车辆本体构架的过程,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在一切片状态中之填充材料;图60B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一叠层填充材料之浸渍树脂状态;图60C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浸渍树脂之填充材料已被完全地组合进入该构架之状态;图60D系该过程说明图之一部份,图中系一横剖面说明图,显示沿着图60C之线Y60-Y60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61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的范例15之车辆本体构架之基础部份的横剖面结构;图62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6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63系沿着图62之线Y63-Y63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64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7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图65系沿着图64之线Y65-Y65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图66系一说明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一具体例中之范例18的一车辆本体构架之横剖面结构;及图67系沿者图66之线Y67-Y67取得之横剖面说明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