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排水量型与流体动力型混合式船之斜身操作法与构造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397789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7.11
申请号 TW084104371 申请日期 1995.05.02
申请人 萧忠镇 发明人 萧忠镇
分类号 B63B3/14 主分类号 B63B3/1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继盛 台北巿忠孝东路一段一三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排水量型与流体动力型混合式船只(以下简称为混合式船),于高速航行时,为减低造浪阻力 (Wave resistance) 而倾斜船身之船只操作方法,其手段为:当船只在以高速航行时,于偏离船只重心之一段 (one end section),施加以至少一个流体动力式之昇力,使得整个船只沿着纵向中心线倾斜一适当角度,以至于使得船只主要形成造浪阻力和有大的湿面积 (wetted surface area) 的那一段被抬离水面,同时使具有良好流线形排水量式船身的那一段被稍压低,以达到减低水阻力之目的。2.一种混合式船之倾斜船身以减少总吃水深度之操作方法,其手段为:当船只于停泊或低速操作时,将整个船身沿着船只之纵向中心线向一端做适当的倾斜,使得原于高速行驶时吃水较浅具有流体动力式船身的那一部份被降低,而原于高速时吃水较深具有排水量式船身那一部份被浮上,如此得以减少船只之总吃水深度。3.一种混合式船之倾斜船身以保护推进器或翼面之船只操作方法,其手段为:当船只于停泊或低速操作时,将装有推进器或翼面之那一端稍浮起,或将另一端稍压下(一般是利用排出或吸入压载水),或两者同时进行,使得在推进器或翼面前方具有适当强度船身之底部结构是处在较深之吃水用以保护推进器。4.一种混合式船,其特征为当船只于高速时,船只之重量是由施加于前段与后段,且系不同型式之扶力所承载;其构造为:在水线以上有一上船身,其底处有至少一对主翼面,于高速时提供水动力式昇力;在船身底部是一呈流线形,一般系类似鱼雷形状之下船身,提供排水式浮力;两船身之间是为一修长的狭长船体所连接;上述主翼面所产生之昇力和下船身与狭长船体所产生之浮力和力系沿着船只之纵向中心线布置,且系分别位于偏离船只重心之各一端,又此(昇力与浮力和力)两者之间有一相当的距离;上述主翼面于一适当之高速时提供控制横摇与纵摇之力,且可将上船身扶离水面而行。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混合船,其主翼面是属于水翼(Hydrofoil) 之形式结构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混合船,其下船身是位于艏段,而其主翼面是位于艉段。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混合船,其下船身是位于艉段而其主翼面是偏向靠近于艏段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混合船,更包括在靠近艏端之底处装有至少一具艏推进装置。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混合船,更包括在艏端装有一具可收放式(方向舵和螺桨护杆)双用板,于低速前进时上述双用板可放至水下用以操控方向或保护艏推进装置。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混合船,其特征为:上述艏推进装置是装在下船身之上部,而其下船身系向前沿伸至艏推进装置之前端,使其较能保护艏推进装置者,以避免撞击海床。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混合船,更包括在艏推进装置之两旁稍前方,装上一对小水翼,上述小水翼可向上转呈垂直向上,以便保护艏推进装置;又此时小水翼之副翼面也可以左右转以助操控船只方向。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混合船,其水翼系做成可收缩之形态者。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混合船,其主翼面系设计成滑航面之形态者。第一图至八图是第一实施例船只。第一图是其侧视图。此时是在〝飞行〞状态。第二图是沿图一 V1-V1'之剖面图。第三图是图一之俯视图。在水线以下部份未显示。第四图是图一之后视图。舯段推进器未显示。第五图是图一之前视图。艉段主翼未显示。第六图是侧视图,但是在低速或停泊状态。第七图是侧视图,但是将所有水翼上收,以减少吃水深度。第八图是第一实施例船的侧视图,是第一例的变通设计。第九图与十是第二实施例船,是一游乐快艇。第十图是图九的俯视图。第十一图至十四是第三实施例船。本例的布置是水翼在前,水下船体在后。第十一图是其侧视图。第十二图是其俯视图。第十三图是图十一沿 V4-V4'之剖面图。第十四图是前视图,水下船艉段未示。第十五图至图二十三是第四实施例。第十五图是在高速巡航时之侧视图。第十六图是俯视图。第十七图是图十五沿 V2-V2'之剖面图。第十八图也是侧视图,是在低速向后行驶状态。第十九图是部份艏部侧视图,是本例之一变通设计。第二十图是图十九之侧视图。第二十一图是本例另一种变通设计之侧视图。第二十二图是其侧视图。第二十三图是其俯视图。第二十四图至图二十六是第五实施例。本例利用滑航面之支承力于艏段。第二十四图是侧视图。第二十五图是前视图。第二十六图是俯视图。第二十七图与二十八系原理解说之用。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