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系有关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指其中一种利用蚀刻阻障层,以准确控制熔丝接点上氧化层厚度的方法,其制程步骤以三层金属运线制程为例,主要包括有:首先,于一制作有熔丝接点的基板上,依序形成平坦化之第一氧化层与均匀被覆之蚀刻阻障层;之后,再形成平坦化之第一层间介电层,并蚀刻熔丝接触区介层孔;然后,于该介层孔两侧形成第一间隙壁结构后,图案化第一金属层;接着,重复二次上述层间介电层、间隙壁结构与金属层之制程步骤;最后,在形成钝化保护层后,以湿蚀刻方式去除间隙壁结构之间及蚀刻阻障层之上的所有层间介电层,而完成熔丝接触窗之褽作。
申请公布号 TW388105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4.21
申请号 TW087108377 申请日期 1998.05.29
申请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豫华;吴振铭
分类号 H01L21/768 主分类号 H01L21/76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郑煜腾 台北巿松德路一七一号二楼
主权项 1.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制程步骤包括有:a)于一包含有熔丝接点之基板上,形成并平坦化第一氧化层;b)形成一均匀被覆之蚀刻阻障层;c)形成并平坦化第一层间介电层,并于所述第一层间介电层中形成第一熔丝接触窗介层孔;d)于所述第一层间介电层之上与所述第一熔丝接触窗介层孔内侧,形成一均匀被覆之第一间隙壁保护层;e)回蚀刻所述第一间隙壁保护层,而在所述第一熔丝接触窗介层孔两侧形成第一间隙壁结构;f)于所述第一层间介电层之上,形成并定义第一金属层;g)形成并平坦化第二层间介电层,并于所述第二层间介电层中,形成第二熔丝接触窗介层孔与金属层间介层孔;h)于所述第二层间介电层之上与所述第二熔丝接触窗介层孔内侧,形成一均匀被覆之第二间隙壁保护层;i)回蚀刻所述第二间隙壁保护层,而在所述第二熔丝接触窗介层孔两侧形成第二间隙壁结构;j)于所述第二层间介电层之上,形成并定义第二金属层;k)形成并平坦化第三层间介电层,并于所述第三层间介电层中,形成第三熔丝接触窗介层孔与金属层间介层孔;l)于所述第三层间介电层之上与所述第三熔丝接触窗介层孔内侧,形成一均匀被覆之第三间隙壁保护层;m)回蚀刻所述第三间隙壁保护层,而在所述第三熔丝接触窗介层孔两侧形成第三间隙壁结构;n)于所述第三层间介电层之上,形成并定义第三金属层;o)于整个晶片上,形成并平坦化钝化保护层;p)以湿蚀刻方式去除所述第一、所述第二、所述第三间隙壁结构之间及所述蚀刻阻障层之上的所有的所述第一、所述第二、所述第三层间介电层与所述钝化保护层,而完成熔丝接触窗之制作。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a.所述之基板,系为半导体基板。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半导体基板,系为矽基板。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半导体基板,系为化合物半导体基板。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a.所述之第一氧化层,其厚度约介于3000A-6000A之间。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b.所述之蚀刻阻障层,其组成可为复晶矽。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第一间隙壁保护层,其组成可为金属钨。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第一间隙壁保护层,其组成可为氮化矽。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第二间隙壁保护层,其组成可为金属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第二间隙壁保护层,其组成可为氮化矽。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第三间隙壁保护层,其组成可为金属钨。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第三间隙壁保护层,其组成可为氮化矽。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o.所述之钝化保护层,其组成可为氧化物与氮化矽之组合。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一种积体电路中熔丝接触窗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p.所述之湿蚀刻方式,其湿蚀刻液之组成系为氢氟酸。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A系为一16Mega Byte DRAM之上视示意图,显示主要元件区,备用元件区及缺陷区域之结构。第一图B系为习知技艺中熔丝接点位置与其相关结构的剖面结构图。第二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于一包括有基板、熔丝接点与第一氧化层之结构上,再形成一均匀被覆之蚀刻阻障层后的情形。第三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二图之结构,再形成第一层间介电层与完成介层孔蚀刻后的情形。第四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三图之结构,再形成一层均匀被覆之第一间隙壁保护层后的情形。第五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四图之结构,经以回蚀刻方式蚀刻第一间隙壁保护层,而形成第一间隙壁结构后,再形成第一金属层后的情形。第六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五图之结构,再形成第二层间介电层与完成介层孔蚀刻后的情形。第七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六图之结构,经形成第二间隙壁结构后,再形成第二金属层后的情形。第八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七图之结构,再形成第三层间介电层、第三间隙壁结构与第三金属层后的情形。第九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八图之结构,经形成一平坦化之钝化层,再形成光阻图案后的情形。第十图系为本发明制作进行中之剖面结构图,显示第九图之结构,经以湿蚀刻方式,去除介层孔中之钝化层,第三、第二与第一层间介电层后的情形。
地址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园区三路一二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