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气囊充气器及气囊装置
摘要 一种气囊充气器,含有配置在外壳内而围绕点火装置之非叠氮化物气体产生推进剂。此气体产生推进剂为在100__/min/c㎡流率时压力损失为0.3×10^-2到1.5×10^-2 kg/c㎡之冷却剂/过滤器装置所包围。在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外部周边与外壳之间设有空间俾使燃气通过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整个区域。冷却剂/过滤器装置另外被膨胀抑制层所包围俾防止冷却剂/过滤器装置,因气体产生推进剂之燃烧而造成膨胀。
申请公布号 TW386951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4.11
申请号 TW086104238 申请日期 1997.04.02
申请人 戴西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胜田信行;小田慎吾;上田正之
分类号 B60R21/16;B60R21/26 主分类号 B60R21/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巿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七号八楼
主权项 1.一种气囊充气器,包括: 含有扩散壳及封闭壳之外壳,该扩散壳具有无设置 通孔之圆部,形成在圆部之外周上且设有排气口之 周壁部,及在该周壁部之自由端径向朝外延伸之凸 缘部;该封闭壳与扩散壳一起形成一内部空间,具 有圆部,形成在该圆部之中心上之中心孔,形成在 该圆部之外周上之周壁部及在该周壁部之自由端 上径向朝外延伸之凸缘部,该点火装置系设于该封 闭壳之该中心孔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气 囊充气器,其中该扩散壳及该封闭壳系藉压制金属 板而作成。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气囊充气器, 其中该扩散壳之该凸缘部具有用为装设于垫模组 之配件之装设部。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气囊 充气器,其中该扩散壳之该凸缘部及该封闭壳之该 凸缘部系用熔接接合在一起。5.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扩散壳及该封闭壳之 一或两者设有加强肋或加强阶段部或两者皆装设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封 闭壳之该中心孔在突缘部设有轴向弯曲部俾收容 点火装置。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气囊充气器, 其中该扩散壳之该凸缘部及该封闭壳之该凸缘部 系叠置并在或接近于该外壳之轴向中心部之横向 断面上而接合在一起。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 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扩散壳及该封闭壳系由1.2-3.0mm 厚之金属板作成。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气囊 充气器,其中该金属板系为不锈钢板,镀镍钢板或 铝合金板。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气囊充气器 ,其中该扩散壳及该封闭壳具有45-75mm之外径。1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从该扩 散壳之顶部表面至该封闭壳之底部表面之高度系 25-40mm。12.一种气囊充气器,包括: 具有扩散壳及封闭壳之外壳,扩散壳系藉压制金属 板而作成并具有排气口,封闭壳也系藉压制金属板 而作成并具有中心孔; 置于该外壳内之非叠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 设于该外壳内并与该中心孔做同心配置以形成点 火装置容纳室之中心圆筒构件,该中心圆筒构件上 设有通孔; 设于该中心圆筒构件内之点火装置;及 绕着中心圆筒构件配置俾界定该非叠氮化物气体 产生材料之燃烧室,及在常温与100l/min/cm2之流率下 具有0.310-2至1.510-2kg/cm2之压力损失之冷却剂/过 滤器装置,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系适于冷却及捕 捉因该气体产生材料之点燃所产生之燃烧颗粒。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外 壳具有由爌散壳及封闭壳所形成之周侧壁,该壁上 设有该排气口;及 该扩散壳及封闭壳系由1.2-3.0mm不锈钢板制成并各 具有4.5-75mm及45-75mm之外径,在该周壁及该冷却剂/ 过滤器装置间设有1.0-4.0mm宽之窄空间。14.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2或13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扩散壳内 之排气口之直径为2.0-5.0mm,总共有16至24个这种排 气口配置在周向上。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13项 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中心圆筒构件具有配置在周 边之多数之通孔,这些通孔系连通该点火装置至该 燃烧室。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气囊充气器, 其中该中心圆筒构件总共有配置在周边方向上之6 到9个直径为1.5-3.0mm之通孔;及 扩散壳上之排气口之直径为2.0-2.5mm,总共在周边方 向上设有16-24个这种通孔。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 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等通孔系配置成两交错之 列,一列具有3个直径为1.5mm之通孔,另一列具有3个 直径为2.5mm之通孔。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13项 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具有支 撑构件俾阻止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移位; 该支撑构件含有防火焰板部,该防火焰板部系面对 该中心圆筒构件之该等通孔并覆盖该冷却剂/过滤 器装置之内部周边表面配置,该等通孔系适于使火 焰从该点火器通至该燃烧室。19.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2或13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扩散壳上之该等 排气口系被湿气阻止物射闭,该湿气阻止物系为具 有排气口之直径之2-3.5倍之宽度之铝带。20.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2或13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在该燃 烧室内设有该气体产生材料缓冲物。21.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0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缓冲物系由不 锈钢网作成并固定是于支撑板上,支撑板在其内及 外周部上设有弯曲部并藉该等弯曲部之弹力而被 牢牢地保持于中心圆筒构件与冷却剂/过滤器装置 之间。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13项之气囊充气器 ,其中该外壳之总高度为25-40mm;及 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系形成为具有40-65mm外径,30- 55mm内径,高度为19-37.6mm之环形组态,另包括只有容 积为3.0-5.0g/cm3之多层金属网结构。23.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2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气囊充气器系配 置在车辆之驾驶盘上。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 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气囊充气器系配置在车辆之 乘客侧仪表盘上。25.一种气囊充气器,包括: 具有扩散壳及封闭壳之外壳,该扩散壳系藉压制金 属板而作成并具有排气口,封闭壳也系藉压制金属 板而作成并具有中心孔; 置于该外壳内之非叠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 设于外壳内并与该中心孔做同心配置以形成点火 装置容纳室之中心圆筒构件,该中心圆筒构件上另 设有通孔; 设于该容纳室内之点火装置;及 由0.3-0.6mm直径之金属网做成之冷却剂/过滤器装置 其具有3.0-5.0g/cm3之容积密度并绕着该中心圆筒构 件配置以在外壳内界定气体产生材料容纳室及燃 烧室,另外,其具有冷却燃气之功能及捕捉该非叠 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因燃烧所产生之燃烧颗粒。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扩 散壳及封闭壳系由1.2-3.0mm厚之不锈钢板制成且分 别具有45-75mm及45-75mm之外径,另在扩散壳及封闭壳 之周壁与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间形成一0.1-4.0mm宽 之窄空间。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或26项之气囊充 气器,其中扩散壳上之排气口具有2.0-5.0mm直径且总 共有16至24个这种排气口配置在周边方向。28.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25或26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中心 圆筒构件具有配置在周边上之多数通孔,这些通孔 系连通点火装置容纳室和该燃烧室。29.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8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中心圆筒构件 具有总共6至9个直径为1.5-3.0mm配置在周边方向上 之通孔;及 扩散壳上之排气口之直径为2.0-5.0mm,总共有16至24 个这种排气口配置在周边方向上。30.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29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等通孔系交错配 置成两列,一列具有3个直径为1.5mm之通孔,而另一 列具有3个直径为2.5mm之通孔。31.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25或26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冷却剂/过滤器装 置具有防止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移位之支撑构件 ; 该支撑构件含有面对该中心圆筒构件之该通孔且 覆盖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器之内部周边表面之防 火焰板部该通孔系用于使该点火器之火焰通至该 燃烧室。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或26项之气囊充气 器,其中扩散壳上之排气口系被湿气阻止物封闭, 该湿气阻止物含有宽度为排气口直径之2-3.5倍之 铝带。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或26项之气囊充气器 ,其中气体产生措施之缓冲物系设于燃烧室内。3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缓冲 物系由不锈钢网作成且固定是于支撑板上,支撑板 之内及外周边部上设有弯曲部,并藉该等弯曲部之 弹性力而牢牢地被保持于该中心圆筒构件及冷却 剂/过滤器之间。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或26项之 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外壳之总体高度为25-40mm;及 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系形成为具有外径为40-65mm, 内径为30-55mm内径及高度为19-37.6mm之环形组态。3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另包括: 配置在该非叠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及该冷却剂/过 滤器装置之内周面间之多孔篮。37.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36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多孔篮系与该非叠 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及该内周面接触。38.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36或37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多孔篮 上设有多数之通孔。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之 气囊充气器,其中每个该通孔之尺寸系被定成使该 多孔篮能阻止该非叠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直接与 该内周面接触。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之气囊 充气器,其中该通孔之总面积系被定成当该非叠氮 化物气体产生材料正在产生气体时该多孔篮之外 部压力系实质等其之内部压力。41.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36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多孔篮含有面对该 中心圆筒构件上之该通孔且覆盖该内周面配置之 防火陷板部,该通孔系适用于使该点火器之火焰流 至该燃烧室。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之气囊充 气器,其中该防火焰板之高度约为8-15mm。43.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31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支撑板系由0 .5-1.0mm之不锈钢板或钢板作成。44.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25项之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气囊充气器系配置 在车辆之驾驶盘上。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 气囊充气器,其中该气囊充气器系配置在车辆之乘 客侧仪表盘上。46.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气囊充气器,含有: 含有扩散壳及封闭壳之外壳,该扩散壳具有无设置 通孔之圆部,形成在圆部之外周上且设有排气口之 周壁部,及在该周壁部之自由端径向朝外延伸之凸 缘部;该封闭壳与扩散壳一起形成一内部空间,具 有圆部,形成在该圆部之中心上之中心孔,形成在 该圆部之外周上之周壁部及该周壁部之自由端上 径向朝外延伸之凸缘部,该点火装置系设于该封闭 壳之该中心孔内。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气 囊装置,其中该扩散壳及该封闭壳系藉压制金属板 而作成。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气囊装置,其 中该扩散壳之该凸缘部具有用为装设于垫模组之 配件之装设部。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气囊 装置,其中该扩散壳之该凸缘部及该封闭壳之该凸 缘部系用熔接接合在一起。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46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扩散壳及该封闭壳之一或 两者设有加强肋或加强阶段部或两者皆装设。5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封闭壳 之该中心孔在突缘部设有轴向弯曲部俾收容点火 装置。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气囊装置,其中 该扩散壳之该凸缘部及该封闭壳之该凸缘部系在 或接近于该外壳之轴向中心部之横向断面上叠置 而接合在一起。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气囊 装置,其中该扩散壳及该封闭壳系由1.2-3.0mm厚之金 属板作成。5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3项之气囊装置, 其中该金属板系为不锈钢板,镀镍钢板或铝合金板 。5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扩 散壳及该封闭壳具有45-75mm之外径。56.一种气囊装 置,其包括: 具有扩散壳及封闭壳之外壳,该扩散壳系藉压制金 属板而作成并具有排气口,封闭壳也系藉压制金属 板而作成,且具有中心孔; 置于该外壳内之非叠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 设于外壳及与该中心孔做同心配置俾形成点火装 置容纳室之中心圆筒; 设于该容纳室内之点火装置;及 围绕该中心圆筒构件以界定该非叠氮化物气体产 生材料之燃烧室及在常温与100l/min/cm2之流率下具 有0.310-2至1.510-2kg/cm2之压力损失之冷却剂/过滤 器装置,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系适用于冷却及捕 捉该气体产生材料之点燃所产生之燃烧气体及燃 烧颗粒; 用于侦测撞击及输出撞击侦测信号之撞击侦测器; 用于接收撞击侦测信号及输出驱动信号至该气囊 充气器之点火装置以动作该点火装置而点燃该气 体产生材料之控制单元; 被该气囊充气器产生之气体所充气之气囊;及 用于收容该气囊之模组箱。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56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扩散壳及封闭壳系由1.2-3.0 mm厚之不锈钢板作成,分别具有45-75mm及45-75mm之外 径,且在由扩散壳及封闭壳所形成之周壁与冷却器 之间形成一1.0-4.0mm宽之窄空间。58.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56或第57项之气囊装置,其中扩散壳上之排气 口具有2.0-5.0mm之直径且总共有16至24个这种排气口 配置在周边方向上。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6或第57 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中心圆筒构件具有配置在周 边上之多数通孔,这些系连通该燃烧装置容纳室与 该燃烧室。6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9项之气囊装置, 其中该中心圆筒构件总共具有6至9个配置在周边 方向上之直径为1.5-3.0mm之通孔。61.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60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等通孔交错配置成两 列,一列具有3个直径为1.5mm之通孔,而另一列具有3 个直径为2.5mm之通孔6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6或57项 之气囊装置,其中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具有用于 阻止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移位之支撑构件;及 该支撑构件包括面对该中心圆筒构件之该通孔且 覆盖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内部周边表面配置之 防火焰板部,该等通孔系用于使点火器之火焰通过 至燃烧室。6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6或57项之气囊装 置,其中该扩散壳上之排气口系用湿气阻止物封闭 ,该湿气阻止物系为具有该等排气口之直径之2-3.5 倍之宽度之铝带。6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6或57项之 气囊装置,其中该气体产生材料之缓冲物系设于燃 烧室内。6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气囊装置,其 中该缓冲物系由不锈钢网作成并被固定于支撑板, 在该支撑板之内及外周边部设有弯曲部,该缓冲物 系藉该等曲部而被牢牢地保持于中心圆筒与冷却 剂/过滤器装置之间。6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6或57 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外壳之整体高度为25-40mm;及 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系形成为只有外径为40-65mm, 内径为30-55mm,高度篇19-37.6mm之环形组态,另包括只 有容积密度为3.0-5.0g/cm3之多层金属网结构。67.一 种气囊装置,其包括一气囊充气器,该气囊充气器 含有: 具有扩散壳及封闭壳之外壳,该扩散壳系藉压制金 属板而作成并具有排气口,该封闭壳也系藉压制金 属板而作成并具有中心孔; 置于该外壳内之非叠氮化物气体产生材料; 设于外壳内并与中心孔做同心配置以形成点火装 置容纳室之中心圆筒构件,该中心圆筒构件上设有 通孔; 设于该容纳室内之点火装置;及 由具有0.3-0.6mm线径之金属网做成之冷却剂/过滤器 装置,其具有3.0-5.0g/cm3之容积密度,且绕着中心圆 筒构件配置以在外壳内界定气体产生材料容纳室 及燃烧室,另外,其具有冷却燃气之功能及捕捉因 该气体产生材料之燃烧所产生之燃烧颗粒; 用于侦测撞击及输出撞击侦测信号之撞击侦测器; 用于接收该撞击侦测信号并输出一驱动信号至该 气囊充气器之该点火装置以动作该点火装置而点 燃该气体产生材料之控制单元; 被该气囊充气器产生之气体所充气之气囊;及 收容该气囊之模组箱。6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项 之气囊装置,其中该扩散壳及封闭壳系由1.2-3.0mm厚 之不锈钢板作成,且分别具有45-75mm及45-75mm之外径, 另在扩散壳及封闭壳之周壁与冷却剂/过滤器装置 之间形成1.0-4.0mm宽之窄空间。69.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67或68项之气囊装置,其中扩散壳上之排气口之 直径为2.0-5.0mm,且总共有16至24个这种排气口配置 在周边方向上。7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或68项之气 囊装置,其中该中心圆筒构件上具有配置在周边上 多数通孔,这些通孔系连通点火器装置容纳室和该 燃烧室。7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0项之气囊装置,其 中该中心圆筒构件总共有6至9个配置在周边方向 上直径为1.5-3.0mm之通孔;及 扩散壳上之排气口之直径为2.0-5.0mm并总共有16至24 个这种排气口配置在周边方向上。72.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71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等通孔交错配置成 两列,其一列具有3个直径为1.5mm之通孔,另一列具 有3个直径为2.5mm之通孔7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或68 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具有防 止其移位之支撑构件; 该支撑构件含有面对该中心圆筒构件上之通孔且 覆盖冷却剂/过滤器装置内部周面配置之防火焰板 部,该等通孔系用于使该燃烧器之火焰通至该燃烧 室。7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或68项之气囊装置,其 中扩散壳上之排气口系用湿气阻止物封闭,该湿气 阻止物含有宽度系为排气口直径之2-3.5倍之铝带 。7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或68项之气囊装置,其中 该气体产生材料之缓冲物系设于燃烧室内。76.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75项之气囊装置,其中该缓冲物系 由不锈钢网作成并固定于支撑板上,该支撑板在其 之内及外周边部设有弯曲部,该缓冲物系藉该弯曲 部之弹性力而被牢固地保持于中心圆筒及冷却剂/ 过滤器装置之间。7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或68项之 气囊装置,其中该外壳之总体高度为25-40mm;及 该冷却剂/过滤器装置系形成为具有为40-65mm外径, 30-55mm内径,及19-37.6mm高度之环形组态。图式简单 说明: 第一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断面图; 第二图系用在本发明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制造流 程之圆筒金属网之透视图; 第三图系示出将第二图之圆筒网做成冷却剂/过滤 器装置之示意图; 第四图系本发明已形成之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断 面示意图; 第五图系由在径向上压制金属网圆筒而形成之平 板构件之示意图; 第六图系藉辊轧第五图之平板而做成之多层网圆 筒示意图; 第七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另一实施例之断面 图; 第八图系使用第一图及第二图之气囊充气器之本 发明气囊装置示意图; 第九图系传统气囊之断面图 第十图系含有本发明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本发明 气囊充气器之另一实施例之断面图; 第十一图系本发明冷却剂/过滤器装置之平褶网说 明图; 第十二图系气囊充气器之传统冷却/过滤器结构之 部份断面图; 第十三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冷却剂/过滤器装 置之另一实施例之部份断面图; 第十四图及第十五图系第十三图冷却剂/过滤器装 置之外部变形或膨胀抑制组件之图示实施例; 第十六图系示出另外结构细节之本发明气囊充气 器之再另一实施例之断面图; 第十七图系本发明再另外实施例之断面图; 第十八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另一实施例之部 份断面图; 第十九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再另一实施例部 份断面图; 第二十图系适用于乘客侧之气囊之本发明气囊充 气器断面图; 第二十一图系第十六图之气囊充气器顶视图; 第二十二图系第十七图之气囊充气器顶视图; 第二十三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再另一之部份 断面图; 第二十四图系第二十三图之气囊充气器断面图; 第二十五图系第二十三图之气囊充气器之机械式 侦测器断面图; 第二十六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再另一实施例 断面图; 第二十七图系第二十六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 示意图; 第二十八图系第二十六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 前视图; 第二十九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再另一实施例 断面图; 第三十图系第二十九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示 意图; 第三十一图系第二十九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 前视图; 第三十二图系采用第二十三图所示气囊充气器之 本发明气囊装置示意图; 第三十三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再另一实施例 断面图; 第三十四图系第三十三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冷却剂/ 过滤器示意图; 第三十五图系采用第二十图所示气囊充气器之本 发明气囊装置示意图; 第三十六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再另一实施例断 面图; 第三十七图系第三十六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 示意图; 第三十八图系第三十六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 前视图; 第三十九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再另一实施例 断面图; 第四十图系第三十九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示 意图; 第四十一图系第三十九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多孔篮 前视图; 第四十二图系本发明气囊充气器之再另一实施例 断面图;及 第四十三图系第四十二图中气囊充气器之冷却剂/ 过滤器示意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