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冰箱
摘要 本发明之目的系在于将蒸发器薄型化,以提升空间效率。在本发明中,若在冷却器窒14内生成冷气时,此冷气就从冷却器室14供给到冷藏室及冷冻室。并且,冷冻室内之含水量少之冷气,就流经开口31b流回到冷却器室14内,而与散热片节距短之冷冻室用蒸发器22进行热交换,而进行有效率的冷却。又,冷藏室内之含水量多之冷气,就流经开口32b流回到冷却器室14内,而与散热片节距长之冷藏室用蒸发器21进行热交换,而结霜于冷藏室用蒸发器21。因而,由于会提高蒸发器26之冷气冷却效率,故可将蒸发器26薄型化,而提升冰箱之空间效率。
申请公布号 TW368595 申请公布日期 1999.09.01
申请号 TW085102066 申请日期 1996.02.23
申请人 东芝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今泉利正
分类号 A47F3/04;F25D17/06 主分类号 A47F3/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冰箱,其系具备冷藏室、冷冻室及冷却器室, 该冷 却器室内收容有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安装于形成 冷媒流 通路之管子上的多数散热片,且生成冷气供给到上 述冷藏 室及冷冻室,其特征为:上述冷却器室分别连通于 上述冷 藏室及冷冻室,且具有排出上述冷却器所生成冷气 之冷气 排出口、使来自上述冷藏室之冷气回流至冷却器 室之第1 冷气流入口、及使来自冷冻室之冷气回流至冷却 器室之第 2冷气流入口,上述冷却器备有冷却从第1冷气流入 口流入 之冷气之第1冷却器与冷却从上述第2冷气流入口 所流入冷 气之第2冷却器,上述第一冷却器之散热片之节距 系形成 为自冷气流之上游侧朝下游侧依序减小,上述第2 冷却器 之散热片之节距小于上述第1冷却器之上游侧之散 热片之 节距。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冰箱,其具有从 冷藏室对第1 冷气流入口供给冷气之第1冷气回流导管、及从冷 冻室对 第2冷气流入口供给冷气之第2冷气回流导管。3.一 种冰箱,其系具备冷藏室、冷冻室及冷却器室,该 冷 却器室内收容有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安装于形成 冷媒流 通路之管子上的多数散热片,且生成冷气供给到上 述冷藏 室及冷冻室,其特征为:上述冷却器室系连通于上 述冷藏 室及冷冻室,且具有排出上述冷却器所生成冷气之 冷气排 出口、及使来自上述冷藏室及冷冻室之冷气合流 并回流至 冷却器室之冷气流入口,上述冷却器备有位于从上 述冷气 流入口所流入之冷气流之上游侧之第1冷却器与位 于冷气 流之下游侧之第2冷却器,上述第一冷却器之散热 片之节 距系形成为自冷气流之上游侧朝下游侧依序减小, 上述第 2冷却器之散热片之节距小于上述第1冷却器之下 游侧之散 热片之节距。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3项之 冰箱,其具有去除附 着于第1冷却器之霜之第1热源、去除附着于第2冷 却器之 霜之第2热源、及进行发热控制上述第1热源及上 述第2热 源之发热控制手段,此发热控制手段系在压缩机之 每一循 环时使上述第1热源发热。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 项之冰箱,其中上述发热控制手 段系使第2热源隔所定时间发热。6.根据申请专利 范围第1项或第3项之冰箱,其中第1冷却 器及第2冷却器系水平并列。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 第6项之冰箱,其中包含上述冷却器 之冷冻循环手段系配置放冰箱本体之上部。8.根 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3项之冰箱,其中,形成第 1冷却器及第2冷却器之冷媒流通路之管子分别具 有U弯管 ,彼此接近之上述第1冷却器之U弯管部与第2冷却器 之U弯 管部系相对于冷气流以交替位置错开之状态配置 。图式简 单说明:第一图系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之冷冻循 环机组 之横剖面图。第二图系表示冷藏室用蒸发器及冷 冻室用蒸 发器之上视图。第三图系表示冷藏室用蒸发器及 冷冻室用 蒸发器之相关配置之斜视图。第四图系表示冷冻 循环之连 接状态之图。第五图系表示全体构成之纵断侧面 图。第六 图系表示全体构成之纵断正面图。第七图系表示 冷气导管 之横剖面图。第八图系表示放大机械室之纵断侧 面图。第 九图系表示冷冻循环机组之纵断正面图。第十图 系概略地 表示电气性构成之方块图。第十一图系表示压缩 机及玻璃 管加热器之运转时间之图。第十二图系表示本发 明之第2 实施例之相当第一图之图。第十三图系表示习知 之相当第 九图之图。第十四图系表示相当于第一图之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