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视网膜血管管径形变智能化测定系统及其测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视网膜血管管径形变智能化测定系统及其测定方法。本系统由血管图像透射/反射平台、摄像单元、内置图像采集卡、计算机处理单元、图像采集监视器、激光打印机电气连接构成,其中平台由平台基座、滑杆、摄像调距支架、光源上下支架,万向灯柱、反射灯及反射罩、条状无影灯、样本托板、透射窗口、漫射柔质面通过螺丝连接构成;摄像单元由摄像基体、微距镜头、直流电源连接构成;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取像漫射均衡光照法、线化无级扩大法、管径增量符号比较法。本系统转换、调节、操作简便,本发明测量精确,能求取血管管径形变的精确量化数据,为多种疾病预测和诊断提供智能化手段和依据。
申请公布号 CN1164381A 申请公布日期 1997.11.12
申请号 CN97108870.5 申请日期 1997.04.04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林土胜;徐锦堂;张莺;梁庆源;谢洁珍;高庆成
分类号 A61B3/14;A61B3/00 主分类号 A61B3/14
代理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罗观祥
主权项 1、一种视网膜血管管径形变智能化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视网膜血 管图像透射/反射平台(1)、医用摄像单元(2)、内置图像采集卡(3)、个人计算机 处理但元(4)、像采集卡(3)、图像采集监视器(5)、彩色显示器(6)、激光打印机(7) 共同电气构成,其相互连接关系为:CCD摄像机体(27)和微距镜头(28)组成 的医用摄像单元(2)通过摄像调距支架(10)、机械滑杆(9)与视网膜血管图像透射/ 反射平台(1)的基座相固定连接又能以滑动方式调节,并通过图像模拟信号电缆 (30)与内置图像采集卡(3)相电气连接,内置图像采集卡(3)分别通过图像数字信 号电缆及图像模拟信号电缆分别与个人计算机处理单元(4)和图像采集监视器(5) 相电气连接,个人计算机处理单元分别通过图像模拟信号电缆和图像数字信号 电缆分别与彩色显示器(6)和激光打印机(7)相电气连接;其中:视网膜血管图像 透射/反射平台(1)由平台基座(8)、机械滑杆(9)、摄像调距支架(10),无影光源 上支架(11)、无影光源下支架(18)、万向灯柱(12)、(13)、(19)、(20)、无影 反射灯(14)、(15)、(21)、(22)、条状无影灯(24)、横向反射罩(25)、万向灯 柱(26)、样本托板(16)、透射窗口(17)、漫射柔质面(23)等共同连接构成,其 相互连接关系为:机械滑杆(9)通过其下端口的外螺纹及平台基座(8)上的内螺纹 孔洞相配合旋紧从而与平台基座(8)相紧固连接,无影光源上支架(11)通过可旋 紧和松开的活动螺钉分别与机械滑杆(9)的上段及万向灯柱(12)、(13)的一端连 接,无影反射灯(14)、(15)分别固定在万向灯柱(12)、(13)的另一端,摄像调 距支架(10)、中央开有透射窗口(17)的样本托板(16)均分别通过活动螺钉与机械 滑杆(9)的中段相连接,无影光源下支架(18)通过活动螺钉分别与机械滑杆(9)的 下段及万向灯柱(19)、(20)的一端连接,无影反射灯(21)、(22)分别固定在万 向灯柱(19)、(20)的另一端,条状无影灯(24)平行安装在横向反射罩(25)的内 侧面,横向反射罩(25)与万向灯柱(26)的上端紧固连接,万向灯柱(26)的下端 通过螺钉紧固在平台基座(8)上,漫射柔质面(23)放置在平台基座(8)的平面上, 其中心部位正对透射窗口(17);医用摄像单元(2)由CCD摄像基体(27)、微距 镜头(28)、独立直流电源(29)共同连接构成,其相互连接关系为:CCD摄像 机体(27)与微距镜头(28)通过它们自身的相匹配的内外螺纹相配接,CCD 摄像机体(27)还通过活动螺钉与摄像调距支架(10)相固定连接,摄像机体(27)通 过其顶面的两个插孔,并分别通过电源线和图像信号电缆(30)分别与独立直流 电源(29)和装插于计算机主机(31)内的内置图像采集卡相电气连接;个人计算 机处理单元(4)由计算机主机(31)、键盘(32)、轨迹球(33)共同电气连接构成, 其相互连接关系为:键盘(32)和轨迹球(33)分别通过键盘信号电缆和辅助光标 信号电缆与计算机主机(31)相电气连接;内置图像采集卡(3)装插在计算机主机 (31)内部的一个扩展插槽上,并通过扩展槽与计算机主机(31)的主板相电气连 接。
地址 510641广东省广州市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