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碳粉筒
摘要 一种碳粉筒,可抽取式嵌于一成像设备主体(G)之储存凹座(500)内,并且碳粉系予补充至成像设备主体(6)之特定部份。碳粉筒为全新时,一可剥除地粘着至碳粉筒主体(11)下表面之内密封构件(30)将下表面之碳粉筒漏开口(10a)封闭。将碳粉筒嵌入于储存凹座(500)后,藉收卷抽(50)剥除并收卷内密封构件(30)而释放碳粉筒漏开口(10a)。一可滑动式沿碳粉筒主体(1)之下表面所设之外密口构件(40)开启或关闭内密封构件(30)下面之碳粉筒漏开口(10a)。自储存凹座(60)抽出碳粉筒主体(1)时,外密封构件操作构件(60)贴接成像设备主体(G)之贴接部份(80),藉以自动封闭外密封构件(40)。
申请公布号 TW266269 申请公布日期 1995.12.21
申请号 TW082106782 申请日期 1993.08.23
申请人 三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中义久;冈本英治;牧江郁雄;楠田敏明
分类号 G03G15/16 主分类号 G03G15/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巿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七号八楼
主权项 1. 一种碳粉筒,有一碳粉筒主体(1),该主体(1),有一碳粉滴漏开口(10a),并可抽取式嵌于一成像设备主体G之储存凹座(500),其包含:一薄片形内密封构件(30),于可剥除式附着至碳粉筒主体(1)之下表面时,用以封闭碳粉滴漏开口(10a);收卷装置(50),在需要剥除内密封构件(30)时,用以藉收卷而释放碳粉滴漏开口(10a);一薄片形外密封构件(40),于可滑动地设为沿碳粉筒主体(1)之下表面时,能开启及关闭密封构件(30)下面之碳粉滴漏开口(10a);以及外密封构件操作装置(60),设为致使与贴接装置(82e)贴接,用以关闭成像设备主体(G)之外密封构件,俾在与贴接装置(80e)贴接之状态自储存凹座(500)抽出碳粉筒主体(1)时,自动关闭上述外密封构件(40)。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碳粉筒主体(1)由一容纳碳粉之内容器(10)及一容纳该内容器(10)之外容器(20)所构成。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外容器(20)由一对相互可分开式联接之外壳(200,250)所形成。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一对外壳(200,250)藉彼此配合而固定。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一对外壳由一上外壳(200)及一下外壳(250)所构成;一舌片(107)形成于内容器(10)之侧面(102);以及内容器(10)之上述舌片(107)被夹紧于上下外壳(200,250)之配合部份,并且内容器(10)固定在定位至外容器(20)之状态。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收卷装置(50)容纳于一由外容器(20)之内表面及内容器(10)之外表面所分隔之空间内。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碳粉筒,其中在使用该碳筒时,上述外密封构件(40)容纳于一由外容器(20)之内表面及内容器(10)之外表面分隔之空间内部。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外密封构件(40)由一弹性薄片构件所构成,并且在其约略呈直线状态容纳于分隔之空间(70)时,开启上述碳粉滴漏开口(10a),而在倒转情况自分隔之空间(70)抽出时,覆盖该碳粉滴漏开口(10a)。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外密封构件(40)被收卷装置(50)所引导及倒转。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碳粉筒,其中一用以驱动上述收卷装置(50)之马达(55)容纳于由外容器(20)之内表面及内容器(10)之外表面所分隔之空间。1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碳粉筒,另包含:一碳粉进给管(105),形成在内容器(10)之端部,其内部与内容器(10)之内部相通,并且前端穿过外容器(20)之端部;以及一插塞(106),在自上述碳粉进给管(105)供给碳粉后,用以关闭碳粉进给管(105)之前端。1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收卷装置包含一正交于碳粉筒之抽出方向配置之收卷轴(50);以及上述收卷轴(50)使外密封构件(30)之一端固定。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收卷轴(50)包含一联接至外部驱动构件之驱动联接部份。1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碳粉筒,另包含:驱动力传递装置(90),包含一将行与外部驱动构件(H)联接之驱动联接部份(91b),用以将驱动构件(H)之驱动力传递至上述收卷轴(50)。1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驱动力传递装置(90)包含一十字轴线齿轮机构。1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驱动力传递装置(90)包含一斜齿轮机构。1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斜齿轮机构包含一蜗轮机构。1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蜗轮机构包含:一蜗杆,安装于一有驱动联接部份之轴构件上,有一旋转轴线沿碳粉筒之抽出方向;以及一蜗轮,可旋转式安装于将行与上述蜗杆啮合之收卷轴(50)上。1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斜齿轮机构包括一十字形螺旋齿轮机构。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密封构件操作装置包含一滑动构件(60),其在使外密封构件(40)之一端固定之状态横越碳粉滴漏开口(10a),并可沿碳粉筒主体(1)之下表面移动。2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碳粉筒主体(1)包含引导装置(75),用以在使滑动构件(60)之两端可滑动式配合之状态,引导滑动构件(60)之移动。2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引导装置包含形成于内容器(10)之下缘(104)与外容器(20)之面对下缘(251)间之导槽(75),上述滑动构件(60)之两端插入其内。2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外密封构件(40)之二边缘(40c,40d)均受导槽(75)所引导。2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导体(75)包含滑动构件移动限制装置(26),于滑动构件(60)关闭外密封构件(40)时,用以限制滑动构件(60)之移动。2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滑动构件(60)包含关闭贴接装置(61c),用以关闭适于与成像设备主体(G)上之关闭贴接装置(82e)贴接之外密封构件(40),并于抽出碳粉筒时,在关闭贴接装置(82e)推移上述关闭贴接装置(61c)时相对于碳粉筒主体(1)滑动,而藉以关闭外密封构件(40)。2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碳粉筒主体(1)包含:关闭位置止动装置(261),于碳纷筒嵌于储存凹座(500)时,在上述碳粉滴漏开口(10a)被外密封构件(40)开启之状态,用以限制滑动构件(60)之移动,藉以使滑动构件(60)之关闭贴接装置(61c)与成像设备主体(G)上之关闭贴接装置(82e)贴接。2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滑动构件(60)包含开启贴接装置(61b),用以开启适于与成像设备主体(G)上之开启贴接装置(82d)贴接之外密封构件(40),并且在将碳粉筒嵌于储存凹座(500)时,于开启贴接装置(82d)推移开启贴接装置(61b)时藉相对于碳粉筒主体(1)之滑动而释放外密封构件(40)。2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碳粉筒,其中上述碳粉筒主体(1)包含:开启位置止动装置(260),用以于自储存凹座(500)抽出碳粉筒时,在外密封构件(40)释放碳粉滴漏开口(10a)之状态,限制滑动构件(60)之移动,而藉以使滑动构件(60)之开启贴接装置(61b)与成像设备主体(G)上之开启贴接装置(82d)贴接。29. 一种碳粉再装填装置,用以藉一容纳碳粉之碳粉筒(TC)以碳粉再装填一成像设备主体(G)之预定部份,可拆开式嵌于成像设备主体(G)之储存凹座(500),其包含:一碳粉筒主体(1),容纳碳粉并在下表面形成一碳粉滴漏开口(10a);一薄片形内密封构件(30),于可剥除式粘着至碳粉筒主体(1)之下表面时,用以封闭碳粉滴漏开口(10a);收卷装置(50),在需要剥除内密封构件(30)时,用以藉收卷而释放碳粉滴漏开口(10a);一薄片形外密封构件(40),可滑动地设为沿碳粉筒主体(1)之下表面,并能开启及关闭内密封构件(30)下面之碳粉滴漏开口(10a);关闭贴接装置(82e),用以关闭外密封构件(40),设于成像设备主体(G)上;以及外密封构件操作装置(60),于碳粉筒主体(1)自储存凹座(500)抽出在与关闭贴接装置(82e)贴接之状态时自动关闭上述外密封构件(40)。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之碳粉再装填装置,其中上述外密封构件操作装置包含一滑动构件(60),其有关闭贴接装置(61c)用以关闭将行与成像设备主体(G)上之关闭贴接装置(82e)贴接之上述外密封构件(40),于横越碳粉滴漏开口(10a)在使上述外密封构件(40)之一端固定之状态时,上述滑动构件(60)为可碳粉筒主体(1)之下表面移动;以及用以关闭外密封构件(40)之上述关闭贴接装置(82e)设于一活动构件(82),在一推进至成像设备主体(G)之储存凹座(500)内之位置与一自其内退出之位置间自由移动,并被驱迫装置(83)驱迫至前进位置。3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之碳粉筒再装填装置,其中上述活动构件(82)设有一引导部份(262),用以于将碳粉筒嵌于储存凹座(500)时,引导滑动构件(60)之关闭贴接装置与关闭贴接装置(82e)贴接。3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之碳粉筒再装填装置,其中上述滑动构件(60)包含一开启贴接装置(61b),用以开启将行与成像设备主体(G)上之开启贴接装置(82d)贴接之外密封构件(40),以释放外密封构件(40)。3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碳粉筒再装填装置,其中上述关闭贴接装置(82e)及开启贴接装置(82d)系由一对角形斜表面所构成。图示简单说明:图1A及图1B为示意剖面图,顺序显示在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将碳粉筒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之储存凹座之步骤。图2A及图2B为示意剖面图,顺序显示将安装在储存凹座之碳粉筒之内密封构件剥除之步骤。图3A及图3B为示意剖面图,顺序显示自储存凹座抽出已用完碳粉筒之步骤。图4为示意剖面图,显示恰好在完成抽出碳粉筒前之状态。图5为碳粉筒主体概括透视图。图6为碳粉主体之分解透视图。图7为构成外容器上部之上外壳之透视图。图8为内容器之透视图。图9为构成外容器下部之下外壳之透视图。图10为碳粉筒主体之纵剖面图,显示上下外壳之配合部份。图11为纵剖面图,显示上下外壳之配合部份。图12为碳粉筒主体之基本剖面图,显示内容器藉上下外壳之固定状态。图13为收卷轴及驱动联接轴之部份剖面分解透视图。图14为滑动构件之部份剖面透视图。图15为滑动构件之基本剖面图。图16为碳粉筒主体之纵剖面图,显示滑动构件之受引导状态。图17为碳粉筒主体之基本透视图,显示恰好在外密封构件移动至被滑动构件关闭位置前之状态。图18为碳粉筒主体之基本剖面图,显示滑动构件被关闭位置止动构件贴接之状态。图19A及图19B为示意剖面图,顺序显示成像设备主体之储存凹座被一盖关闭之步骤。图20为滑动构件移动构件之部份剖面侧视图。图21为滑动构件移动构件之分解透视图。图22为驱动力传递机构,在储存凹座之盖关闭前之示意剖面图。图23为驱动力传递机构之示意剖面图,显示驱动联接轴将行与盖之关闭作用合作,而与收卷轴联接之状态。图24为驱动力传递机构之示意剖面图,显示驱动联接轴与收卷轴联接之状态。图25为与图22之状态对应之驱动力传递机构之示意剖面图。图26为与图23中之状态对应之驱动力传递机构之示意剖面图。图27为示意剖面图,顺序显示与图24对应之步骤。图28A及图28B为示意剖面图,顺序显示在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碳粉筒插入成像设备主体之储存凹座之步骤。图29为示意剖面图,显示剥除已装好之碳粉筒之内密封构件之步骤。图30为碳粉筒主体之透视图。图31为碳粉筒主体之分解透视图。图32为构成外容器上部之上外壳之透视图。图33为构成外容器下部之下外壳之透视图。图34图收卷装置之分解透视图。图35为滑动构件之部份剖面透视图。图36为基本剖面图,显示滑动构件之贴接状态。图37为关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碳粉筒之分解平面图。图38A,图38B,及图38C为碳粉筒之平面图,侧视图及底视图。图39A及图39B为示意剖面图,显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在碳粉筒之装好状态,剥除内密封构件之步骤,及抽出已用完碳粉筒之中间步骤。图40A及40B为示意剖面图,显示紧接完成抽出碳粉筒前之状态及紧接其后之状态。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