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多元素食用菌蛋白体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素食用菌蛋白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工艺步骤是:1)采用浓度梯度压力法在具有硒、锗、锌添加物的培养基上驯化出生长正常的猴头菇菌和金针菇菌;在具有硒、锗添加物的培养基上驯化出生长正常的香菇菌。2)分别在具有硒、锗、锌添加物的培养料上培育出猴头及金针菇,在具有硒、锗的添加物的培养料上培育出香菇。3)将猴头菇、金针菇、香菇烘干,磨成粉,按1∶2∶2配比制成组合物。该产品营养丰富硒、锗、锌含量高。
申请公布号 CN1100587A 申请公布日期 1995.03.29
申请号 CN93114635.6 申请日期 1993.11.11
申请人 陈新民;陈新俤;王天池 发明人 陈新民;陈新俤;王天池
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代理机构 福建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蔡学俊
主权项 1、一种多元素食用菌蛋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1)驯化、培育富集硒、锗、锌的猴头菇(1.1)驯化猴头菇菌(1.1.1)以Raper和Miles(1958)完全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配制出一组添加有不同量的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的猴头菇菌基本培养基,分别装入相应的一组比较试管内;同时另外制备装有Raper和Miles完全培养基的基准试管;(1.1.2)按常规方法在上述试管中接上猴头菇菌丝,并进行菌种培养,20天后,观察各比较试管及基准试管内的菌丝生长情况,选出若干个菌丝生长情况较正常并与基准试管内的菌丝基本一致的比较试管,再从中选择出一个其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添加量较多的比较试管,确定该试管中的菌丝为第一代猴头菇驯化菌丝;(1.1.3)参照第一代菌丝的培养基中添加物的配比调配具有亚硒酸钠、氯化锗及硫酸锌添加物的培养基,将第一代猴头菇驯化菌丝接种于该培养基上,进行若干次反复培养驯化,从而获得能适应该培养基生长的硒、锗、锌富集量高的猴头菇驯化菌种;(1.2)培育富集硒、锗、锌的猴头菇(1.2.1)采用麦粒培养料(1.2.2)配制具有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的溶液,其添加物的配比低于(1.1.3)用以驯化第一代菌丝的培养基的添加物配比,并调该溶液的PH值为3~5;(1.2.3)按浓度分级法配制若干种不同浓度的具有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的溶液,并调上述溶液的PH值为3~5,上述若干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按等量混合后,其混合剂中各添加物的浓度低于(1.2.2)配制的溶液;(1.2.4)根据干培养料的总吸水量依次将(1.2.3)配制的若干种溶液洒入培养料中,使之充分吸收;(1.2.5)将经(1.2.4)处理的培养料投入(1.2.2)配制的溶液中煮沸,然后取出沥干,调PH5~6;(1.2.6)按常规方法将培养料装瓶、杀菌,再把经(1.1.3)驯化后的猴头菇菌接入培养瓶内,按常规方法培育猴头菇;(2)驯化培育富集硒、锗的香菇(2.1)驯化香菇菌(2.1.1)以Paper和Miles(1958)完全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配制出一组添加有不同量的亚硒酸钠及氧化锗的香菇菌基本培养基,分别装入相应的一组比较试管内;同时另外制备装有Raper和Miles完全培养基的基准试管;(2.1.2)按常规方法在上述试管中接上香菇菌丝,并进行菌种培养,30天后,观察各比较试管及基准试管内的菌丝生长情况,选出若干个菌丝生长情况较正常并与基准试管内的菌丝基本一致的比较试管,再从中选择出一个其培养基中亚硒酸钠及氧化锗添加量较多的比较试管,确定该试管中的菌丝为第一代香菇驯化菌丝;(2.1.3)参照第一代菌丝的培养基中添加物的配比调配具有亚硒酸钠及氧化锗添加物的培养基,将第一代香菇驯化菌丝接种于该培养基上,进行若干次反复培养驯化,从而获得能适应该培养基生长的硒、锗富集量高的香菇驯化菌种;(2.2)培育富集硒锗的香菇(2.2.1)采用麦粒培养料(2.2.2)配制具有亚硒酸钠及氧化锗的溶液,其添加物的配比低于(2.1.3)用以驯化第一代菌丝的培养基的添加物配比,并调该溶液的PH值为3~5;(2.2.3)按浓度分级法配制若干种不同浓度的具有亚硒酸钠及氧化锗的溶液,并调上述溶液的PH值为3~5,上述若干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按等量混合后,其混合剂中各添加物的浓度低于(2.2.2)配制的溶液;(2.2.4)根据干培养料的总吸水量依次将(2.2.3)配制的若干种溶液洒入培养料中,使之充分吸收;(2.2.5)将经(2.2.4)处理的培养料投入(2.2.2)配制的溶液中煮沸,然后取出沥干,调PH5~6;(2.2.6)按常规方法将培养料装瓶、杀菌,再把经(2.1.3)驯化后的香菇菌接入培养瓶内,按常规方法培育香菇;(3)驯化培育富集硒、锗、锌的金针菇(3.1)驯化金针菇菌(3.1.1)以Raper和Miles(1958)完全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配制出一组添加有不同量的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的金针菇菌基本培养基,分别装入相应的一组比较试管内;同时另外制备装有Raper和Miles完全培养基的基准试管;(3.1.2)按常规方法在上述试管中接上金针菇菌丝,并进行菌种培养,20天后,观察各比较试管及基准试管内的菌丝生长情况,选出若干个菌丝生长情况较正常并与基准试管内的菌丝基本一致的比较试管,再从中选择出一个其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添加量较多的比较试管,确定该试管中的菌丝为第一代金针菇驯化菌丝;(3.1.3)参照第一代菌丝的培养基中添加物的配比调配具有亚硒酸钠、氯化锗及硫酸锌添加物的培养基,将第一代金针菇驯化菌丝接种于该培养基上,进行若干次反复培养驯化,从而获得能适应该培养基生长的硒、锗、锌富集量高的金针菇驯化菌种;(3.2)培育富集硒、锗、锌的金针菇(3.2.1)采用麦粒培养料(3.2.2)配制具有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的溶液,其添加物的配比低于(3.1.3)用以驯化第一代菌丝的培养基的添加物配比,并调该溶液的PH值为3~5;(3.2.3)按浓度分级法配制若干种不同浓度的具有亚硒酸钠、氧化锗及硫酸锌的溶液,并调上述溶液的PH值为3~5,上述若干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按等量混合后,其混合剂中各添加物的浓度低于(3.2.2)配制的溶液;(3.2.4)根据干培养料的总吸水量依次将(3.2.3)配制的若干种溶液洒入培养料中,使之充分吸收;(3.2.5)将经(3.2.4)处理的培养料投入(3.2.2)配制的溶液中煮沸,然后取出沥干,调PH5~6;(3.2.6)按常规方法将培养料装瓶、杀菌,再把经(3.1.3)驯化后的金针菇菌接入培养瓶内,按常规方法培育金针菇;(4)加工成品(4.1)分别对上述步骤培育出的猴头菇,香菇及金针菇进行烘干处理并磨成粉,(4.2)以上述步骤加工出的三种食用菌粉状物配成可供食用的组合物即多元素食用菌蛋白体。
地址 350004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洋中新村11座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