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附轭之拉链拉头及其接合方法
摘要 一种崭新而有进步性之附轭之拉链拉头及一种崭新而有进步性之方法用以接合该轭(5)至该拉头本体(1),得以简单操作下完成,而使外观具吸引性并提供该轭(5)与该拉头本体(1)之间之稳定结合。该拉头本体(1)之前、后支持柱(10,11)各设有扣锁凹槽(16),而该轭(5)之触接表面亦设有与该扣锁凹槽(16)相对之突部(17)。所选择之实施例于该支持柱(10,11)被该轭(5)覆盖后,压迫力于锻造过程中施加于突部(17)以使该突部(17)之材料流入该扣锁凹槽(16)而形成一膨胀部(17)以促成稳定之结合。于所举另一实施例,俟该轭(5)被覆盖于支持柱(10,11)上,并被加压于覆盖较深之方向后,各支持柱(10,或11)之一部藉塑性流动而变形以于该轭(5)之扣锁凹槽(16)形成一膨胀部(17)以便将该轭(5)与支持柱(10,11)结合。
申请公布号 TW204297 申请公布日期 1993.04.21
申请号 TW081103140 申请日期 1992.04.21
申请人 华可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吉田弘;金丸尚信;巿川伸广;槻庆一
分类号 A44B19/26;B21D53/50 主分类号 A44B19/2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林敏生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伟成第一大楼
主权项 1﹒一种附轭之拉链拉头包含一轭(5),系接合于拉 头本体(1)之拉片支 持面而前后支持柱(10.11)自此直立突出;该附轭(S) 之拉头之 特征在于:该轭(5)与该支持柱(10.11)之任一,于触接 面上设 有扣锁凹槽(16),其中该轭(5)覆盖该支持柱(10.11)而 被 强迫触接该支持柱(10.11)之侧面,以及其中另一之 材料被塑性变 形以藉塑性流体流入该扣锁凹槽(16)前于该各扣锁 凹槽(16)产生 一膨胀部(17)。 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一种附轭之拉链拉 头,其中该轭(5)之触接 面于该轭(5)之纵方向设有一扣锁凹槽(16)。 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一种附轭之拉链拉 头,其中该各支持柱(10 、11)之触接面设有凹面槽(18)与向下逐渐尖细之扣 锁凹槽(16 ),该各凹面槽(18)设置于该支持柱(10.11)之上,下方 向而 经由阶段肩部(19)与该扣锁凹槽(16)连接,其中设轭( 5)之触 接面设有与凹面槽(18)相对之直线膨胀部,以及其 中该各直线膨胀部 之下部藉塑性流体而塑性变形以于该扣锁凹槽(16) 产生该膨胀部(1 7)。 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一种附轭之拉链拉 头,其中前、后支持柱(1 0.11)系自该拉头本体(1)直立突出,其中扣锁凹槽(16) 形成 于该支持柱(10.11)之直立面上,其中突部(17')系形成 于面饱@ 儭茼怏磪W槽(16)之该轭(5)之相对面,其中该轭(5)覆 盖于该丑@ 銕軉W(1011)上,及其中该轭(5)之该突部(17')被处理而 变 形以流入该扣锁凹槽(16)。 5﹒一种将轭(5)触接及接合于前后支持柱(10.11)之 接合方法,该 支持柱在被轭覆盖下自拉链拉头本体(1)突出,该轭 (5)之接合方法 之特征在于下列步骤:于该轭(5)与该支持柱(10.11) 之任一之 触接面上形成扣锁凹槽(16),藉另一之塑性变形而 准备流入该扣锁凹 槽(16)之额外材料流体,及强迫该轭(5)自支持柱之 上位置压该支 持柱(10.11)使其塑性变形而使该额外材料以塑性流 体进入该扣锁 凹槽(16),其间藉固定器(R)将该轭(5)之宽度方向自 两侧予以 保持。 6﹒一拉链拉头之一轭接合方法包含一拉头本体(1) 、一拉片(2)、一弹 簧箔(4),以及一轭(5);该方法之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形成具有前 后支持柱(10.11)之一拉头本体(1),该支持柱被设置 于一拉片 支持面上之该轭接合处内,并于该支持柱(10.11)之 直立面上设有 扣锁凹槽,形成突部(17')于与该覆盖轭(5)之该扣锁 凹槽(16﹛@ ^相对之该支持柱之外面上,以及该轭(5)覆盖于该 支持柱(10,1╮@ 陛^后,藉由锻造过程之压迫力使该突部(17')流进该 扣锁凹槽(16 )以形成一膨胀部(17)。 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一拉链拉头之一轭 接合方法,其中该方法包含 下列步骤:形成扣锁凹槽(16)于一前支持柱(10)之两 侧面上与形 成一扣锁凹槽于后支持柱(11)之一后面上,于一轭(5 )形成与该后 支持柱(11)之后面扣锁凹槽相对之爪(21),该轭(5)之 该爪( 21)与后面之该扣锁凹槽相互扣锁,以及将该轭(5)覆 盖于该各支持 柱(10.11)后,于锻造过程藉压迫力使该突部(17')流进 该支哄@ 軉W之该扣锁凹槽(16)。图示简单说明: 图1(A)系依据本发明接合该轭之 前状态之附有一轭之拉头断面图; 图1(B)系于接合该轭期间之状态 之附有一轭之拉头断面图; 图1(C)系于接合该轭后之状态之 附有一轭之拉头断面图; 图2(A)系依据本发明之另一变换 例在接合该轭之前状态之附有一轭之拉头 断面图; 图2(B)系于接合该轭期间之状态 之附有一轭之拉头断面图; 图2(C)系于接合该轭后之状态之 附有一轭之拉头断面图; 图3(A)系依据本发明之进一步变 换例在接合该轭之前之状态之附有一轭之 拉头断面图; 图3(B)系于接合该轭期间之状态 之附有一轭之拉头断面图; 图3(C)系于接合该轭后之状态之 附有一轭之拉头断面图; 图4系依据本发明之附有一轭接合手 段之一拉头之分解及透视图; 图5系依据本发明之附有一轭接合手 段之一拉头之透视图; 图6(A)系于本发明之另一变换, 即支持柱被覆盖于该轭之状态之一拉头之 一轭接合手段之断面图; 图6(B)系附有轭之本发明之一拉 头之主要断面图; 图7系于本发明之另一变换,一轭亦 接合于一拉头之一轭接合手段之主要断面 图; 图8系于本发明之进一步变换,一轭 接合于一拉头之一轭接合手段之主要断面 图; 图9系依据本发明,附有一轭接合手 段之一拉头分解及透视图; 图10系依据本发明,该轭接合手段之 进一步变换之侧面图。
地址 日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