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制造热交换器元件之方法及装置以及适合该方法及装置之热交换器元件
摘要 制造具管形主壳之热交换元件之方法,该主壳之横断面远大于其高度,井于其表面设大肋条,以增加其热交换面积,其特征为一有肋条之金属片(2)加于主壳部分(1)之纵向相反宽边(1a)之每一边,每一此等金属片系从板金卷拉成,在应用之前此等金属片系利用成形单元(3)摺好或皱好,而在主壳部分(1)表面上压过后便熔接于其上,至少是在多个安装点加以熔接。
申请公布号 TW223599 申请公布日期 1994.05.11
申请号 TW081109870 申请日期 1992.12.09
申请人 巴其–杜尔股份公司 发明人 米诺斯拉夫.庞哈斯基;哈斯–乔格.谢瑞;乔根.布拉姆;渥夫甘.哈登
分类号 B23P15/26 主分类号 B23P15/2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制造热交换元件之方法,其中该热交换元件具有管形主壳,主壳之构截面远大于其高度,并在其表面上设有肋条,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其特征为带有肋条之金属片(2)系上在主壳部分(1)纵向之每一相反之宽边(1a),每一此等片系从片金属卷拉成,在上到主壳部分之前系利用成形器(3)打摺或作皱,及在压上主壳部分1之表面之后,至少系在多个安装点熔接于主壳部分。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特征为主壳部分(1)及有肋片(2)系连续一起熔接设备(7a,7b,7c)移动,此移动系由一与带肋之片(2)之外形相啮接之传动系统(6a,6b,6c)所产生。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应用了一共同控制器(8)来控制传动系统(6a,6b,,6c),此系统同时将带肋之金属片(2)在主壳部分(1)上定位,并控制熔接设备(7a,7b,7c)及成形有肋之片(2)之成形器(3)。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有助金属片(2)在上到主壳部分(1)之前系设以缺口(2b,2c)或冲孔(2a)至少于其部分表面上。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等冲压而成之孔系成槽形(2a)位于有助金属片(2)之该等后来要顶住主壳部分(1)之部分。6﹒一种制造热交换元件之装置,该热交换元件具有管形主壳,主壳之构截面远大于其高度,并在其表面上设有肋条,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其特征为有两片压板(5)装在一基板(4)上,该基板设有至少一纵向导件(4a)用于主壳部分(1),以及熔接设备(7a)和传动系统(6a,6b,6c)均装在此等压板(5)上。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等压板(5)系以弹簧力装载,弹簧力系朝主壳部分(1)施力。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或7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传动系统含有至少一对传动滚(6b),于其周边设有一与有肋片(2)之外形相对应之齿系外形,及至少传动滚(6b)之一可由传动马达(6c)加以传动。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或7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传动系统含一可以适当传动之架,其所带有之齿系外形对应于有助之金属片(2)之外形。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熔接设备含有多个雷射头(7a)以产生点焊或短线焊,并由一共同之控制器(8)所控制。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多个传动滚(6b)系装在每一压板上(5),在一共同轴(6a)上彼此相间开,以及其特征为该熔接设备之该等宙射头(7a)系位于传动滚(6a)之间或其傍。12﹒一种带有管形主壳之热交换元件,其横截面远大于其高度,并在其表面设有肋条,以增加热交换面横,其特征为该等肋条系由打摺或打皱成肋上金属片(2)构成,并施于主壳部分(1)纵向之相反宽边(1a),并在至少多个安装点熔接至主壳部分(1)。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热交换元件,其特征为有助金属(2)之宽度小于主壳部分(1)之宽度,及未设有肋条之引导区域系形成于主壳部分(1)之纵缘(1b)。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13项之热交换元件,其特征为该有肋之金属片(2)系于至少其表面之一部分设有缺口 (2b ,2c)及(或)冲孔(2a)。图示简单说明:图1示一装置及一热交换元件之第一例示性实施例之透视图;图2为通过一热交换元件之例示性实施例之剖面图;图3示一相当于图2之一第三实施例之剖面图;及图4示通过一热交换器元件之另一剖面图。
地址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