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醯胺系化合物、聚烯烃树脂及成形体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1.11
申请号 TW093131011 申请日期 2004.10.13
申请人 新理化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北川宏;石川雅英;上冈千明;仁贺助宏;内山阳平
分类号 C08L23/10 主分类号 C08L23/1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一种混合物,系以下述通式(1)表示之醯胺系化合物之至少2种之混合物:R1-(CONHR2)a(1)〔式中,a表示2~6之整数,且R1表示碳数2~30之饱和或不饱和脂肪族聚羧酸残基,而该脂肪族聚羧酸残基之价数为2~6,又,2~6个之R2基系相同或相异,且分别表示以通式(a)@sIMGTIF!d10013.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或以通式(b)@sIMGTIF!d10014.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顺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又,以前述通式(a)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系以混合物中所有2-烷基环己胺残基之70莫耳%以上、小于100莫耳%之比例存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合物,其中以前述通式(a)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系以混合物中所有2-烷基环己胺残基之71.9莫耳%以上、小于100莫耳%之比例存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合物,其中前述R3系碳数1~6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合物,其中前述R3系甲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合物,其中前述R1系1,2,3-丙烷三羧酸残基或1,2,3,4-丁烷四羧酸残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合物,其中前述R1系1,2,3-丙烷三羧酸残基,且以下述数式(E)定义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之吸光度比例(Ctrans)为56.3%以上、小于72.0%:Ctrans(%)=〔Atrans/(Atrans+Acis)〕×100 (E)〔式中,Atrans表示藉由FT-IR法(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法)测定,且于对应之全反式化合物中以前述通式(a)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的N-H伸缩振动吸收信号显现时之波数的吸光度;Acis表示藉由FT-IR法测定,且于对应之全顺式化合物中以前述通式(b)表示之顺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的N-H伸缩振动吸收信号显现时之波数的吸光度〕。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4项中任一项之混合物,其中前述R1系1,2,3,4-丁烷四羧酸残基,且以下述数式(E)定义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之吸光度比例(Ctrans)为58.8%以上、小于71.5%:Ctrans(%)=〔Atrans/(Atrans+Acis)〕×100 (E)〔式中,Atrans表示藉由FT-IR法(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法)测定,且于对应之全反式化合物中以前述通式(a)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的N-H伸缩振动吸收信号显现时之波数的吸光度;Acis表示藉由FT-IR法测定,且于对应之全顺式化合物中以前述通式(b)表示之顺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的N-H伸缩振动吸收信号显现时之波数的吸光度〕。一种醯胺系化合物,系以下述通式(1)表示:R1-(CONHR2)a(1)〔式中,a表示2~6之整数,且R1表示碳数2~30之饱和或不饱和脂肪族聚羧酸残基,而该脂肪族聚羧酸残基之价数为2~6,又,2~6个之R2基系相同,且表示以通式(a)@sIMGTIF!d10015.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醯胺系化合物,其中前述R3表示碳数1~6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醯胺系化合物,其中前述R3系甲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醯胺系化合物,其中前述R1系1,2,3,4-丁烷四羧酸残基或1,2,3-丙烷三羧酸残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醯胺系化合物,其中前述R1系1,2,3,4-丁烷四羧酸残基,且前述R3为甲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醯胺系化合物,其中前述R1系1,2,3,-丙烷三羧酸残基,且前述R3为甲基。一种聚烯烃树脂用成核剂,系含有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7项中任一项之混合物者。一种聚烯烃树脂用成核剂,系含有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至13项中任一项之醯胺系化合物者。一种聚烯烃树脂组成物,系含有聚烯烃树脂及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7项中任一项之混合物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至13项之醯胺系化合物者。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聚烯烃树脂组成物,其中相对于前述聚烯烃树脂100重量份,含有0.01~10重量份之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7项中任一项之混合物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至13项之醯胺系化合物。一种聚烯烃树脂成形体,系可藉由成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聚烯烃树脂组成物而得者。一种制造法,系混合物之制造方法,且前述混合物系以下述通式(1)表示之醯胺系化合物之至少2种之混合物:R1-(CONHR2)a(1)〔式中,a表示2~6之整数,且R1表示碳数2~30之饱和或不饱和脂肪族聚羧酸残基,而该脂肪族聚羧酸残基之价数为2~6,又,2~6个之R2基系相同或相异,且分别表示以通式(a)@sIMGTIF!d10016.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或以通式(b)@sIMGTIF!d10017.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顺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且,以前述通式(a)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系以混合物中所有2-烷基环己胺残基之70莫耳%以上、小于100莫耳%之比例存在,又,前述制造法包含有:使以通式(2)R1-(COOH)a(2)〔式中,R1表示碳数2~30之饱和或不饱和脂肪族聚羧酸残基,且a表示2~6之整数〕表示之聚羧酸或其反应性衍生物与胺混合物进行醯胺化反应,且前述胺混合物包含有:(i)以通式(3a)@sIMGTIF!d10018.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及(ii)以通式(3b)@sIMGTIF!d10019.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顺式-2-烷基环己胺,又,藉由气体层析法(GLC)测定且以前述通式(3a)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含量为70%以上、小于100%者。一种制造法,系醯胺系化合物之制造方法,且该醯胺系化合物系以下述通式(1)表示:R1-(CONHR2)a(1)〔式中,a表示2~6之整数,且R1表示碳数2~30之饱和或不饱和脂肪族聚羧酸残基,而该脂肪族聚羧酸残基之价数为2~6,又,2~6个之R2基系相同,且表示以通式(a)@sIMGTIF!d10020.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残基〕,又,该制造法包含有:使以通式(2)R1-(COOH)a(2)〔式中,R1表示碳数2~30之饱和或不饱和脂肪族聚羧酸残基,且a表示2~6之整数〕表示之聚羧酸或其反应性衍生物与以通式(3a)@sIMGTIF!d10021.TIF@eIMG!(式中,R3表示碳数1~10之直链状或分枝状烷基)表示之反式-2-烷基环己胺进行醯胺化反应。一种聚烯烃树脂成形体之刚性提升方法,系于聚烯烃树脂中掺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7项中任一项之混合物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至13项之醯胺系化合物以得到树脂组成物,且使该树脂组成物成形者。一种用途,系使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7项中任一项之混合物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至13项之醯胺系化合物以提升聚烯烃树脂成形体之刚性者。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