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自行车变速控制缆索的力传递机构
摘要 提供一种力传递单元来接合连接于手操作变速控制单元的控制缆索。此力传递单元包含一车把附着构件以及用来改变控制缆索的方向的一缆索变向构件,其中方传递单元与变速控制单元分离。一齿轮指示器可与力传递单元一起形成,也可代替力传递单元,使得齿轮指示器可位在远离变速控制单元的位置处。
申请公布号 TW476721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2.21
申请号 TW088117793 申请日期 1999.10.14
申请人 岛野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尾濑宪治
分类号 B62M25/00 主分类号 B62M2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力传递单元,用来接合一控制缆索,该控制缆索具有在一外套内滑动的一内钢丝索,且连接于用来控制一自行车变速器的一手操作变速控制单元,该力传递单元包含:一第一附着构件,用来将该力传递单元附着于一自行车;一安装构件,连接于该第一附着构件;一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安装构件上;一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安装构件上;一缆索变向构件,设置在该安装构件上,且具有用来接收该控制缆索于其上的一缆索变向表面,以因而在该控制缆索经过该缆索变向表面上时改变该控制缆索的方向,其中该力传递单元与该变速控制单元分离;及一齿轮指示器,连接于该安装构件,其中该齿轮指示器回应该控制缆索的移动而移动,用来指示该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缆索变向构件包含一滑轮。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滑轮具有一缆索卷绕沟槽。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缆索卷绕沟槽具有螺旋形状,并且绕该滑轮延伸大约270。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缆索卷绕沟槽具有一固定的曲率半径。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缆索卷绕沟槽具有一变化的曲率半径。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滑轮包含:用来附着一第一缆索段的一第一缆索附着位置;及用来附着一第二缆索段的一第二缆索附着位置。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一第二附着构件,用来将该力传递单元附着于该自行车。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一附着构件平行于该第二附着构件。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齿轮指示器回应该滑轮的旋转而移动。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滑轮绕一滑轮轴线旋转,该齿轮指示器绕一指示器轴线旋转,并且该滑轮轴线垂直于该指示器轴线。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用来将该滑轮设定在多个位置中的一位置的分度转位机构。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二外套止件包含一缆索调整圆筒。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安装构件包含一第一侧壁及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一第二侧壁,该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上,并且该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二侧壁上。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齿轮指示器指示一前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齿轮指示器指示一后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1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齿轮指示器具有盘形形状。18.一种力传递单元,用来接合第一和第二控制缆索,该第一和第二控制缆索分别连接于第一和第二手操作变速控制单元,其中该第一控制缆索具有在一第一外套内滑动的一第一内钢丝索,且该第二控制缆索具有在一第二外套内滑动的一第二内钢丝索,该力传递单元包含:一外壳,与该第一和第二变速控制单元分离,其中该外壳具有一外壳壁,其包含延伸通过该外壳壁的一第一缆索通道,延伸通过该外壳壁的一第二缆索通道,延伸通过该外壳壁的一第三缆索通道,及延伸通过该外壳壁的一第四缆索通道,并且其中该第一缆索通道,该第二缆索通道,及该第三缆索通道彼此间隔开;一附着构件,连接于该外壳,用来将该外壳连接于一自行车;一第一缆索变向构件,设置在该外壳内,用来改变该第一控制缆索的方向;及一第二缆索变向构件,设置在该外壳内,用来改变该第二控制缆索的方向。1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一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及一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2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一第三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及一第四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2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外壳壁包含一第一侧壁及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一第二侧壁,该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上,并且该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二侧壁上。2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一第三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及一第四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2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外壳壁包含一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一第二侧壁,及在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一中间壁,该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上,并且该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中间壁上。2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二外套止件包含一缆索调整圆筒。2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一第三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及一第四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2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三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二侧壁上,并且该第四外套止件设置在该中间壁上。2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二外套止件包含一第一缆索调整圆筒,并且该第四外套止件包含一第二缆索调整圆筒。2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一第一齿轮指示器,设置在该外壳上,其中该第一齿轮指示器回应该第一控制缆索的移动而移动,用来指示一第一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及一第二齿轮指示器,设置在该外壳上,其中该第二齿轮指示器回应该第二控制缆素的移动而移动,用来指示一第二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2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一齿轮指示器及该第二齿轮指示器一起设置在一单一视窗的后方。3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一齿轮指示器具有盘形形状,并且该第二齿轮指示器具有盘形形状。31.一种力传递单元,用来接合一控制缆索,该控制缆索具有在一外套内滑动的一内钢丝索,且连接于用来控制一自行车变速器的一手操作变速控制单元,该力传递单元包含:一外壳,与该变速控制单元分离,且具有一外壳壁,其包含延伸通过该外壳壁的一第一缆索通道,及延伸通过该外壳壁且与该第一缆索通道间隔开的一第二缆索通道;一第一附着构件,连结于该外壳,用来将该力传递单元附着于一自行车;一缆索变向构件,设置在该外壳内,且具有用来接收该控制缆索于其上的一缆索变向表面,以因而在该控制缆索经过该缆索变向表面上时改变该控制缆索的方向;及一齿轮指示器,设置在该外壳上,其中该齿轮指示器回应该控制缆素的移动而移动,用来指示该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3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另外包含:一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及一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3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二外套止件包含一缆索调整圆筒。3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外壳壁包含一第一侧壁及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一第二侧壁,该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上,并且该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二侧壁上。3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齿轮指示器指示一前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3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齿轮指示器指示一后自行车变速器的齿轮位置。3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齿轮指示器具有盘形形状。38.一种力传递单元,用来接合一控制缆索,该控制缆索具有在一外套内滑动的一内钢丝索,且连接于一手操作变速控制单元,该力传递单元包:一第一附着构件,用来将该力传递单元附着于一自行车;一安装构件,连接于该第一附着构件;一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安装构件上;一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安装构件上;一缆索变向构件,设置在该安装构件上,用来改变该控制缆索的方向,其中该力传递单元与该变速控制单元分离;且其中该安装构件包含一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一第二侧壁,及在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一中间壁,该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上,并且该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中间壁上。3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二外套止件包含一缆索调整圆筒。40.一种力传递单元,用来接合一控制缆索,该控制缆索具有在一外套内滑动的一内钢丝索,且连接于一手操作变速控制单元,该力传递单元包含:一外壳,与该变速控制单元分离,且具有一外壳壁,其包含延伸通过该外壳壁的一第一缆索通道,及延伸通过该外壳壁且与该第一缆索通道间隔开的一第二缆索通道;一第一附着构件,连接于该外壳,用来将该力传递单元附着于一自行车;一缆索变向构件,设置在该外壳内,用来改变该控制缆索的方向;一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一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外壳壁上;且其中该外壳壁包含一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一第二侧壁,及在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一中间壁,该第一外套止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上,并且该第二外套止件设置在该中间壁上。4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所述的力传递单元,其中该第二外套止件包含一缆索调整圆筒。42.一种力传递机构,用来接合一控制缆索,该控制缆索连接于用来控制一自行车变速器的一手操作变速控制单元,该力传递机构包含:一车把;及一力传递单元,包含:一外壳,与该变速控制单元分离;一第一车把附着构件,连接于该外壳及该车把;及一缆索变向构件,设置在该外壳内,且具有用来接收该控制缆索于其上的一缆索变同表面,以因而在该控制缆索经过该缆索变向表面上时改变该控制缆索的方向;其中该车把包含一中央设置的车把杆,并且该外壳靠近该车把杆设置。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的力传递机构,另外包含连接于该外壳及该车把的一第二车把附着构件,其中该车把杆设置在该第一车把附着构件与该第二车把附着构件之间。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的特别实施例的顶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2-2所取的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线3-3所取的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力传递单元的剖开前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线5-5所取的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力传递机构的分解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7-7所取的视图。图8是沿图6中的线8-8所取的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滑轮和钢索的另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滑轮和钢索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是沿图10中的线11-11所取的视图。图12是沿图10中的线12-12所取的视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