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热转印方法及印表机系统
摘要 一种热转印方法利用多色的热转印色带、中间转印媒介、热列印头与压着这些组件的压纸卷筒,藉由交替地驱动热列印头的发热元件来执行热转印。热转印色带之油墨层的厚度在0.4-1.0μm,而压纸卷筒的橡胶硬度为80°或以上。
申请公布号 TW542796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7.21
申请号 TW091115578 申请日期 2002.07.12
申请人 东芝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三木武郎
分类号 B41J2/315 主分类号 B41J2/315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热转印装置中的热转印方法,包括:形成在膜状基底物件上之具有0.4-1m厚度彩色可热熔油墨层的热转印色带;具有接收层的中间转印媒介,多层可热熔彩色油墨层中的油墨从形成在膜状基底物件上的热转印色带被转印在其上;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列印头,该发热元件被配置为一直线以利用至少两个发热元件形成一个图素;及藉由超过80橡胶硬度之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纸卷筒,其与热列印头、热转印色带与中间转印媒介以重叠的状态接触,该热转印方法包含:根据影像资料藉由选择性地应用与驱动热列印头的发热元件将影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媒介的接收层上,以便从热转印色带将可热熔油墨层的油墨热转印到中间转印媒介上;及将具有形成影像之中间转印媒介的接收层在压力与热度下转印至列印媒介上。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热转印方法,其中当列印多数値度影像时,对每一条列印线交替提供动力并驱动热列印头的奇数发热元件与偶数发热元件,且对每一条列印线交替形成奇数图素与偶数图素。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热转印方法,其中当列印二元影像时,图素形成于与热列印头之发热元件线路方向平行的方向中。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热转印方法,其中热转印色带的多色可热熔油墨层是从以颜料剂形成而来,且以固着剂树脂为主要成分。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热转印方法,其中热列印头与压纸卷筒的压触力为3.0N/cm或以上。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热转印方法,其中热转印色带的多色可热熔油墨层包含青绿色油墨、洋红色油墨、黄色油墨、黑色油墨以及无色或浅色紫外线激励萤光油墨。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热转印方法,其中对于列印多数値度影像,热转印色带藉由热列印头将可热熔的青绿色、洋红色、黄色、黑色以及无色或浅色紫外线激励萤光油墨形成在长条膜状支持物件的一侧上。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热转印方法,其中热转印色带的油墨层厚度为0.4-1m。9.一种印表机系统,包含:一印表机,包括:形成在膜状基底物件上之具有0.4-1m厚度彩色可热熔油墨层的热转印色带;具有接收层的中间转印媒介,多层可热熔彩色油墨层中的油墨从形成在膜状基底物件上的热转印色带被转印在其上;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列印头,该发热元件被配置为一直线以便利用至少两个发热元件形成一个图素;及藉由具有超过80之橡胶硬度的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纸卷筒,其与热列印头、热转印色带与中间转印媒介以重叠的状态接触,及列印控制器,用以根据影像资料藉由选择性地提供动力并驱动热列印头之发热元件来控制列印影像、藉由将热转印色带之可热熔油墨层的油墨热转印到中间转印媒介的接收层上,以在中间转印媒介的接收层上形成影像,以及将中间转印媒介的接收层与形成于其上的影像进行转印;及透过双向通讯构件连接于印表机的电脑,其将欲列印的影像资料发送给印表机的列印控制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印表机系统,其中该电脑进一步包含:用以将欲列印之影像资料进行显影的影像显影处理器,对于每一条列印线藉由交替地施加动力并驱动热列印头的奇数发热元件与偶数发热元件,以交替地形成对每一条列印线的奇数图素与偶数图素,当在印表机中列印多数値度影像时并将显影的影像资料发送给印表机的列印控制器。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印表机系统,其中该电脑进一步包含:影像显影处理器将欲列印的影像资料进行显影以便在平行于热列印头之发热元件之平行方向的方向中形成图素,并将显影的影像资料发送给印表机的列印控制器。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印表机系统,其中热列印头与压纸卷筒的压触力为3.0N/cm或以上。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印表机系统,其中热转印色带的多色可热熔油墨层包含青绿色油墨、洋红色油墨、黄色油墨、黑色油墨以及无色或浅色紫外线激励萤光油墨。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印表机系统,其中对于藉由热列印头列印多数値度影像,热转印色带包含形成在长条膜状支持物件的一侧上的可热熔青绿色油墨层、洋红色油墨层、黄色油墨层、黑色油墨层以及无色或浅色紫外线激励萤光油墨层。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印表机系统,其中热转印色带的油墨层厚度为0.4-1m。图式简单说明:图1显示当热列印头中之发热元件被交替地驱动时的网点配置范例图;图2A与2B显示热列印头的发热元件与油墨层中的温度分布;图3A与3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热列印头的发热元件的粗略结构以及相对应之油墨层的温度分布;图4A与4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热列印头的电路图;图5A与5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热列印头之发热元件的等效电路;图6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中间转印媒介结构的垂直侧断面图;图7A与7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热转印色带的结构,其中图7A为平面图,图7B为垂直侧断面图;图8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印表机的方块图;图9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之影像资料的图素配置;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之影像资料的图素配置;图11图示显示于图8之印表机的方块图;图12A与12B为显示于图11之印表机的操作说明图;图13A与13B为显示对油墨层厚度之反射密度的特性图;图14显示对压纸卷筒硬度之反射密度的特性图;图15显示对照热列印头对压纸卷筒之压缩力的反射密度特性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