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偏转轭及卷绕偏转线圈的方法
摘要 辅助偏转线圈(11)系连接至水平偏转线圈(10)。各辅助偏转线圈(11)系配置于邻近一窗口(15)之内周端与外周端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各水平偏转线圈(10)系可分成三个区域(10a、10b、10c)从其卷绕前导部延伸至其卷绕终端部。可变电感线圈(12)系与中间区域(10b)并联连接以控制流过水平偏转线圈(10)的水平偏转电流。可变电感线圈(12)具有一圆柱状磁心(124)安装于绕线管(121)之中空空间(121e)中。一线圈(123)系与辅助偏转线圈(11)并联连接。一碟片状磁心(125)系邻近于线圈(123)而设置。碟片状磁心(125)具有面积大于圆柱状磁心(124)其端面(124a)的端面(125a)。
申请公布号 TW409268 申请公布日期 2000.10.21
申请号 TW087111419 申请日期 1998.07.14
申请人 毕克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野泽崇浩;和田义彦;森本桂司;池田健一;山直树
分类号 H01J29/76 主分类号 H01J29/7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市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偏转轭包括至少一个鞍型水平偏转线圈(10),其特征在于:各水平偏转线圈具有至少三个区域(10a、10b、10c)从卷绕前导部延伸至卷绕终端部;以及控制机构(12)系提供以用于控制流过该水平偏转线圈之预定中间区域(10b)的水平偏转电流。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偏转轭,其中该控制机构系为与该水平偏转线圈之该中间区域(10b)并联连接的可变电感线圈(12)。3.一种偏转轭包括至少一个鞍型水平偏转线圈(10),其特征在于:一对辅助偏转线圈(11)系连接至该等水平偏转线圈,并系配置于邻近偏转轭之窗口(15)之该水平偏转线圈的内周部与该水平偏转线圈(10)的外周部之间的区域中。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偏转轭,其中该等辅助偏转线圈(11)系与该等水平偏转线圈(10)重叠。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偏转轭,其中该等辅助偏转线圈(11)系配置于由水平偏转线圈(10)所界定的空间。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偏转轭,尚包括控制机构(12)系提供以用于控制流过该辅助偏转线圈(11)的水平偏转电流。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偏转轭,其中该控制机构系为与该辅助偏转线圈(11)并联连接的可变电感线圈(12)。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至7项中任一项之偏转轭,其中用于该辅助偏转线圈(11)之电线至少在颜色、线径、以及绳股捻距上不同于用于该水平偏转线圈(10)之电线。9.一种安装于偏转轭之水平偏转线圈的卷绕方法,包括步骤有以圆柱形式从一端至另一端卷绕该水平偏转线圈(10),以及其特征在于:除了该水平偏转线圈以外,在该一端及该另一端之间的中间区域卷绕辅助偏转线圈之步骤,该辅助偏转线圈系连接至该水平偏转线圈。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水平偏转线圈的卷绕方法,其中该辅助偏转线圈(11)系与该水平偏转线圈(10)一起卷绕。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水平偏转线圈的卷绕方法,其中辅助偏转线圈(11)系独立于该水平偏转线圈(10)而卷绕。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至11项中任一项之水平偏转线圈的卷绕方法,其中用于该辅助偏转线圈(11)之电线至少在颜色、线径、以及绳股捻距上不同于用于该水平偏转线圈(10)之电线。13.一种可变电感线圈(12),包括:一绕线管(121),其具有中空空间(121e);一第一磁心(124),安装于该绕线管的该中空空间,并可在该中空空间之纵向方向上移位;一线圈(123),其系与辅助偏转线圈(11)并联连接,且系卷绕于该绕线管,以及其特征在于:一第二磁心(125),具有一端面(125a)其面积大于该第一磁心之端面(124a),该第二磁心系配置邻近于该中空空间(121e)的端部。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可变电感线圈,其中该第二磁心(125)系独立于该第一磁心(124)。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可变电感线圈,其中该第二磁心(125)系与该第一磁心(124)整合。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可变电感线圈,其中该可变电感线圈(12)系并入偏转轭中,该偏转轭包括连接至水平偏转线圈(10)并系配置于该水平偏转线圈邻近窗口(15)之内周部与该水平偏转线圈之外周部之间的区域之辅助偏转线圈(11);以及该可变电感线圈(12)系控制流过该辅助偏转线圈(11)的水平偏转电流。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显示根据本发明之偏转轭之较佳实施例的部份分解立体图;第二图系显示根据本发明之偏转轭之水平偏转线圈的较佳电路配置之电路图;第三图系显示根据本发明之偏转轭之较佳结构配置的平面图;第四图系显示第三图所示之偏转轭之电路配置的电路图;第五图系显示第三图和第四图所示之偏转轭之水平卷绕部的较佳结构配置之侧视图;第六图A和第六图B系显示第五图中所示偏转轭之水平卷绕部之卷绕操作细节的图示;第七图系显示第一图中所示可变电感线圈之侧视图;第八图系解释本发明之偏转轭其特性的图表;第九图A和第九图B系显示第一图中所示可变电感线圈之另一配置的图示;第十图A和第十图B系显示第一图中所示可变电感线圈之另一配置的图示;第十一图A和第十一图B系显示第一图中所示可变电感线圈之另一配置的图示;第十二图A和第十二图B系显示第一图中所示可变电感线圈之另一配置的图示;第十三图A和第十三图B系显示典型的XH会聚错误之图示;第十四图系显示习用偏转轭之电路图;第十五图系显示第十四图中所示之习用偏转轭的平面图;以及第十六图系显示出现在习用偏转轭之会聚错误的图示。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