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防止隔音玻璃反潮的装置(追加一)
摘要 一种防止隔音玻璃反潮的装置(追加),其主要系于隔音玻璃窗框的横杆及直杆上,分别设有供二片玻璃按装的框架,与二片玻璃相邻的框架设有供乾燥剂填充的储槽,该储槽与二玻璃间的隔音层相通;在二片玻璃按装于框架同时,将适量的乾燥剂储放于储槽内,于活动窗框的横杆与直杆组接完成,按装于固定窗外框的轨道上移动;该活动窗框藉由内框储槽内的乾燥剂直接吸收隔音层空气所含湿气,长期储存于乾燥剂粒子中,防止隔音玻璃窗框的隔音层在低温时产生反潮现象者。
申请公布号 TW395440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6.21
申请号 TW085208089A01 申请日期 1997.03.05
申请人 赖振义;赖振隆 台北巿忠孝东路六段四一六号 发明人 赖振义;赖振隆
分类号 E06B7/14 主分类号 E06B7/1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防止隔音玻璃反潮的装置,其主要系由二直杆、二横杆组成一可活动位移的活动窗框,该活动窗框的内缘内框槽按装有隔音玻璃,其特征系在于:该活动窗框的直杆、横杆设有适当宽度的隔板,该隔板的二侧各设有外平板,位于隔板的外缘与外平板间形成一外框槽,位于隔板内缘由外平板延伸有适当高度的直面,形成一内框槽;一由直杆、横杆组成的内框,于直杆、横杆的杆体中央设有矩形框,二侧分别延伸有玻璃框架,该矩形框二侧的玻璃框架分别按装有玻璃,该内框位于直杆、横杆的玻璃框架内缘设有储槽,该储槽具有一供乾燥剂填充的长形空间;藉由活动窗框的直、横杆的内框槽套接于内框的直、横杆的外缘,经由端角的组接结合,形成一可防止内框隔音层内的玻璃面不会有雾状水珠附着的活动窗框者。2.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防止隔音玻璃反潮的装置,其中活动窗框直杆、横杆的隔板内侧的内框槽,一种系由隔板的中央向内缘延伸有一矩形框,隔板的二侧自杆体的外平板各向上延伸有适当高度的板面,该板面上缘各向内设有一供玻璃按装及定位的平面及直面,位于直面的上缘设有小平面,该小平面的内缘距矩形框的直立面有一短距离,由矩形框的直立面、隔板及二侧板面形成一供乾燥剂容置的储槽者。3.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防止隔音玻璃反潮的装置,其中活动窗框直杆、横杆的隔板内侧的内框槽,一种系由隔板的中央向内缘延伸有一矩形框,位于矩形框的上缘板设有切槽,位于隔板的二侧自外平板向上延伸有一适当高度的直面,该直面与矩形的直立面间形成一玻璃按装的槽,二玻璃按装其上,该矩形框以切槽与二玻璃间的隔音层相通,以该矩形框的空间为乾燥剂容置的储槽。4.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防止隔音玻璃反潮的装置,其中活动窗框直杆、横杆的隔板内侧的内框槽,一种系由隔板的中央向内缘延伸有一矩形框,位于矩形框的上缘板设有切槽,该隔板的二侧上缘与杆体的外平板形成一玻璃按装槽二玻璃按装其上,该矩形框以切槽与二玻璃间的隔音层相通,以该矩形框的空间为乾燥剂容置的储槽。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本创作的部份立体图,显示内框单元与活动窗框结合的结构关系。第二图为本创作的剖面图,显示内框横杆与活动窗框横杆间的结构关系。第三图为本创作的部份立体图,显示活动窗框的内缘杆槽直接设有隔音玻璃设置的槽。第四图为本创作的剖面图,显示活动窗框横杆的杆槽设置反潮装置的结构关系。第五图为本创作的部份立体图,显示活动窗框的内缘杆槽设置反潮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第六图为本创作的部份立体图,显示活动窗框的内缘杆槽设置反潮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第七图为本创作的部份立体图,显示活动窗框的内缘杆槽设置反潮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第八图为本创作的部份立体图,显示活动窗框的内缘杆槽的设置反潮装置的第五实施例。
地址 桃园县芦竹乡海山西路一之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