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岩溶高度发育地层坝基的堵漏排水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高度发育地层坝基的堵漏排水方法,该堵漏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方案:自围堰顶对堰体及堰底部钻灌浆孔,向钻灌浆孔内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并直至深入基岩;或在围堰前设置截渗槽,对现有围堰迎、背水坡采用覆盖土工膜、填筑粘土增设铺盖防渗。过对高岩溶坝基施工的堵漏排水技术的研究,形成了如下施工技术特点:围堰迎水坡截渗与背坡防渗覆盖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能够对围堰的防渗堵漏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借鉴;上游河床、上游溶洞底部通过增设“土工膜+粘土+混凝土防渗铺盖”及混凝土衬砌防渗的型式,能够有效消除临近基坑围堰前的河道及溶洞渗漏,对渗漏的处理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
申请公布号 CN10413157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1.23
申请号 CN201410311776.5 申请日期 2014.07.02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洪涛;邵国兵;徐更晓;杨和明;何文菊;杨帅军
分类号 E02D19/12(2006.01)I;E02D19/16(2006.01)I;E02D19/08(2006.01)I;E02D19/06(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19/1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代理人 白凤武
主权项 一种岩溶高度发育地层坝基的堵漏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方案:方案一:自围堰顶对堰体及堰底部钻灌浆孔,向钻灌浆孔内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并直至深入基岩;所述方案一中的钻灌孔距为0.8~1.0m,双排孔梅花型布孔,排距为0.8~1.0m,底部深入基岩0.5m;钻灌孔深均大于6.0m,需分为2~3段灌浆;设定围堰轴线长160m,施工时至少需配置4~6套高喷台车类钻灌设备;方案二:在围堰前设置截渗槽,对现有围堰迎、背水坡采用覆盖土工膜、填筑粘土增设铺盖防渗;所述方案二中的围堰前设置截渗槽是在上游围堰前坡脚处开挖宽2m、深4m的截渗槽,回填粘土;对上游堰坡整平后铺设土工膜,设置水平宽度4m的粘土防渗层并加0.5m厚的石渣护坡;下游堰坡台阶状增设水平4m宽的粘土防渗铺盖及袋装砂卵石护坡;上游防渗至与堰顶平,下游防渗铺盖高出地面4.5m;对基坑内临时发现的渗漏点采取局部开挖、袋装土填筑堵漏;所述岩溶高度发育地层的上游河道防渗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方案:S1:采用反铲挖掘机在河道中间顺河向修筑临时挡水堰,按照分期导流的方式对河道分两半部分分别进行处理;S2:对已成干地的半边河道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清挖形成深1.5m的沟槽,槽底回填0.6m厚的砂砾石垫层,碾压整平,其上铺设一层400g/m<sup>2</sup>的防渗土工膜;S3:在土工膜上先铺填一层0.3m的粘土层,以对防渗膜形成保护,为防止河水冲刷,粘土层上铺筑0.6~0.8m厚的大块石石渣料,并作为防渗膜的压重;S4:防渗土工膜沿河道的右侧采取填土或石渣的方式进行深埋碾压,左侧由于临靠山体不易压盖,采取沿岸边放置宽1m、高1m的钢筋石笼进行压盖,钢筋石笼与山体间采用石渣回填;S5:防渗土工膜的上游端设置底宽1m,深2m的齿槽,将防渗膜压入槽内,其下游与导流明渠进口端相结合部位采用混凝土压盖;S6:依据上游河道所出现的渗漏坑洞多出现在上游围堰前80m~100m的主河床范围内,因而河道防渗铺盖处理按100m进行,宽20m~30m;S7:该处理方案在工程枯水期间实施。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