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耳机线装配过程中使用的简易沾锡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线装配过程中使用的简易沾锡装置。其中:第一物块的上端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电动机、第一矩形盲孔;第一物块的一侧与第二物块的一侧相连;第二物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矩形盲孔;第二矩形盲孔的位置高于第一矩形盲孔的位置。常规的耳机线装配过程中,经过剥线处理的耳机线需要将露出的导体进行沾锡处理,这一道工序一般是通过人工处理,沾锡的过程中要求沾锡的长度为1至2毫米,人工的反复沾锡操作会及耗费了人力,同时效率也不高,而且会影响沾锡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电动机、气缸与滑块,实现了沾锡的自动化操作,同时设置的距离传感器有效的提高了沾锡的精度。
申请公布号 CN205576255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9.14
申请号 CN201620431464.2 申请日期 2016.05.13
申请人 江西瑞声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海泉;曾德恩;刘耀文
分类号 C23C2/08(2006.01)I;C23C2/38(2006.01)I 主分类号 C23C2/08(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耳机线装配过程中使用的简易沾锡装置,包括连杆(1)、滑块(2)、第一矩形盲孔(3)、电动机(4)、第一物块(5)、空腔(6)、电热丝(7)、第二物块(8)、第二矩形盲孔(9)、夹子(10)、距离传感器(11)、横梁(12)、气缸(13)、活塞杆(14);其特征在于:第一物块(5)的上端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电动机(4)、第一矩形盲孔(3);第一物块(5)的一侧与第二物块(8)的一侧相连;第二物块(8)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矩形盲孔(9);第二矩形盲孔(9)的位置高于第一矩形盲孔(3)的位置;第一矩形盲孔(3)的底部与第二矩形盲孔(9)的底部通过空腔(6)相通;第一矩形盲孔(3)、第二矩形盲孔(9)、空腔(6)的内壁上均分别设置有电热丝(7);电动机(4)与连杆(1)的一端相连;连杆(1)的一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气缸(13)、滑块(2);滑块(2)与连杆(1)滑动连接;滑块(2)与气缸(13)通过活塞杆(14)相连;滑块(2)通过横梁(12)与夹子(10)相连;横梁(12)的一侧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1)。
地址 343100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