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多数据流融合机制下的网络分组损失率边界刻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数据流融合机制下的网络分组损失率的边界刻画方法,其特征是在流量积压的分布特点基础上,设计其到达模型、服务模型以及对应的边界函数,再基于融合服务机制对编码节点进行建模,分阶段对节点的边界函数和到达曲线加以推导,并从完全融合机会和无融合机会两种情况出发,运用代数学理论建立系统分组损失率边界性能与系统缓存容量、到达节点数据流、服务能力、服务质量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多数据流融合服务下的分组损失率边界性能。本发明首创了基于累计流量中心到达曲线和严格随机服务曲线对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进行建模,体现出两种不同的随机过程的各自关注的行为和特征,更符合实际和满足运营单位对网络配置的需求。
申请公布号 CN10574381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7.06
申请号 CN201610038328.1 申请日期 2016.01.21
申请人 武汉纺织大学 发明人 张轶
分类号 H04L12/863(2013.01)I;H04L12/869(2013.01)I;H04L12/24(2006.01)I 主分类号 H04L12/863(2013.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多数据流融合机制下的网络分组损失率边界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缓存存在溢出的实际背景下,首先分析流量积压的分布特点,再设计多数据流的到达模型与服务模型,重点包括:到达模型的到达曲线和边界函数的表达,以及服务模型的随机服务曲线与边界函数表达,再以此为基础,推导数据流融合的性质,即融合叠加特性、数据流融合服务特性、融合服务质量保证特性;然后对基于网络编码融合服务机制下的编码节点进行分析,基于以上已经证明的融合叠加特性、数据流融合服务特性、融合服务质量保证特性,分两个阶段对节点的边界函数和到达曲线加以推导,从完全融合机会和无融合机会两种情况出发,运用代数学理论建立多数据流融合服务下的系统分组损失率边界性能与描述系统缓存容量、到达节点数据流、服务能力、服务质量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多数据流融合服务下的网络服务质量保证关键性能——分组损失率,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1)、建立多数据流的到达模型,确定到达过程的边界函数和到达曲线的形式;(2)、建立多数据流编码融合的随机服务模型,并确定服务过程的边界函数和服务曲线;(3)、计算编码融合叠加特性、编码融合多数据流服务特性、编码融合服务保证特性;(4)、在(3)中所计算的性质的支撑下,建立多数据流融合后的输出流的边界函数和到达曲线;(5)、建立编码节点模型,分别在输入数据流个数为2以及大于2的情况下对融合节点的操作进行分析,建立输出数据流和输入数据流之间的边界函数关系与到达曲线关系;(6)、基于多数据流完全编码融合机会,即来源于不同输入数据流在经过编码节点时,能够完全编码融合于一条数据流,也就是说,来自不同流的数据包积压量融合为一条虚拟数据流到达服务器,再接受服务,搭建分组损失率边界模型;另外基于多数据流无编码融合机会,即到达的多个数据流之间无编码融合机会,到达服务器接受服务的仅仅是各个数据流之间的简单叠加,在此基础上搭建分组损失率边界模型;(7)、根据实际的系统缓存容量、到达节点的数据流形式、服务模型,确定系统编码融合条件下的分组损失率,进而对目标服务质量需求下的系统服务能力进行配置。
地址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巷纺织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