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体外再现体内反应的系统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代谢技术领域,提供了体外再现体内反应的系统,包括:打开计算机,调取数据库内存储的相关体内代谢的动力学参数;针对只含有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酶、底物和产物的最小代谢网络系统进行胞内和胞外的对比干实验;针对含有非辅因子代谢中间物NCI、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酶、底物和产物的无抑制代谢网络系统进行胞内和胞外的对比实验;在高、中、低三种抑制水平下,得出CI的浓度高低对NCI稳态水平的影响;通过调整该反应过程中酶的含量来模拟基因敲入、敲出实验得出酶量对NCI和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抑制机制、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酶的含量、非辅因子代谢中间物NCI对细胞内反应具有影响,进而得出胞外代谢反应系统。本发明弥补了行业空白。
申请公布号 CN10557435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5.11
申请号 CN201510926583.5 申请日期 2015.12.14
申请人 华东理工大学 发明人 关岳;杨艳;张丽梅;庄英萍
分类号 G06F19/12(2011.01)I 主分类号 G06F19/12(2011.01)I
代理机构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代理人 潘建玲
主权项 体外再现体内反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打开计算机,调取数据库内存储的相关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然后根据体内反应机理,在计算机中实现体内代谢网络反应;步骤二,针对只含有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酶、底物和产物的最小代谢网络系统进行胞内和胞外的对比干实验,并且绘制出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底物以及产物其对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得出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在体内代谢反应中发挥着全局性的作用,而且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在胞内的摩尔含量位于不太高的稳态,胞内代谢与胞外代谢相比的产物得率至少100‑1000倍;步骤三,针对含有非辅因子代谢中间物NCI、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酶、底物和产物的代谢网络系统在零抑制、低抑制、中抑制和高抑制四种抑制水平下进行胞内和胞外的对比干实验,并且绘制出非辅因子代谢中间物NCI、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底物以及产物其对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步骤四,通过将步骤三条件下得出的多幅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引入抑制后的胞内反应的非辅因子代谢中间物NCI都能维持稳态,稳态水平的高低由抑制强度的高低决定;(2)辅因子代谢中间物CI的存在是非辅因子代谢中间物NCI能否维持稳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综上所述,抑制机制和CI的全局性作用是胞内网络维持稳态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缺一不可;步骤五,在高、中、低三种抑制水平下,通过调整CI在系统中的摩尔含量,得出CI的浓度高低对NCI稳态水平的影响,得出CI浓度越低,NCI稳态时的水平越低;步骤六,针对所述步骤三的实验,通过调整该反应过程中酶的含量来模拟基因敲入、敲出实验,基因敲出实验能够通过设置酶量为零来模拟,得出酶量对非辅因子代谢中间物NCI的稳态摩尔含量和反应速率具有影响,而且能够定量的计算出代谢流对于不同酶的敏感程度;步骤七,根据所述步骤二、步骤四至步骤六得出的结论,得出与胞内反应相一致的胞外代谢反应系统,具体如下:<img file="FDA0000876983680000021.GIF" wi="1538" he="602" />其中,S<sub>1</sub>、S<sub>2</sub>代表底物,P<sub>1</sub>、P<sub>2</sub>代谢产物,B和Q代表辅因子代谢物CI,Y<sub>1</sub>、Y<sub>2</sub>、Y<sub>3</sub>、Y<sub>4</sub>、Y<sub>5</sub>、Y<sub>6</sub>代表非辅因子代谢物NCI,E<sub>1</sub>、E<sub>2</sub>、E<sub>3</sub>、E<sub>4</sub>、E<sub>5</sub>、E<sub>6</sub>、E<sub>7</sub>、E<sub>8</sub>为相应的酶,Y<sub>1</sub>抑制E<sub>1</sub>,Y<sub>2</sub>抑制E<sub>2</sub>,Y<sub>3</sub>抑制E<sub>3</sub>,Y<sub>4</sub>抑制E<sub>5</sub>,Y<sub>5</sub>抑制E<sub>6</sub>,Y<sub>6</sub>抑制E<sub>7</sub>。
地址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