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有机化合物吸收近紫外可见光、电产生荧光和磷光的方法
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吸收近紫外可见光等能量并产生荧光磷光的方法,通过合成有机材料BDDO,解决如下关键问题:摆脱了传统理论中的σ<sup>*</sup>、π<sup>*</sup>、S<sub>0</sub>、S<sub>1</sub>、系间窜跃等抽象的概念,而将有机化合物对能量的吸收后导致的结构变化和激发态具体化、形象化、原子化、带自旋的电子化,解释了吸收和荧光、磷光发射的深层次机理;解释了所有类型的分子包括纯有机分子、重金属配合物、稀土配合物、轻金属配合物的发光。
申请公布号 CN10540050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16
申请号 CN201510915062.X 申请日期 2015.12.10
申请人 钦州学院 发明人 高希存;魏斌
分类号 C09K11/06(2006.01)I;C07D493/04(2006.01)I 主分类号 C09K11/06(2006.01)I
代理机构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代理人 黄新平
主权项 一种有机化合物吸收近紫外可见光、电产生荧光和磷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化合物对近紫外和可见光或与之相当能量的吸收必然产生不饱和键也就是<img file="358543dest_path_image001.GIF" wi="12" he="12" />键的断裂,键的断裂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均裂产生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分布在相邻原子上,异裂产生SP<sup>2</sup>杂化的碳正离子和介于SP<sup>2</sup>杂化和SP<sup>3</sup>杂化之间的碳负离子、氧负离子、氮负离子、硫负离子或磷负离子,对于羰基中的氧或硫原子等不在芳香环上的不饱和键来说,必然产生碳正离子和SP<sup>3</sup>杂化的氧原子或硫原子;(2)、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还包括电子的转移,电子的转移既有SP<sup>2</sup>杂化的碳负离子向SP<sup>2</sup>杂化碳正离子的电子转移,也包括的SP<sup>3</sup>杂化的氧原子或硫原子上的电子向SP<sup>2</sup>杂化碳正离子的转移;前者对发射荧光有利,后者却导致磷光的发射或无辐射跃迁;(3)、有机化合物吸收能量后,不饱和键断裂,但分子的骨架并没有断裂,此时分子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分子虽然不稳定,但结构却也是可以恢复的;结构恢复的过程既可以产生辐射跃迁,也可以产生无辐射跃迁;通过电子转移和共振可以达到亚稳态得以暂时稳定;(4)、有机化合物的荧光发射主要是不饱和键发生均裂后,碳自由基上的一对自旋相反的电子通过共轭体系进行共振后的再结合而得到,或者异裂后相邻两个原子间的由于瞬间杂化状态一致,电子在相邻原子间转移,得到和均裂一样效果的自旋相反的一对电子通过共轭体系的共振后再结合而得到,这种共振由于存在同环或大环的共轭体系,所以荧光的产生快速,荧光的寿命比较短;(5)、有机化合物的磷光发射主要是由于不饱和键上的原子和金属离子配位后,电子云被原子核吸引而更容易发生异裂和分子内通过金属离子的空轨道发生电子转移;对于没有金属离子的纯有机分子来说,分子中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的羰基、亚胺等不对称不饱和键,这样吸收能量后可以产生至少一对碳正离子受体,可以进行相互间至少两次电子转移和两次轨道自旋偶合;电子转移发生的同时,必须要发生轨道‑自旋偶合,同时,有机分子要进行共振以稳定激发态;磷光的产生主要发生在逆向的电子转移和逆向的轨道‑自旋偶合时;能量守恒定律、保里不相容原理、分子通过共振尽量恢复中性稳定态是磷光产生时必须要遵守的三个原则。
地址 535008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滨海大道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