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氮氧化物排放降低装置
摘要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氮氧化物排放降低装置,包括控制体、离心轴、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拉伸杆的一端穿过调节体上壁面后与移动体上壁面固结在一起,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均布置在控制体内,离心体的一端布置在离心腔内并通过离心弹簧与离心轴相连接,离心体的另一端为圆弧结构,离心体的另一端与圆弧板密封接触,松紧带布置在圆弧板的外表面。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移动体上移,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率较大;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移动体下移,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率较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废气旁通系统的优化设计。
申请公布号 CN10517911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23
申请号 CN201510424430.0 申请日期 2015.07.17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董广明
分类号 F02M25/07(2006.01)I;F02B37/22(2006.01)I 主分类号 F02M25/07(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郭国中
主权项 一种氮氧化物排放降低装置,包括进气管(1)、空滤(2)、压气机(3)、发动机(4)、排气管(5)、涡轮(6)、催化包(7),发动机(4)的进排气道分别与进气管(1)、排气管(5)相连通,空滤(2)、压气机(3)依次连接在进气管(1)上,涡轮(6)、催化包(7)依次连接在排气管(5)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管(8)、调节体(9)、移动体(10)、固定体(11)、拉伸轴(12)、拉伸杆(13)、离心轴(14)、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弧板(18)、松紧带(19)、移动体(20)、拉伸弹簧(21),旁通管(8)的一端与空滤(2)、压气机(3)之间的进气管(1)相连通,旁通管(8)的另一端与涡轮(6)、催化包(7)之间的排气管(5)相连通,调节体(9)布置在旁通管(8)上,调节体(9)内部腔体横截面为圆形,固定体(10)、移动体(20)均布置在调节体(9)内,移动体(20)与调节体(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拉伸杆(13)的一端穿过调节体(9)上壁面后与移动体(20)上壁面固结在一起,拉伸杆(13)的另一端与拉伸轴(12)的一端固结在一起,拉伸轴(12)的另一端与控制体(11)内部的上端圆弧板(18)固结在一起,离心轴(14)的一端穿过控制体(11)的前壁中心后镶嵌在控制体(11)的后壁上,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弧板(18)、松紧带(19)均布置在控制体(11)内,离心腔(15)与离心轴(14)固结在一起,离心体(16)的一端布置在离心腔(15)内并通过离心弹簧(17)与离心轴(14)相连接,离心体(16)的另一端为圆弧结构,离心体(16)的另一端与圆弧板(18)密封接触,松紧带(19)布置在圆弧板(18)的外表面,离心轴(14)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发动机(4)的曲轴相连接,移动体(20)的上壁面通过拉伸弹簧(21)与调节体(9)的上壁面相连接。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