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有机太阳盲紫外光探测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太阳盲紫外光探测器。它包括基底、透明金属电极层、有机空穴传输层、有机活性层、阴极修饰层、金属电极层;从基底自下到上顺次设有透明金属电极层、有机空穴传输层、有机活性层、阴极修饰层、金属电极层。本发明通过有机活性层分子结构以及器件结构的设计,一方面使之仅吸收300nm以下区域的紫外光信号,可以使器件避免可见盲紫外信号和可见光信号的干扰,另一方面兼顾了有机活性层物质共轭长度和迁移率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对300nm以下辐射的高度响应;同时,由于器件以覆盖有透明金属电极层的石英/玻璃基底一侧为信号入射面,大大避免的普通ITO玻璃基底对300nm以下辐射的吸收。
申请公布号 CN10328052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18
申请号 CN201310211675.6 申请日期 2013.05.30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吴刚;陈红征;汪茫
分类号 H01L51/42(2006.01)I;H01L51/46(2006.01)I;H01L51/44(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51/42(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
主权项 一种有机太阳盲紫外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透明金属电极层(2)、有机空穴传输层(3)、有机活性层(4)、阴极修饰层(5)、金属电极层(6);从基底(1)自下而上顺次设有透明金属电极层(2)、有机空穴传输层(3)、有机活性层(4)、阴极修饰层(5)、金属电极层(6);所述的有机活性层(4)为: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的混合层或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的叠层;所述的给体材料D的分子结构通式为:n=1~5;<img file="FDA0000782817510000011.GIF" wi="759" he="448" />所述的受体材料A的分子结构通式为:<img file="FDA0000782817510000012.GIF" wi="653" he="511" />其中,R为吡啶、吡嗪、嘧啶、哒嗪、三嗪、三唑。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