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外啮合齿轮副
摘要 外啮合齿轮副,包括两个外齿轮,外齿轮I单个齿廓在极坐标中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与外齿轮I单个齿廓对应的外齿轮II的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外齿轮I、外齿轮II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本发明通过调整齿廓对称系数,可以得到非对称的齿轮泵齿廓,使得齿轮的两个齿侧中长边更适合传动,短边更适合密封,有利于传动和密封功能的分离,增强了传动性能和密封功能。本发明齿轮副之间的光顺性达到一阶连续;为齿轮副的多元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
申请公布号 CN10312297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18
申请号 CN201310045548.3 申请日期 2013.02.05
申请人 西安理工大学 发明人 魏伟锋;张广鹏;杜真一;穆卫谊
分类号 F16H1/04(2006.01)I;F16H55/17(2006.01)I;F16H55/08(2006.01)I;F04C15/00(2006.01)I 主分类号 F16H1/04(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李娜
主权项 外啮合齿轮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外齿轮,外齿轮I单个齿廓在极坐标中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所述直线段I在极坐标中的方程:r=r<sub>b</sub>+H,此时θ<sub>1</sub>≤θ≤θ<sub>2</sub>,式中:θ<sub>1</sub>、θ<sub>2</sub>分别为直线段I的起止角度,r<sub>b</sub>为所述余弦曲线的平均值,H为所述余弦曲线的幅值;所述余弦曲线I的方程:<img file="FDA0000763199250000011.GIF" wi="637" he="141" />式中:θ<sub>2</sub>、θ<sub>3</sub>分别为余弦曲线I的起止点角度;所述直线段II的方程为:r=r<sub>b</sub>‑H,此时θ<sub>3</sub>≤θ≤θ<sub>4</sub>,式中:θ<sub>3</sub>、θ<sub>4</sub>为直线段II的起止角度;所述余弦曲线II的方程:<img file="FDA0000763199250000012.GIF" wi="752" he="140" />式中:θ<sub>4</sub>、θ<sub>5</sub>分别为余弦曲线II的起止点角度,与外齿轮I单个齿廓对应的外齿轮II的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外齿轮I、外齿轮II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
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